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球报》刘放:中国男篮 一块嚼不动的牛蹄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4:27 球报

  ——反思斯坦科维奇杯上的中国男篮  

  记者刘放述评 谁也不希望在今年九月份的卡塔尔,我们再陷“韩国迷局”;谁也不希望在一年后的日本,男篮小伙子们重播印第安纳波利斯“惨剧”;谁也不希望在三年后的家门口,中国男篮的水平还在爱琴海畔徘徊。尤纳斯挂帅中国男篮,四年命脉,也就是为了让这“三大”不希望不要发生。但就像是扔在嘴巴里一块色香味俱全的牛蹄筋,首次中考,
“艮唧唧”的中国男篮在斯杯上的比赛,肯定让你吃得不爽。也可以说,虽然嚼得很香,但却难以下咽。也许,“龙头”姚明的受伤缺阵是遮羞的唯一借口,但必须得承认: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要走的路当然还很长……

  尤纳斯→

  立陶宛精髓移植到中国

  “我不认为有中国篮球,有立陶宛篮球,我认为世界篮球是统一的。”2004年,在来到中国仅仅两天的尤纳斯说。绰号“欧洲篮球恺撒”的尤纳斯,这次要带领中国男篮征服世界。

  对于NBA大牌教头哈里斯来说,率领中国队征战雅典奥运会不过是一份暑期兼职;对于尤纳斯来说,东欧人的严谨让他事必躬亲,对每一个细节都紧抠不放。

  记得去年在抵达中国的第二天,正式带队训练之前,他提出的第一条训练建议是:“你们最好不要把球鞋穿回宿舍,鞋底沾了土,训练时容易滑倒。”

  尤纳斯“根红苗正”。

  戎马生涯三十余载,从15岁进入前苏联少年队、青年队、国家队,再到执教立陶宛国家队,他拿过世少赛冠军、联赛冠军、奥运会冠军,欧洲冠军。除了其中有过同小牛助理教练小尼尔森的短暂合作外,老尤打造球队一直用“要高、要快、要准、要凶”八字立陶宛篮球哲学。

  和很多功勋教练一样,尤纳斯善于培养年轻队员。现在他正手把手地将当年培养立陶宛队员的高招教给中国男篮。

  现在站在欧洲篮球之巅的立陶宛男篮,就是尤纳斯手把手教出来的。2000年悉尼,这支青年军把“梦四”吓出一身冷汗;2003年尤纳斯又带领这支立陶宛队夺得欧洲锦标赛冠军。

  相信,看过登上本届斯杯冠军宝座的这支立陶宛比赛,人们佩服的不是立陶宛人的战术素养,而他们比我们更好的耐力、速度、协调性和投篮技术。

  “欧洲恺撒”一直希望把立陶宛篮球精髓移植给中国男篮。

  尤纳斯最精辟的一句话是:篮球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基本功加力量。

  事实上,从去年雅典奥运会来看,虽然中国队最终闯进了前八,但整个篮球界有个很清醒的认识,中国篮球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篮球前进的脚步。姚明实际上掩盖了中国队很多毛病,如果姚明不在,中国队在奥运会上将打成什么样子不可想象。

  中国篮球“洋帅之路”是不是走错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是走的时间太短,没有形成系统性。如果给一名外籍教练真正足够的时间,让他的思维和理念渗透到队员心里,而且执行得更坚决,人员配备更合理,那不出成绩才怪。

  现在的中国男篮正值当打之年。同胡卫东、郑武、巩晓彬、李晓勇那届“94黄金一代”相比,尤纳斯手中的“好牌”似乎更多,姚明、易建联、朱芳雨、杜锋、刘炜等球员,可以说那个也不逊色与前辈。

  对于蛰伏许久的中国男篮来说,十年后,对尤纳斯来说,在2006年世锦赛上打造新版“黄金一代”迫在眉睫,同时这也是中国队是否进入世界强队行列的试金石,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摘得奖牌同样是硬性指标,如果成行,那不仅是尤纳斯,中国男篮也彻底脱去只有姚明,其他人瘸腿的尴尬局面……

  对尤纳斯来说,7月份和世界强队的一系列热身赛以及本届洲际冠军赛,是对他的一次中考,当然成绩勉强及格;而9月的卡塔尔多哈亚锦赛,才是对他再次“上课”成果是否显著的一把标尺。另外,“欧洲恺撒”想率领中国男篮征战08奥运会,2006世锦赛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

  只想说:请相信尤纳斯。

  姚明→

  别把中国队当成“姚之队”

