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qing2820:明天你是否依然爱“国奥”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03:00 新浪竞技风暴论坛网友 | |
今晚看完国奥队同叙利亚队的第二场比赛,有朋友对我说:“我发誓再也不看这支国奥队的比赛了”,然后,朋友问我的感受。说实话看完整场比赛比赛,有一种很平静的感觉,可以说是心如止水,不管是叙利亚队2:0领先时,还是裁判吹响终场哨后,队员、教练欢庆时。回想这支从2000年开始组建的队伍三年来的表现,我又无法平静下去,写下这篇文章,一舒胸中不快。 比赛2:3,以国奥落败结束。2:3的比分确实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它毕竟让我们两回合以4:3的比分进入了12强决赛,还可以让我们苟延残喘的活下去。这样的结果是谁也没有料到的,想必阎主席此时又已经龙颜大怒了。这支球队从2000年组建至今已是三年有余,三年来球队主教练一直是沈祥福,球队的主力阵容也一直保持着稳定。这样一支起点较高、球员素质呈上升趋势的球队三年来却一直在走下坡路。球队技战术毫无变化,三年前就被指出这支队中没有前锋,但三年后仍是一如从前;球员的灵气也逐渐退化,队中主力绝大多数现已成为甲A球队主力队员,但在收入、名气大幅提升的同时,技术、意识却逐渐退化,唯一涨的是脾气‥‥‥这些绝不是深爱着中国足球的球迷所能接受的。 综观与叙利亚队的第二回合比赛,国奥队整个比赛前后的诸多细节都值得好好总结,并且应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法解决现存问题,毕竟现在距离12强决赛仅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了。 赛前准备成笑谈 赛前一个月上高原,请来田径教练毛翼轩储备体能,心理教授丁雪琴解决心病,国际裁判陆俊讲解规则,可以说中国足协已经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全部,就等着“结果、过程双丰收”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已经让我们领教了这些准备工作的“威力”。毛教练放言“9月10日迎来第一个体能高峰期”,可国奥球员的腿好似灌铅;心理问题依然照旧,昆明的第一场比赛沈祥福认为“队员过于紧张,才没有发挥正常水平”;只有陆俊的规则讲解收到成效,队员在场上畏畏缩缩,深怕触犯规则,以致国奥队在昆明全场比赛犯规仅4次,可以说队员老实得像小猫。 本场比赛,队员依然延续了在昆明的低迷。毛教练“9月17日迎来在平原的体能高峰期”的预言并没有到来,这样来看我们的赛前聘请田径教练训练体能的方法已经成为笑谈。本场比赛中,叙利亚在前75分钟都是压着国奥队在打,只是最后因为已无替补可换时才被国奥队的替补队员抓住了机会。而我们“客场甩掉心理包袱”的期望也落得一个失望,队员在场上步履沉重,心理痼疾依旧,0:1落后时自乱阵脚,让叙队在上半场又进一球,若非下半场张耀坤的一脚运气极好的“踩射”,国奥队本场比赛绝难挽回。 比赛场上的表演 由于压力沉重,国奥队场上队员个个形如枯槁,面无表情。球员拿球后随意处理,踢出去了事,造成失误频频,上半场叙利亚队所进2球全部是由于我们的主动失误造成。而造成第一个失球的那个角球发出后,后防5、6个球员愣了足有一秒钟,被叙队后点球员抢点攻入。显然,我们在漫长的准备期中并没有对这种低平球类型的角球加以重视,以致球发出后,队员都木了。这样木然的表现在前75分钟里面比比皆是。 场上的局势影响了场下的教练和队员。连丢2球后,主教练沈祥福的大声叫喊通过话筒传到我们耳边。沈教练叫喊着场上每一个在球旁队员的名字,然后让他们“逼住”、“抢”、“第二点”、“压上”‥‥‥沈教练恨不得踢球的人是他自己,我们看到在下半场他利用队员受伤的机会三次冲入场中,对球员做更“亲密”的交代。在各类比赛中主教练的指挥风格笔者见过不少,但像今天这样沈祥福如此紧张、如此失态却是第一次领略。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了1997年大连金州体育场内的戚务声指导,同样是阴云密布、愁眉不展的表情,同样是一群在场上呆若木桩的队员,只不过当时戚指导没有如此大的嗓门,而沈祥福的运气更好,输了球的队伍获得了继续活下来的机会。 赛后的所想 国奥队已经进入明年3月举行的亚洲区12强决赛,而这场给我们带来耻辱的比赛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我们慢慢淡忘。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以这支球队现在的状态出战12强比赛,冲击奥运会的目标只不过又是一场梦而已。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只有靠抓好青少年足球基础和提高本国联赛质量这两点,而不能指望一两次国家级球队在某项赛事的突击表演。总之就是不能把足球搞成政绩工程,足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对我们的这支国奥队,当务之急是将沈祥福从主教练的位置上撤下来,聘请熟悉国内足球情况的洋教练接手。沈祥福已经没有再将这支队伍提高的能力,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基于沈祥福对这支球队的熟悉程度,可以考虑安排沈祥福出任洋帅的助手。对于洋教练,最好从现在甲级俱乐部执教的洋帅中选择,这样可以尽快上手,毕竟时间已经不多了。同时,应该为各级国家队聘请专业体能教练(最好也是洋教练),这也不用赘述,毛教练的表现已经说明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