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骆驼探访阿尔金山沙子泉:邂逅沙山清流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10月25日18:50  新浪户外微博
探访库木库里沙漠沙子泉所乘的部分骆驼。探访库木库里沙漠沙子泉所乘的部分骆驼。
驼队距离沙子泉越来越近。驼队距离沙子泉越来越近。

  图文:蔡英元

  新浪户外10月17日库布库里沙漠讯(蔡英元)无论藏野驴、牦牛和藏羚羊,都自由自在,很难驯化。我国古代所谓六畜,泛指猪、狗、牛、羊、马、鸡。牛以黄牛为主,而羊多为绵羊。这些牲畜虽然也都是由野生物种驯化而来,但也不意味着所有野兽都能驯服。

  今天造访库布库里沙漠,所要驾乘的兽类,正是一种不易驯服的动物:骆驼。野骆驼连豺狼也不敢轻易招惹,它用碗大铁蹄和强酸吐沫,让一切天敌三思而后行。我们今天驾驭的驼队,是途经3、4天,从祈曼塔格山的北坡奔袭而来的。库木库里沙漠,从未被人类穿越过,而这里巨大的沙山,连最强悍的越野车也无法通行。要穿越,只有徒步,而徒步在这高原荒漠,至少需要连续数日露营。漫漫黄沙,高原缺氧,温差巨大,徒步穿越所需的给养,只能依赖于原始的运输伙伴,那就是驼队。

  这么高的海拔和极端的气候条件,已让许多队友身体不适,甚至出现肺水肿的前兆,我们这间居住着11名队友的宿舍,由于各种原因的下撤,最后只剩下3人。没想到,就连寻常履沙漠如行舟的骆驼也很难适应。在从3000余米北坡穿越4485米达坂,赶赴依协克帕提中心,驼队中一头骆驼主要由于高反倒毙途中。这个突发情况让人始料未及。多亏祈曼塔格乡政府的鼎力相助,才让今天的穿越行程照常进行。为了避免受惊,这20余头骆驼大多经过阉割。从形态上看,这些骆驼双峰挺拔,健康和营养状况不错,抵达依协克帕提中心站后,休整数日,已经逐步适应了高原低气压和缺氧环境,再由驼工驾至库布库里沙漠东部中段边缘地带。

  为了减少对骆驼的负荷,我们驱车数十公里饶河而行,来到位于大沙河旁的驼队扎营处。经维族驼工和向导魏师傅介绍,昨晚他们在此扎营,因为夜间天气极为寒冷,几乎彻夜未眠。经过一番简单培训,大部分队员骑上骆驼,向沙子泉方向进发。没想到这些骆驼虽然经过阉割,依然野性难驯,先后让王悦、罗琼两名女队友受惊不小。骆驼两只一组,后一只的鼻绳拴在前一只身上。从牙口上看,头驼年岁较老,看起来也比较听话。当驼工发出跪倒或站立的指令时,头驼的反应具有示范作用。

  骑骆驼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这多半是由于骆驼和人选择沙漠的路线不同,人会选择从倾斜度较低的垭口翻山越岭,而天性擅长越野的骆驼则更喜欢从沙脊线的侧面穿越沙漠。虽然我们的驼队有驼工带路,但是沙丘的起伏和侧倾还是让人不敢掉以轻心。这些骆驼肩高近两米,万一没有抓牢,从骆驼上翻滚下至少几十米高的沙山,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一行无不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揪住前面驼峰上的棕毛。

  骑在骆驼上,只见驼峰高企,双腿也无鞍镫可寻,重力的作用加上驼背的摩擦其实并不舒服。慢慢我发现可以用双腿像爬树一样紧紧箍住驼峰,再将背往后靠,靠在后面的驼峰上,身体形成半躺姿势,如此既很舒适,也便于将双手解放出来,用于拍照。说实话,高坐在沙漠之舟之上,眯起眼睛看周边奇特的地质地貌,享受高原澄澈的蓝天白云,除了腿需要注意发力紧固身体,就连之前闻之皱眉的骆驼味儿也仿佛渐渐飘散地闻不到了。

