颜晓华:中超公司冠红顶而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20:27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郎效农说中超公司不是生产冰箱的。生产冰箱卖,投资大,程序多,风险大,中国足协当然不会做那种吃力未必见效的苦活。那么中超公司到底是什么?郎效农的原话是--今天成立的中超公司就是通过公司的形式来运作中超联赛的经营权,利用中超联赛的资源,为联赛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追求新的发展。也就是说中超公司终究是个企业,追求利润和利益是投资根本,从这层意义谈,中超公司又等于是生产冰箱的。
众所周知,中国足球协会是一个行业管理协会,但它同时又是体育总局的足球管理中心,行使着行业管理的职能。在某种意义上掌握着整个中国足球联赛生杀予夺的大权。这样的一个部门办公司,又占了控股权,难免有官商的嫌疑。用区区200万托起巨大的中超联赛经营盘子,除了足协,还真不是一般投资人有能力做到的。 中超公司以这样一种形态出现,究竟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我们没有发言权。但我们可以产生这样的疑问:凭什么足协可以一家占36%的股份,而别的俱乐部每家只有4%的小股份?不错,中超公司未来运作经营的是无形资产。但这一笔无形资产究竟是属于谁的?是足协的还是俱乐部的还是没法概念化的中国足球的?恐怕没人说的清。但从公司成立的出资比例和权利分配看,这笔无形资产显然被中国足协最大化的利用了。 可以这么说,中超公司的形态是"权利资本化"的典型体现。因为按照这样的形态执行,足协将既是中超联赛规程的制订者和监督者,又是中超市场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把中超公司即将介入的市场争夺比喻为一场比赛,那么中国足协既是裁判,又是参赛运动员。其间的荒唐不言而喻。 谢亚龙说中超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足协开始交出联赛经营权,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可以这样描绘:一个大人把一大包巧克力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只拿出几颗水果糖扔给身边的孩子,然后说"让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糖吃!" 若此,联赛投资人所期望的经营自己联赛的梦想大抵将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且不谈公司事物的决策权和话语权,但利益分配我们就可以做一道最简单的数学题。假使中超公司的年收益率是200%,这样的比率对于任何企业应该都是相当可观的投资收益,那么每年底,每家俱乐部的分红将是16万。16万连一笔转会的零头都不够,与俱乐部每年的庞大投入相比更是杯水车薪。而足协,可以悠然的坐享无本的万利。 我看,关于中超公司的定义这样说,足协用一种游戏把他们的权利利益化之路合法化合理化,或者叫冠冕堂皇化了。 一个超级"红顶公司"正隐约而出。南勇会成为一个当代足球版的胡雪岩吗?不管如何,他都将开始他风云莫测的两栖生活--南主席和南董。 谨以此文恭贺中超公司的闪亮登场。(颜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