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天地:中国篮球用两条腿走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2:10 体育天地 | |||||||||
上周中国篮球又一次受到震撼,在五大洲冠军加奥运会冠军参加的“斯坦科维奇杯洲际冠军杯”上,中国队仅仅获得第四。虽然姚明不能参加,李楠和杜锋仅仅参加了部分比赛,但是对手队中也没有“姚明级”的主力球员参赛。而从有过参赛奥运会经验的队员数量看,中国队应是最多的。但是在与立陶宛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我们从头到尾始终处于被对手控制的状态中,也就是说,不在一个等级上。
转播“斯杯”的时候,总是想起去年尤纳斯刚刚执教中国男篮时说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在训练一个月之后说的:“中国还有没有更好的球员让我挑选?”第二句是在训练三个星期之后说的:“我现在明白了,在中国是国家队为俱乐部工作,在国外是俱乐部为国家队工作。”国家队集训时间的长短,成为俱乐部质量高低的标尺,时间越短,质量越高;时间越长,质量越低。 刚刚接手中国男篮的时候,老尤有点儿不相信这是从13亿人口的大国挑选出的奥运集训队员,队员们的肌肉力量、篮球理念和技术动作都不像是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职业球员。 这就是中国篮球的家底儿。在专业教练的眼中,CBA与篮球发达国家的俱乐部训练质量和联赛竞赛质量相比,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并不过分。于是尤纳斯力荐CBA增加比赛数量,并留下名言:“一个赛季只打22场的男子联赛连女子联赛都不如。” CBA的决策者也受到震撼,反思CBA创建10年以来,我们连一次正式的全国集训都没有搞过!各俱乐部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各行其是。也就是说,原来我们有集训没联赛,过去十年我们有联赛没集训。总是一条腿走路,顾此失彼。 于是,在去年的“北极星”计划中,CBA特别强调了夏季集训和夏季联赛。在“斯杯”于北京举行的同时,在河南济源,北方的球队汇聚一堂挥汗如雨地进行夏训,真正开始了“俱乐部为国家队工作”的战略计划。济源集训之后,南方球队也将集训。见证过20年前“大冬训”的一些老记者去济源探营,回来连赞“效果出奇地好!各队在一起,有比较、有交流、有竞争。” 这是给中国篮球之树“松土浇水”的大好事。这样坚持下去,中国篮球将能真正用“集训”和“联赛”两条腿走路。 本新闻为体育天地独家提供给新浪网,其他网站如需转载、改编,需与新浪网直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