  天气晴好,驼铃悠悠,骑行在这海拔四千米的沙漠之上,是一种踏入天堂般的奇遇。在沙山之上,扭头回顾连绵雪山脚下的高原草甸和荒漠河滩,再转头审视这库木库里荒漠的辽阔、雄浑和壮美,让人仿佛置身于奇幻世界。高原荒漠是真正的无人区,除了成群的野牦牛和翱翔的猛禽,只剩下极度耐旱抗碱的稀疏茅草,从我们所在的沙漠北麓一路向南穿越,就能抵达库木库里沙漠的南侧边缘,那是更接近昆仑山的位置。

  遗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去不了那么远,只到沙子泉就戛然而止。翻过几重沙丘,依稀可见见一个巨大的辐射状沙坑若隐若现,不知道是高原低氧还是这自然奇观让我心跳加速,当骆驼侧行夏至一段陡峭沙梁,来到一片盆地之上,而迎面这个巨大的半圆形沙坑一览无余。我们都知道,沙子泉到了。

  登山表显示,这里的海拔约为3954米,我们所在的入口,位于盆地北侧,其旁便是沙子泉流出的潺潺泉水。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下了骆驼,就顺着沙山之间的狭长谷地,朝正前方的硕大沙坑走去。望山跑死马,沙坑看似近在眼前,却需要徒步好几百米才能抵达。一路需要小心翼翼跨越结冰的溪流和滩涂,还好湿地结冰,即使陷入也不会太深。我一路感叹,有水就有生命,茂盛的草类和动物粪便昭示着沙子泉盆地的生气。谁能想到在这几重荒漠的背后,还有这么一大两小的神奇泉眼?

  路过一具牦牛的骸骨,静静躺在这沙山间的盆地上,莫说无人知晓,它的生命本身就是意义,食草的它死后不知养活了几多狼狐和秃鹫,至今还有黑小的甲虫在它身边穿梭,这就是生命的循环。再往前,一直走到大沙子泉的近前,这里好像一片平静的湖泊。一看看不到泉眼的真正位置,只能从静静流淌而下的清澈溪流上,揣度它的出水量。如果这里不是极寒高原,想必远古的人类早已像膜拜乌鲁鲁一样,将这个巨大的沙眼奉为神明,至少是造物主的恩赐。

  感天谢地,我掬水而饮,这泉水虽清澈,口感略有一丝丝咸味,却回味甘甜,想必是沙漠中的矿物质融化在水中。我环顾四周,苦思这淡水的来处,想必是周边雪山融化和高原所降雨雪的水,和高原的地下水,共同形成这沙泉。当泉水流淌到沙山北麓的草甸之上,和盐碱地的矿物质交融在一起,为高原野生动物提供了饮水的来源。依协可帕提湖之所以是一个不算太咸的咸水湖,一方面是高原湖水挥发较慢,一方面可能也与这沙漠泉眼的不断供给有关。

  也许我们几日来,所饮用的取自机井的地下水,也有不少是来自这泉眼的奉献吧。

张翔和冯广枢两位队友骑上骆驼开心回首。张翔和冯广枢两位队友骑上骆驼开心回首。
沙子泉的清流汇聚成宽数百米的大沙河。沙子泉的清流汇聚成宽数百米的大沙河。
徒步在沙子泉泉眼附近的草甸上。徒步在沙子泉泉眼附近的草甸上。
将登山表放在沙子泉泉眼的流水中,此时海拔约为4000米。将登山表放在沙子泉泉眼的流水中,此时海拔接近4000米。
骆驼在盆地中歇脚。骆驼在盆地中歇脚。
库木库里沙子泉盆地里的黑甲虫,它们处在食物链的末端。库木库里沙子泉盆地里的黑甲虫,它们处在食物链的末端。
盆地盆地里的野生动物骸骨。
尽管下午2、3点钟,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沙子泉盆地里的小溪还是结了冰。尽管下午2、3点钟,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沙子泉盆地里的小溪还是结了冰。
小清流就这样汇聚成大沙河。小清流就这样汇聚成大沙河。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