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桥医院骨科的数据显示,最近3个月来,各类运动损伤手术有56台,去年一年,因为运动受伤前去看门诊的有14600人次,以每年7%的速度在增长。而西南医院骨科也有一个统计数据,因运动伤去看门诊的病人去年有两万人次左右,手术约1100台。
运动过量膝关节严重磨损
“运动就像把双刃剑,坝坝舞听上去技术含量不高,但跳得不好,扭到腰、伤到膝盖也不稀奇。”昨天上午,新桥医院骨科门诊,来就诊的人不少,骨科博士王敏说,他能够明显感受到,运动伤的就诊量正在逐年增多。
王敏讲到了其中两个病例,类似的运动方式,在我们身边其实不少。
29岁的小罗,干了几年外派销售工作,去年6月终于有机会转回重庆本部坐办公室。清闲下来,小罗开始反思这几年的生活状态,确实太久没有运动。他连忙张罗起健身这事,找回原来在大学时的球友,隔三岔五地打起网球,动是动了,但大半年下来,他被确诊为网球肘。
老顾是新桥医院骨科的“常客”,去年被告诫“最好不要再运动”时他才58岁,因为运动过度,一对膝盖先他一步退休了。
老顾年轻时是单位篮球队的队员,最风光的时候,投两分球他都不怎么看得上。30多岁后,工作一忙就不动了,53岁开始,他觉得自己确实该运动了,于是跟着一群朋友迷上了登山和打羽毛球。但几年下来,膝关节严重磨损。在确诊是因为运动致伤后,王敏说,老顾的家人和朋友都觉得挺意外。
25岁到40岁的人易受运动伤
从门诊来看,运动伤已不再是运动员的专利,普通人受伤也越来越多,尤其以25-40岁的中青年为主,白领所占比例近一半。受伤的原因中,以肌肉拉伤,膝关节、肩关节受伤最多,运动员的一些伤痛,也常发生在普通人身上。
“比如说网球肘,就并非职业运动员的专利,一些网球爱好者若运动过量或姿势错误,也容易得这个病。”王敏说,网球肘的医学名称为“肱骨外上髁炎”,长期抱孩子的家庭主妇、爱打游戏的年轻人被确诊为这病的人也不少。
普通人最熟悉的运动员受伤情况,应该是刘翔的跟腱撕裂,主要是运动过程中的封闭性扭伤所造成,一旦伤到跟腱,这种致密的结缔组织完成移行替代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普通人运动中的扭伤或剧烈运动,同样可能造成跟腱损伤。
如今,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爱运动的市民越来越多。一到周末,平时久坐办公室的人们喜欢约朋友打羽毛球、踢足球,这也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过,你真的会运动吗?
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骨科专家们的一致观点是:这与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城市人越来越注重运动,以此提高生活品质,健身器材在单位或小区随处可见。
运动减肥要当心
王敏做了个总结,他的病人中,足球、篮球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在年轻人中最为常见。登山造成的损伤,在中老年人身上最突出。每年藏不住肉的夏季到来前,是运动减肥的女性最容易受伤的季节。
“他们受伤的原因很简单,除部分人是身体本来隐藏有骨关节疾病外,更多的人是运动不当或过量所致。”王敏说,篮球、足球等身体直接接触的运动最“伤”人,交叉韧带和软骨是最易受伤的部位。此外,类似突击减肥的运动,身体因为太久处于不动的状态,突然剧烈运动或运动不当,除容易造成关节损伤,还易让肌肉拉伤。
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应该选择怎样的运动方式?王敏建议,可以35岁为分界点,“年轻人体质好,只要懂得自我保护、运动不过量,足球、篮球、网球、跑步都是好选择。”但35岁以后,最好不要接触篮球等比较剧烈的运动,可尽量选择以游泳、羽毛球、网球或静走、慢跑为主。跑步时以身体出微汗、出气微喘时停止最佳。
前年,王敏在美国生活了一年,特别留意了外国人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他说:“普遍得到认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瑜伽和散步遛狗。”
热身5到8分钟比较好
在新桥医院,很多运动伤的案例能为大家提个醒:运动前,热身运动必不可少。有60%的运动伤者表示,运动前没做过热身运动。王敏解释说,肌体也需要自我保护,热身后,身体会循序渐进地促进身体和心理到达巅峰状态,减少发生肌肉和韧带的拉伤几率。人体运动最易损伤的10个部位是:肩部、脑部、肘部、腰部、膝盖、胫骨、腹股沟、肌肉、跟腱、脚踝。
“普通人运动,热身的确很重要。”黄强是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教师,对于骨科专家的说法,他很赞同。如何热身?黄强的专业意见是,可根据运动部位的不同,采用弓步压腿、弹跳、下腰、四肢伸展等简单动作,让身体慢热起来,普通人的热身时间一般以5-8分钟为宜。此外,循序渐进,也是热身方法之一,比如跑步,可以先慢走,再过渡到快走,逐渐起跑;游泳,则可以先用冷水刺激,然后慢慢沉入水中,慢游5分钟后再开始运动。
哪种情况下,你的身体可能被运动所伤?王敏说,判断这个很简单,运动受伤后身体会说话,“疼痛是最好的信号,当感觉疼痛时,就要立即停下来,若长时间疼痛,就得看医生了。”
运动受伤后,切记不要随便用药油推拿,以免造成二次受伤,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止动,对肿胀处,48小时内可冰敷。若出现骨折等严重伤害,可先用绷带固定,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本组文/重庆晨报首席记者 王珊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