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探险队5天5夜走出澳洲沙漠无信号区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9月11日13:42  金羊网-新快报
晚餐每天太阳下山之前,探险队员必须选好宿营点,准备晚餐。晚餐每天太阳下山之前,探险队员必须选好宿营点,准备晚餐。
篝火吃完晚饭,中外探险队员沙漠里升起篝火聊天对歌。篝火吃完晚饭,中外探险队员沙漠里升起篝火聊天对歌。

  穿越第10天

  新快报讯 记者罗仕/文 羊城晚报记者宋金峪/图 “吱吱,咕咕……”昨日清晨,跨国探险队队员在澳大利亚伯兹维尔宿营地被鸟叫所唤醒,虽然已告别无人区辛普森沙漠,但探险队依旧只能用卫星电话与外界取得联系。昨日,探险队继续穿行520公里,到达了马里小镇,告别危险的无信号区。

  打电话报平安

  探险队自8月30日在戴尔山入住帐篷以来,便进入了无信号区域。既便前天正式走出辛普森沙漠,但当晚搭帐篷的伯兹维尔小镇依旧无信号可用。

  昨天,探险队11辆车从伯兹维尔镇出发,一路南下520公里,用9个小时“逃离”危险的无信号区,当地时间晚上7点到达了马里小镇,入住当地的Motel(汽车旅馆)。

  由于沙漠中的沙尘加上汽车扬尘,且队员在沙漠中的3天时间都没法洗澡,从辛普森沙漠出来后,队员个个都已经蓬头垢面,从头到脚,都染上了天然“沙黄”。

  食:最期待晚餐

  在辛普森沙漠612公里的穿越距离中,车队需翻越近千座沙丘,每天行车时间长达8个小时以上,每天的吃饭时间成了队员难得的休息时间。

  为了赶路,早餐一般为方便面或面包加牛奶,队员们中餐通常一人一个面包在树荫下填饱肚子。

  每天的晚餐时间成为队员最期待的时间,这个时候结束一天的奔波,各国菜式纷出,或做土豆烧牛肉、或烤羊排、或来个火腿肠菜汤,来犒劳辛苦一天的自己。

  住:半夜常被冻醒

  队员以车辆为单位,3到4人住一个帐篷。沙漠中昼夜温差大,虽然主办方为团队准备了专业帐篷、睡袋、防潮垫,但仍难抵沙漠晚上低温。

  “晚上太冷了,每天晚上都被冻醒来。”队员兰云与记者共在4号帐篷,虽然他将自己的厚外套“冲锋衣”盖在睡袋上,但仍旧不管用。

  行:翻越近千个沙丘

  “再给我一次机会。”在一条长达200米,坡度近30度,沙粒达50厘米的坡面前,日本队员Toshiyuki Fujioka踩油门加速,终于在第五次冲刺中爬上山坡。

  在沙漠穿越过程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此次穿越的辛普森沙漠是澳大利亚内陆沙漠群四个沙漠中最艰难的一个,近千个沙丘横亘在队员穿越道路上,坡度均达到30度,且路面坑洼不平,沙粒深度可达50米。即使是装备良好的“陆地巡洋舰”,在穿越过程中仍旧“气喘吁吁”。

  特写

  日本队员专业采沙做研究

  “我是4号车Toshi,我想停车采集样本。”日本队员Toshiyuki Fujioka从进入沙漠以来,一直不停地在向总指挥“请假”,带着一个袋子跑向远方,回来时,袋子里总装满了石头和沙粒。作为已在澳大利亚生活十年的日本人,他告诉记者,他目前工作于一所沙漠研究机构,作为此次的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采集沙粒回去,是为了分析出石头、沙粒的形成年代,这样就知道沙丘形成的时间。”

  “Toshi,你用采集到的石头建一所大房子,到时每一块石头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年代,可以申请下吉尼斯纪录。”队员开玩笑表示。

  行程睇真D

  今天抵达最后一站

  在昨天到达马里之后,跨国探险队今日将到达此次沙漠穿越路面路段的最后一站——阿德莱德,行程为680公里,为此次穿越路段行车距离最长的一天。

  “从马里前去阿德莱德的路面比较好,主要由宽阔的碎石路和柏油路组成。”此次穿越向导团总指挥徐勇介绍,虽然路程较远,但路面为此次穿越线路最好的一段,“预计行车时间为10小时。”

  据悉,此次“中澳沙漠大穿越”活动主办单位之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主任谢元目前已抵达阿德莱德,他将在阿德莱德欢迎跨国探险队的凯旋。

  阿德莱德

  沙漠穿越路面段的终点站

  记者随队日记

  在告别现代文明的5天里

  探险队终于走出了辛普森沙漠,在告别现代文明风餐露宿的5天时间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全队只有我通过卫星电话与外界联系,报道团队情况,探险队只是一群在沙漠中随汽车迁移的人类。

  “1872年澳洲第一条电报线纵穿南北,从印度到新加坡再到达澳大利亚,过去英国伦敦发生的事情需要6个月到达澳洲,但电报开通之后,只需要6个小时。”当地向导颇为自豪地介绍道。

