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京骂”问题之前,必须承认一个前提,即足球是一项充满激情和血性的运动,因此,足球场上不可能出现音乐厅里那样礼貌的掌声和有节制的欢呼。
但是,承认这样的前提,并非意味着“京骂”的出现便真的合理,不意味着它对场上的比赛和北京乃至中国的足球文化没有伤害。“京骂”毕竟是骂,虽然对有些球迷来说,喊两句“京骂”已经成了习惯性的宣泄和调侃,但对于被骂者来说,带来的却总是伤害,即使
是那些初到北京,并不完全理解“京骂”确切意思的外地人或外国人,也不难从其语气、语调中,领教到那一片声浪中的“骂意”。
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一向都没有太好的评价,于是吼起“京骂”来就觉得理直气壮。但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对于那些在场上踢球的运动员来说,听着满耳的骂声,他们会不会觉得为这样的观众踢球,显得很没意思,甚至觉得有些屈辱?在这样不太善意的互动中,中国足球进步的步伐,会不会有些迟缓?
回到文章开头的前提——足球不是一项优雅的运动,但它也绝不是一项粗野的运动。从刚刚结束的世界杯比赛中我们不难领略到,经过100多年演化和进步,足球已经不是莽夫之间的打打冲冲,而是一群有勇有谋,既有生命激情,又有职业操守的战士之间的高水平的较量。欣赏、领略这样的艺术,需要同样高水平的观众,高水平的足球文化。如果我们的观众还抱着“京骂”不放,以为这就是豪放和热情,就实在是误解了足球,也耽误了我们的足球文化的进步。在韩国的世界杯赛场上,中国球迷表现得自尊而节制,几乎没有“京骂”的出现。可是,没有“京骂”,却又找不到其他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激情和狂热,和其他国家的球迷比起来,中国球迷有些尴尬。所以,应该早日抛弃“京骂”,找到更恰当、更符合世界足球发展方向的球迷文化。(张天蔚)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