  说到姚明,从目前的情况来,中国男篮言必YY。中国队大有成为“姚明之队”的架势。

  毫无疑问,姚明是世界顶尖级的中锋。然而,中国男篮在雅典的惨败充分说明,至少目前,姚明在中国男篮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但绝对不是真正意义的统治者。可以说,星光四射的他并不真正了解他的队友、他的球队。

  看看两位前辈进言。

  胡卫东连续参加两届奥运会。1996年是中国男篮的“黄金年代”,老胡在梦三队的头上灌篮的镜头至今还令球迷津津乐道,老胡和他的队友们获得了第8名的最好成绩。看过现在国家队的几场比赛,老胡心中也有了他的比较,他说当年的国家队是以前锋“快、灵活、防守”为主,而现在的国家队就是以内线的姚明为主。

  “我们那个时候依靠的是整体,现在国家队好像就只依赖姚明一个人。”他也清楚地看到,国家队在锋线上缺乏一个可以突破、进攻的球员,当年奥运会上,中国队就最怕欧美队的紧逼,他认为这个问题将继续困扰中国队:“现在4号位(大前锋)这个位置上有点吃亏,也就是中国队可以让中锋和锋线过渡的位置。”

  孙军参加过1996年和2000年的奥运会,他的外线三分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他说其实2000年的时候,他就在想要为年轻人让路了,不过他不想为法国那场失利找借口。

  “其实不是运气的问题,就是能力不及别人。”比较起现在的国家队前锋线,孙军满口赞誉:“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但他们现在这一批队员的身体条件、身高还有对抗能力都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强,再加上这么好的中锋,我觉得应该会有所突破。”

  必须承认:虽然姚明不算很了解球队,但整个中国男篮没有他,的确是个“超级二流”。

  尤其是中国男篮进攻出现问题上,姚明的作用很明显。尤纳斯声称,只要姚明回来,进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希望姚明能够每场至少贡献20分,这样中国男篮的进攻就会提高一个档次。实际上,这个要求比去年哈里斯的要求要低,去年哈里斯还期望姚明可以在奥运会上每场拿30分。

  看过本届斯杯,在没有姚明的情况下,中国男篮的防守体系已经开始形成,但在进攻上,尤纳斯似乎还在等待姚明。

  其实,中国男篮之前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常常用身高优势来征服亚洲,但走出亚洲后,这个优势荡然无存,打欧美强队需要“快”、“准”、“灵”那一套。所以,每次打亚洲球队,中国男篮会派出最强的中锋,但到了世界赛场却往往一筹莫展。

  当然,手里有大牌谁愿意只用小的?尤纳斯大概要等姚明回来才会拿出真正的进攻体系。这位征服了欧洲的教练不可能只会防守,希望他不要再藏藏掖掖了,进攻同样非常重要。

  这样,中国男篮的水平才能真正的提高。当然,必须解决只依靠姚明,其他队员不会进攻的尴尬局面,让姚明和其他队友很好地衔接起来。

  这才是能把“姚核心”玩转,把中国男篮真正玩转。

  摇摆人→

  前锋群必须变成“全能战士”

  尤纳斯多年执教立陶宛的考纳斯俱乐部和国家队,走的当然是欧洲篮球的路线,那就是快速凶狠,整体攻防。对队员的选择上,他首先看重的是身体和速度。

  另外,“恺撒”选材的标准就是能胜任多个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摇摆人”,在中国男篮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杜锋,在广东队和王非时代的国家队,他一直打的是大前锋。而尤纳斯临时代理主教练那段时间,就让他改打小前锋。因为在4号位,杜锋的身体稍显单薄,而在3号位,他2.07米的身高就占据了绝对优势。只不过,在本节斯杯中“排骨大仙”因为腹股沟拉伤并未完全表现出来。

  在欧洲篮球的体系中,位置之间的划分并不是很明晰,很多中锋,比如现在骑士队的伊尔戈斯卡斯、超音速的拉德马诺维奇,都能在三分线外出手,而一些小个队员,往往利用对方中锋被拉空的机会,冲击篮下。

  所以,在尤纳斯时代,一些摇摆人,或者具备摇摆能力的队员将受到青睐。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能打2到4号位的“全能战士”将更多地从前锋群中出现。

  前锋,无论是在足球场,还是篮球场,他的天职就是得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回首中国男篮1994-1996的黄金岁月,是胡卫东、孙军、郑武、吴乃群、巩晓彬、刘玉栋等六大前锋书写了两次世界大赛前八的传奇。