  当年的高科技确实给人类不断带来惊喜和方便,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却陷入了高科技陷阱,每个都市人都陷入信息焦虑。手机一关机领导就抱怨,手机一没电自己就焦虑。手机像个定时炸弹捆绑在每个人的身旁。

  “在沙漠中没有手机信号,没有人能找到我,这让我感觉很自由,手机在身边总有让人监视的感觉。”与我同在4号车的日本队员Toshiyuki Fujioka谈及为何选择沙漠研究时如是说道。

  在沙漠穿越的5天时间里。队员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在沙漠中迁徙,晚上篝火烧烤赏月,告别现代文明的队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世界上总有一些地区不需要信号覆盖,这样才能保持人类的神秘感及想象力,人也总需要一段时间告别手机,回归自我,为自己而活。

  《澳风》

  辛普森,这里的沙漠与别处不同

  叶研

  独立探险家、中国最先到达北极点人士之一

  记者多年来曾驱车走过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智利北部沙漠、沙特阿拉伯的大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约旦的瓦迪拉姆沙漠。那是黄沙遍野,直接天际,百里千里寸草不生。而在这里绿树成荫,杂草丛生,花开鸟鸣。常常在有些地段看到成片的林地,路两边衬着翠绿的枝叶十分照眼,从两侧扑打着队员们的车窗。这种植被,在内蒙古牧区,就算草原牧场了。

  “老婆,我活着走出来了。”手机有信号后,队员蔡英元马上拨通老婆电话,兴奋地“汇报”。

  到达马里小镇后,虽经过长途奔袭已疲惫不堪,但队员们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手机,向家人报平安。

  沿途好多动物

  “各位队员,请注意!前方有两只鸸鹋正横穿马路,请大家减速行驶,准备相机和望远镜,鸸鹋是澳大利亚的国宝,是澳大利亚国徽上除袋鼠以外的两种动物之一。”昨日,对讲机中不时传来向导的提醒。

  高速行进的车队被草原上的不速之客时时打断,队员们也忙得不亦乐乎,长枪短炮闪个不停。记者了解到,从伯兹维尔到马里路段,由于已离开辛普森沙漠地区,地形全为开阔的荒漠草原,且有不少湖泊,地广人稀,这为澳大利亚野生动物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记者统计,在520公里的行程中,车队共遇到9只鸸鹋,1条蛇,2只蜥蜴,1只袋鼠、10只黑天鹅以及无数只放牧场饲养的牛。这些动物为疲惫的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发自澳大利亚马里)

  这5天是这样过的……

  衣:早穿棉袄午穿纱

  与中国新疆相似,在辛普森沙漠中,队员也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清晨从睡袋中钻出来,队员们都穿上了主办方提供的“冲锋衣”御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开始像蝉一样“褪衣”。到中午时分,酷热难耐,队员们已经纷纷穿上短袖,有队员甚至穿上了短裤。

  澳大利亚专家是以土质而非植被为依据来确定辛普森的沙漠性质的。4500万年前,澳洲大陆和南极洲大陆分离,一块向北移动,一块向南移动。澳洲大陆逐渐漂移到热带气候带,原来的湿润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热。亿万年的风化,形成了沙漠。

  探险队在辛普森沙漠驱车一共翻越了一千多道沙垄。每次车辆都需四轮驱动,以很高的初速度向平均垂直高度数十米的沙梁冲击,常出现半途退回沙沟重新再来的情况。车辆一旦翻过沙梁,眼前就是一片长满树木和杂草的沙沟,沙沟的远处,是下一道需要冲击的沙梁。

  辛普森沙漠和中国的多数沙漠不一样,不是流动性的,而是非常稳定。专家们说,这是因为植被稳定。这里的杂草和灌木叶面细长,宜于减少水分散失。有了大片稀疏的草稞,就有了昆虫、蛇、蜥蜴等爬行动物,这些成为啮齿类动物的猎物,啮齿类动物又成为较大哺乳类动物和鹰隼的食物,形成完整的食物链。于是沙漠里鹦鹉成群,苍鹰盘旋,鸟飞鼠窜,万物万类自生自灭,循环往复。

  辛普森沙漠有丰富的地下水,能把地下盐层的盐带到地面,形成大片盐湖。盐湖多呈干涸状,也有少数盐湖积水未退,波光闪闪,反射着高天流云。昨日,探险队全力冲上辛普森沙漠最后一道沙梁时,看到的就是一片盐湖,浅水中几株枯树留着倒影,水禽嬉戏,搅动一片春水。专家们说,盐水里也有鱼虾生长。水干之后,虾卵可等到下次降水到来,而下次来水,也会带来远方的鱼苗。

  队员们纷纷询问辛普森沙漠的植物能否移植到中国?中科院新疆生态和地理研究所的沙漠专家蒋进说,引进耐旱物种倒是可以,但中国西北冬季气候寒冷,外来物种难以过冬。

  辛普森沙漠和澳大利亚其他沙漠一样,之所以不流动,除了植被耐旱外,还因为人类扰动少。比如放牧,羊群啃食草茎厉害,就改养牛。再比如,限定平均每平方公里只能养一头牛,严格限制载畜量。

睡前探险队员白天赶路,夜晚在帐篷中工作。睡前探险队员白天赶路,夜晚在帐篷中工作。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