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8小时”走近分享爱心人士公益故事

http://sports.sina.com.cn  2013年07月22日16:25  新浪户外微博
图为“2012挑战8小时”活动的参赛选手。图为“2012挑战8小时”活动的参赛选手。
运动员们正在杂草丛生的野外进行徒步比赛。运动员们正在杂草丛生的野外进行徒步比赛。

图为志愿者教师正在为山区的孩子们上课传授知识,让他们快乐阅读。志愿者教师在为山区的孩子们上课传授知识,让他们快乐阅读。

  在“挑战8小时”的参赛者中,总是不乏那些一直热身公益事业的人。

  当“挑战8小时”再一次走近我们的时候,我们也终于有机会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触这些爱心人士,将他们与公益的故事分享给更多朋友。

  孙先生,今年34岁,是2012年“挑战8小时”个人男子组40公里的参赛者,也是众多一直在坚持参与公益事业的朋友之一。

  孙先生曾在一家公关公司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工作,每天都要和很多基金会打交道。也正因如此,孙先生对中国青基会的很多资助项目也都有所了解。2004年前后,在孙先生妻子的建议下,二人共同决定加入希望工程的资助行列中,每年拿出500元,用来资助北京西部山区门头沟区的一名孩子的书本费和杂费,帮助他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这一资助就是八年。八年中,孙先生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但总有一些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比如每年给他资助的孩子寄上500元。

  按照传统,很多受助的孩子都会给资助自己上学的人写感谢信、寄成绩单。提及这件事,孙先生显得格外激动和开心,“那孩子特别好,总给我们写信,每年都给我们寄他的成绩单。其实我们本来就不求什么,所以能收到这孩子的信,还有成绩单就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满足了”。

  2012年,孙先生夫妇的资助对象初中毕业,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夫妻也结束了八年的资助。“这边资助一结束就一直在找合适的公益项目,一时间还没找到合适的资助项目,然后听说这边有一个‘挑战8小时’,就报名了”,孙先生用非常质朴的语言诉说自己2012年报名“挑战8小时”的原因。孙先生报名之后便很快就开始了劝捐的工作,结果没想到的是,自己身边的朋友全被自己劝的报了名。一起报名的六个哥们儿,除了两个因为比赛当天有事儿,其他四个人都按时参加了比赛,而且坚持了全程。

  说起今年的“挑战8小时”,孙先生说他早就已经约好了朋友要一起参加了,互相给彼此做个伴,相互鼓励。同时,他也给我们的比赛提出了很多十分宝贵的意见。比如,可以提前仔细考察一下每条路线,多多了解下路况。再比如,可以尝试增加一些运动防护知识的讲座之类的,这样就能减少甚至避免比赛过程中的很多因为自己知识盲区而造成的伤害了。当获悉今年新增了家庭组之后,孙先生很开心,他说自己的家人也很想参加,这次增加家庭组,更是要带着太太还有孩子一起来感受一下全新的赛道。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