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市骑到廿八都 70公里一路美景

http://sports.sina.com.cn  2013年10月28日12:04  新浪户外微博

  浙江省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江山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之一的国家AAAA级景区江郎山,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仙霞关,以及清漾毛氏祖居,保安戴笠老家,浮盖山,峡里湖,月亮湖等150多处景点。

  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水泥之乡“、“中国木门之都”、“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首个“中国村歌之乡”、“中国幸福乡村”。

  一、骑行路线示意图

骑行路线示意图骑行路线示意图

  二、骑行路线海拔图

骑行路线海拔图骑行路线海拔图

  三、路线概况

  起点: 江山市

  途经点:毛氏祖居地、江郎山风景区、戴笠故居

  终点: 廿八都

  骑行里程:70km

  骑行天数:1天

  骑行难度:休闲骑游

  适合人群:一般人群皆适宜

  适合季节: 四季皆可

  适合车型:公路车、山地车、折叠车均可

  住宿条件:良

  地方特产:蜂产品、白羽乌骨鸡、白菇、白鹅、猕猴桃

  特色美食:米糕、薯花、米焦、米豆腐、麻糍、粽子、年糕、

  猕猴桃干,清明果

  四、推荐理由:

  沿着须江一路南下,途径毛氏祖居地、江郎山、戴笠故居,看不完的山水风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尝不够的农家美味,让单车带着你感受不一样的大美江山。

  五、沿途景点介绍:

  1、江郎山

  江郎山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石门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如今国内不多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山形主体为三个高耸入云的巨石,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 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崖题刻“壁立万仞”四字。

  2、毛氏祖居地

  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是江南毛氏的发祥地,中华毛姓从周朝开始,为周文王、周武王之后(成语

  典故“毛遂自荐”的主人公为第22世),现在河南原阳、山东腾州都有毛氏后人。因居住长江以北,称为“北毛”。 后因战乱南渡,迁居江南,称为“南毛”。毛宝,是毛氏家族的第52代,为“南毛”之始祖,毛宝的儿子因战功受封居信安(即今衢州一带),从此繁衍生息,称为“三衢毛氏”。

  清漾毛氏毛宝的第8代后裔毛元琼,始迁江山石门镇清漾村,“清漾毛氏”自此为始,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近代国学大师毛子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元配夫人毛福梅都是清漾毛氏后裔;另有国民党高级将领毛人凤、毛森的家乡也在这里。

  3、戴笠故居

  戴笠故居为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于1943年亲自审定设计图纸,其弟戴春榜督造的。戴笠故居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离福建省的浦城县不过几十公里。在保安镇小街中段,有所江南常见的白墙灰瓦、红柱泥地的普通民宅,这就是戴笠故居。假如没有整修后设立的标识,和当地人的指点,其与众多民居相似、普通而又简朴的外观,实在让人难以同权势赫赫的戴笠联系在一起。戴笠故居里机关重重,可藏暗器,设伏兵,也便于逃命,其最有名的就是逃亡秘道。

  4、廿八都

  江山市廿八都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从此四周关隘拱立、大山重围的廿八都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

  最初主要是军事功能的千年古道到了清代逐渐成为商旅要道,溯钱塘江而上的船只装载着来自江、浙的布匹、日用百货到江山的清湖码头靠岸,然后转陆路,由挑夫肩头的扁担挑往闽、赣。从闽、赣来的土特产也要到清湖装船运往金衢沪杭各地。廿八都作为过往货物中转的第一站,一个必经的交通枢纽,迅速成为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

  六、江山美景欣赏:

江山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江山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
毛氏祖居地毛氏祖居地
江郎山景区江郎山景区
戴笠故居。戴笠故居。
廿八都景区廿八都景区
骑行路况骑行路况
杭州骑友正在试骑路线。杭州骑友正在试骑路线。
骑友合影骑友合影

  七:路线推荐单位

  灵动·奇妙  杭州骏盛九骑单车生活馆

  电话:0571-86051568

  传真:0571-86503863

  微信:jiuqibike(杭州骏盛九骑单车生活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溪路徐村198-1号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