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洋哨真能防猫腻?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02日13:27 半岛都市报 | |||||||||
崔恒亮 无聊之中也可以发现有趣,中国足球具有这个特质。在这个百无聊赖的时节,当中超的悬念只剩下季军的归属,原本看上去无足轻重的中甲两张升级门票倒成了焦点,足协为此不惜开一次中甲峰会,准备起用洋裁判来吹罚几场关键赛事,来防止最后三轮出现猫腻。
众所周知,为了区区两张门票,中甲联赛历来不乏作奸犯科者,甲B五鼠恶名远播,徐根宝的“谢天谢地谢人”更是名扬天下。如今中甲形势渐趋明朗,两张门票中厦门肯定占其一,亚泰和绿城争夺最后一张,从历史上看,只要最后时刻出现竞争,疑问球就马上如孪生兄弟一样诞生,就像每逢节日期间,就必然出现黄牛党一样难以避免。足协选在这个时候开会防猫腻,也算是未雨绸缪,吸取教训了。 起用洋哨并不新鲜,新鲜的是足协的说法,用洋哨不是为了保证执法公平吗?怎么如今一法多用,现在还可以防止猫腻了?把洋哨当成是防止猫腻的一剂良药,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裁判问题,难道猫腻的出现主要来源于裁判吗?尽管国内足坛的第一场扫黑风暴就来自于甲B,但在国内足坛的猫腻史上,每到最后要见分晓的时刻,裁判反而是其中最不起眼的角色,11:2不是裁判导演的,甲B五鼠不是裁判指使的,根宝“三谢”也没有谢裁判,怎么一到关键时刻,裁判又成了无辜的替罪羊? 一言以蔽之,裁判不是猫腻的发源地,默契球才是。洋哨显然无法避免默契球的出现,足协如此说法,只能给人掩耳盗铃、避重就轻的感觉。事实上,为了一个升级名额,足协欠亚泰一个人情,这在阎世铎时代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如今中甲诸侯几乎是护送着亚泰升级,而绿城由于“反黑风暴”,不会打破已经树起的廉洁形象,升级形势早已如白天和黑夜一样分明了,足协又何必要做样子,拉来洋哨当垫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