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沙漠大穿越之四:乌鲁鲁日出震撼人心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9月10日10:46  新浪户外微博
乌鲁鲁日出震撼人心。本图及以下配图均为手机拍摄。乌鲁鲁日出震撼人心。本图及以下配图均为手机拍摄。
全队五点出发,从沙漠风帆酒店奔赴16公里外的乌鲁鲁脚下。全队五点出发,从沙漠风帆酒店奔赴16公里外的乌鲁鲁脚下。

  图文:蔡英元

  新浪户外8月28日乌鲁鲁讯(蔡英元) 住在沙漠风帆酒店的一夜,我整夜未眠,因为在此有付费WIFI,继续往前除了一晚的汽车旅店,全是就地露营。所以我要抓住这可以和“人间”联系的一晚,把图文甚至视频信息整理好,发布和电邮到互联网上。事先没想到这家酒店的装饰风格如此独特,房间宽大,卧具舒适,楼下就有一个碧蓝的温水泳池,由于工作我就只能看看解馋了。

  上网、码字忙到5点,到大床上躺了会儿,室友陈瑞军的闹钟上到5点半。因为必须赶早前往艾尔斯岩,拍摄日出,参观土著文化中心。日出不等人,没有人迟到。8月28日一早,行驶16公里左右,我们来到巨岩脚下,但是没有停顿,要迅速赶往日出的一侧,那里是拍摄红色巨岩在朝阳下光影变化的最好地点。在Nanson先生这样的科学家眼中,这不过是一块巨大壮美的单体砂岩,形成于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地貌变化,而在土著人眼中,这块“图腾”上的每一个印记都是神谕,每一个皱褶都有传说。而在我这样的游客眼中,这块巨岩在晨曦中是如此惊心之美,巨大石块的斑驳脱落,形成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天眼”,而我就这样坦荡接受这这只眼睛的注视。

  昨晚,乌鲁鲁当地管理机构给我们媒体一行开会,要求我们只能在制定范围拍摄,不能随意拍摄并发表乌鲁鲁的某些部分。我们慎重地在厚厚一沓文件上签字,既然当地如此尊重土著人的要求,我们作为来客,只能客随主便。

  土著人早在两万多年前就来到这片干旱而荒凉的土地,在一望无际的内陆大平原上,邂逅了兀自耸立在地平线上的乌鲁鲁。我们一行来到岩体下徒步了一段,听爱游澳洲的李靖女士讲述这块岩石的神秘传说。我的心情,是顶礼膜拜的。从万年前土著人的视角看待这块周长8公里,高度348米的壮美岩山,是我一路上的心态。震撼,至少是古人和今人共同和共通的一种心态。造物主是伟大的,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样一块仅仅3成显露于地面的砂岩面前,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人类的生命,无法和巨岩相提并论。人生百年如同白驹过隙,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尊重神秘莫测的自然。白人殖民者一百多年前因首次来到和目睹,而把它命名为艾尔斯岩。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也显出些自以为是。现在土著人正在积极争取用历史上的“乌鲁鲁”来统一用名。我在参观了土著人的文化中心后,更加支持他们的这一倡议。

  澳大利亚的每一座山和每一条河,往往在相邻的地域上有不同的命名。这是由于不同的欧洲探险家在各自的探索和发现中,给山脉和河流起了不同的名字。姑且不论这种命名不利于地理上的辨识度,仅仅从这些自以为是的态度上,也是值得反省的。此处并非无主之地,对待这些亘古久远的鬼斧神工,我们不能用一种给新生儿命名的自大态度,来恣意个人的意志。当时的土著人或许确实不掌握工业社会的先进科技,但是那种对待天地的虔诚态度,却是值得所有现代人借鉴的。

  如果我们继续自视为大自然的主人,用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轻狂自大,盲目从自然中攫取资源以支撑物质生活的欲望,并鼓吹这种竭泽而渔的所谓现代生活,只会越来越站到大自然的对面,甚至成为它的敌人。许多土著人不愿住进澳大利亚政府建造的现代化居所,而愿意露宿在山林间,仰视星空而安眠每个夜晚。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态度。究竟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更为幸福?幸福和碳排放成正比吗?吹着空调、开着汽车就比风餐露宿幸福?这些问题,是我在乌鲁鲁脚下的感触。或许,我们应该在下面的话题上达成共识,那就是土著人那种敬天乐土的生活方式,对这个星球的伤害接近于无,而和美国的、中国的生活方式相比,幸福感未必会有所悬殊。

  当然,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不可逆的趋势,鼓励回归到原始的物质生活状态,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我们确实应该反思,如何和这个世界融洽相处,如何确保人类自身的长久发展,哪怕是,如何从生活点滴做起,多一些环保意识,少一些碳排放。

日出时间很短,乌鲁鲁上光影变幻,很是好看。日出时间很短,乌鲁鲁上光影变幻,很是好看。
岩体细部。岩体细部。
走近乌鲁鲁脚下。走近乌鲁鲁脚下。
岩体上的每条皱褶和变化,都有神奇的传说。岩体上的每条皱褶和变化,都有神奇的传说。
从乌鲁鲁脚下的步道仰视岩顶。从乌鲁鲁脚下的步道仰视岩顶。
依依不舍离开乌鲁鲁。依依不舍离开乌鲁鲁。
今年72岁的Gerald Nanson教授听说我整夜未眠,特意要求驾驶,以便我途中休息。今年72岁的Gerald Nanson教授听说我整夜未眠,特意要求驾驶,以便我途中休息。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