  当时,内线的单涛无法与欧美中锋分庭抗礼,前锋们责无旁贷地扛起得分的重担。十年之后,即使姚明高高耸立在内线,但在对手的夹击之下,他更多的时候要把球传到前锋手里,由前锋完成致命一击。

  当家前锋李楠的年龄仅次于出任攻击后卫的张劲松,在所有前锋中是最大的。在王非时代的国家队,他是“小李飞刀”,是“即插即用”微波炉。

  当小李成为老李的时候,飞刀依然透着寒光,不同的是多了一分老辣。无论是三分线外出手,突破后的抛投,还是在低位单打时的勾手,李楠无所不能。在他的眼里,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伤病。但军旅生涯,铸就了他的铮铮铁骨。本届斯杯,临危受命的老李是国家队中表现最为出色的队员之一。

  朱芳雨,成名于2001年的印第安那波利斯的世锦赛的中美之战。朱芳雨在场上冷眉倒竖,杀气腾腾,但却心如止水,这一点难能可贵。第十年CBA总决赛第五场,广东队大势已去的时候,小朱连续两个三分,加上两个突破,刹那间挽狂澜于既倒,这样的人物怎能让尤纳斯不喜欢?

  对于阿联的进步,尤纳斯要感谢美国老朋友哈里斯,正是“银狐”这个伯乐,把不满17岁的易建联带到了雅典奥运会,而且破格出任了主力。长了见识之后,他回到CBA后,就把外援积臣挤倒了板凳上,并交上了一份场均接近两双的成绩单。

  在国家队里,在首届斯坦科维奇杯上,姚明缺阵,尤纳斯把易建联放在主力中锋的位置上。阿联不辱使命,得分、篮板毫不逊色对手。相信在姚明复出后,他在姚明的身前,如果半截篮投射以及空切篮下功夫再提高些,那阿联将给小巨人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在抢篮板这样的脏活上,阿联甚至可以比姚明做得更好。

  莫科少年成名,很早就被NBA球探相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球技不见长,脾气却长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上,他倒是和老大哥王治郅越来越像了,不喜欢到内线去拼杀,老跑到外线来投三分。在与欧美强队的对抗中,身体接触是避免不了的,如果莫科控制不好情绪的话,他可能不会成为尤纳斯帐下的得力战将。

  边缘人→

  唐正东要接姚明班还差很多

  得内线者得天下。这句话很适用于中国男篮。姚明是内线屏障,攻防一手遮天,为其配备内线搭档任重道远。

  很多人说:拥有大郅的“全”,大巴的“硬”,男篮内线可以称得上超豪华。也的确是这样,能强攻篮下、能外线远投、能内线抢板的王治郅无疑是“姚核心”的第一分支。不过,很可惜,被人寄予厚望的大郅还在迷途中。而大巴为姚明“共享”体力时,姚明不在场上,大巴一样用他的“钢铁身体”把内线料理得井井有条,他是“姚核心”的第二分支,但被国家队抛弃后,姚明身边已经没有内线帮手。

  严格意义来说,易建联和莫科都是大前锋的材料。这么看,唐正东才是姚明面临体力以及伤病困扰的帮手。但是这样吗?

  从国少,到国青,再到国家队,唐正东一步一步实现着为国争光的梦想。

  去年夏天,他正式成为了中国男篮的一员,备战雅典奥运会。可惜因为前面有姚明和巴特尔两座长城的遮挡,他这个常规赛MVP最后被放上了替补名单,而比他更年轻的易建联却以大前锋的身份去了雅典。

  对于一个七英尺的大个子来说,能够拥有灵活的脚步和清晰的脑子是成为超级中锋的关键。在刚刚过去的这个CBA赛季中,唐正东的技术走向成熟。在一打一的时候,他既可以后转身打板进筐,也可以半转身勾手得分,如果对方中锋不贴身的话,他高擦板的中投也很有把握。

  遇到对手包夹的时候,小唐无论是与麦考伊或者易立的内传内配合,还是与胡卫东、张成等外线投手的内外呼应,都是得心应手。

  但这些优点,在斯杯中,我们却一点也没有看到。倚仗这样的“反常”表现,实在想不出,尤纳斯为什么会让他还留在国家队中。

  至于其他边缘人,吕晓明离队无异议。而王博、王仕鹏、边强三将,在经历了13场热身赛后,谁将离开,相信尤纳斯心里已经有数。

  无论谁回家,应该都是正确的。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