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留下加扎大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21日12:22 南方都市报 | ||
国际体坛这几天好戏连连,高潮频起。火箭VS湖人、曼联VS切尔西、马德里德比、赫宁VS达文波特都是经历了超长的拉锯战才见分晓,球迷的神经自然被充分撩拨,欲罢不能。 重中之重的当然是姚明和奥尼尔的巅峰对决。即使蜕去姚明是中国人这层面具,该场比赛的含金量还是丝毫不减。最后十几秒,自姚明篮下重扣得手后,火箭和湖人走马灯似地犯规、罚球,各得4分。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的观众不但能看到球员在场上斗勇,还能体察到 做一个国际主义的球迷,多好!我禁不住闭上了幸福的眼睛。 而我们平时的主食又是什么呢?亿万中国球迷供养的足球明星为我们奉献了什么呢?大快朵颐之后,我问自己。答案是明摆着的……其实我们之所以这么饥渴,不是因为我们没吃饱,而是因为我们“糠米饭”吃得太多。 对于中国体育圈内的一些黑暗现象,对于中国足球炮制的“糠米饭”,你可能会“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但如果换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你也可以将这理解为“有序”之前的“混沌”。 据说大科学家牛顿被宇宙的绝妙、有序运转规律所折服,但他想破了脑袋就是找不到宇宙的“第一推动力”。无奈的他最后只能将之归功于万能的上帝。资本主义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先贤们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原始积累”时的圈地运动、海上掠夺等罪恶勾当。 只有将中国足球现阶段的“混沌”理解为在“原始积累”、在寻找“第一推动力”,你的心情才会好受些。也只有这种解释才符合足协副主席们的胃口。 中超是副主席们精心设计的,他们希望通过设置中超这个轨道来一本万利地终结“混沌”。但是就像火箭达不到一定的速度仍躲不过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一样,经过9年苦心积累的中国甲A并没能形成足够的“第一推动力”,依旧还在黑暗的手掌心翻腾。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234”惨剧就是一面最简单的镜子。 承认了轨道和推动力的错位后,你就会越发迫切希望加斯科因等“外力”加盟末代甲A。早已走上正轨的日本足球的成功证明,引进外来“原料”是增强“第一推动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我们还很寒冷,所以我们需要这个身上蓄积的“卡路里”比之前所有外援的“卡路里”还要多的“肥猫”。 因为我们很饿,所以我们需要食物,尽管是别人吃剩的。 因为我们的搞笑手段还不够八卦,所以我们需要真正的八卦大师。 因为我们的足球文化非常落后,所以我们可以承受加扎的“酒神”文化。 如果没有看过加扎在1990世界杯、1996欧洲杯的精彩演出,也没看过加扎这几天的试训表现,就仓促、迫不及待地对他指手画脚,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是很肤浅的。而这种不负责任、肤浅比加扎的酗酒更具隐蔽性、更具破坏力。 (本报体育评论员蓝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