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劲体育》:谈寻中国足球潜价值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9:20 《足球·劲体育》 | |||||||||
“潜价值”!当没有升降级、没有主赞助商、没有悬念、没有人气,只有丑闻和派系的2005赛季中超联赛,像个带着恶疾裸奔的病人,在联赛后半段连最后的人道关怀都将失去的时候,我们要调查中国足球的“潜价值”。 一个至今无法解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每个曾经或正在与足球有染的人都声泪俱下,却仍然不断有人飞蛾扑火似地跳进这个“火坑”,难道只是为了一个“死亡游戏”的心跳感
此时此刻,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国足球的价值!球迷抛却联赛的背后,是联赛本身“不良资产”无可辩驳的本质,对此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身在其中的各俱乐部老板。倾家荡产的李志民们“死不瞑目”,不堪重负的曹国俊们只有变卖球队脱身,如果再加上身家厚实、唯恐避之不及的孙寅贵们,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历史早就是涉足足球的私营企业老板们的血泪史!国家队溃败直接导致的是联赛市场大萧条,在老板们的算盘下,中国足球早就是天下最大的亏本生意,中国足球这块先前被争相抢夺的金字招牌,现在一文不值。 然而真的如此吗?在我们对中国足球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五年前已经决然退出的王健林(大连万达)、潘苏通(广州松日),还是正在继续的徐明(大连实德)、卫平(上海中邦)等,他们在经营足球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享受了中国足球的“潜价值”。如果说“潜规则”是指表面公开的规则下暗藏的约定俗成、却往往比真正的规则更能左右形势的江湖法则,那么“潜价值”则是老板们账本可见的收支数目下,看不见却更为可观的利益,巨大的广告宣传效应、政府划地拨款的支持,无不是“潜价值”的具体表现。即便是五年前已经退出中国足坛的王健林也不得不承认,是足球让他的“万达”品牌与红塔、海尔比肩,是足球让他在大连获得了最好的发展房地产的基础,是足球让他学会了应付后来企业扩大之后复杂的管理!大连万达目前两百亿的资产里,至今还有足球的血清,足球正是王健林垫肚子的那碗饭。 正如王健林承认的那样,足球至少给他带来了知名度,或者说一张烫金的名片。还在城里的老板们正在挥舞着这张名片,去获取俱乐部收支簿之外更大的利润空间,而跳出城外的老板们仍然在继续使用着这张名片,为自己的扩张铺平道路。这究竟意味着多大的“潜价值”?我们的调查,无意刻意揭露谁的发家史,更无意为中国足球粉饰太平,我们只想用一个真相、一段故事,还给苍白无力的中国足球,一丝真实的血色。在一个价值观普遍沦丧的时代,需要救赎,更需要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