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前程
尽管登山、穿越、攀岩等运动充满危险,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圈子中来,正如严冬冬所说,“一个成熟的登山者之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走向高山,是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体验的价值相对于危险而言是值得的。”当然,与追求灵魂自由近乎“殉道”的严冬冬相比,更多的人只是为了体验“疯玩儿”的快乐。
他们是一群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茶叶店老板、技术研发人员、小区看门人……普通的身份使他们没有过多的传奇故事和传奇性格。他们都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享受户外运动的刺激与考验,他们不怕风险,但不轻易冒险,他们拥有充满自嘲风格的名字——驴友。
南磨房北绿野
在国内户外圈,一直有“南磨房北绿野”的说法,北绿野指的就是北京的绿野网站。从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的年轻人就是在这家网站上自发学习参与户外运动。最多时绿野的注册用户达10万。
记者采访驴友舵主时,他刚刚从密云攀岩回来。舵主是绿野网站刚创办时就在的元老,他说,1999年“咳嗽”等三人发起创建绿野网站时,全北京玩户外运动的人很少,只有百十来人,其中20多人在绿野网站。“这帮人多在外企或IT界工作,那时这些人收入很高。”另一位元老“JJYFoot”则告诉记者,当时驴友聚餐有3桌就够了,吃完饭就制订周末出去玩的计划,一般选择去云蒙山或灵山玩穿越。
到了2001年,国内户外市场发展迅猛,各个装备商店的销售额都以100%速度增长,绿野这样一个驴友的信息交流平台的价值也凸显出来。一位创始人把网站的服务器拿走,成立了新的绿野户外网站,走商业化道路。老绿野上的资深网友立刻成立了9人管理小组,仍用www.lvye.org的域名重新建设网站,这个网站至今坚持非商业化,他们都亲切地称之为“绿野org”。
“绿野org”如今的管理模式很有意思。它的域名、服务器、最高管理密码都掌握在不同网友手中。“吸取教训后,现在我们很注重分权。”舵主说。网站创办时的元老组成“铁杆委员会”,是最高的管理单位。为了更好地行使管理权,委员会每年会选出5人管理小组。舵主就是今年的管理小组成员之一,“成员是奇数就为了方便投票做决定”。再往下就是各版版主,直接面对众多注册网友。“我们统计过,自发当版主的人在一段时间内曾有70%都是博士,可见以前玩户外的人不少都是精英。”舵主说。
“绿野org”注册人数最多是在2005年,当时达到10万人,经常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的有几千人。但随着商业化户外网站的兴起,不少新手被吸引了过去。因为在商业化网站里,玩户外可能会简单一些——给领队交费,领队可以帮你带帐篷、睡袋什么的。而在“绿野org”网站,注重培养“能自我负责的人”,领队是免费的,但帐篷、睡袋等设备当然是自己带,甚至领队还有选人的权利,他会查询报名者的户外经历。“比如这人只去过香山,却要求参加小五台之旅,领队就可以拒绝此人参与。” “JJYFoot”说。
在北京驴友的心目中,完全非商业化的“绿野org”地位很高。网站每年所需的几千元服务费全部来自网友的捐赠,但每人捐赠又不能超过200元,“就怕有人钱捐多了,就会觉得自己是网站的主人。”
“户外人首先
得是一个环保人”
迄今为止,毒虫至少已当了500次驴友团队的领队。他还有一个观点:户外人首先得是一个环保人。
毒虫真名叫彭春鸿,今年38岁,个子不高,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1997年他从湖南来北京,在一家公司当写代码的软件工程师。也是在那时,他对工作产生厌恶感,“感觉跟社会有点脱节,与人接触机会太少”。偶然的机会,毒虫喜欢上了户外运动,当然这和他从小在群山环绕的县城长大有关系。
2003年时,毒虫还是单身,他玩户外玩得很疯,一个周末甚至会去登两座不同的山,一年当了50多次领队。他喜欢去灵山,那里有高山草甸,有漫山遍野的胭脂花;他还特别喜欢去海拔3200米左右的小五台山,那里是北京户外人心目中的“圣殿”,风景秀美,山上有鸟叫,有野兔跑,还有大片金黄的金莲花。
当领队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得为整个团队的安全着想。2003年3月份,毒虫带了40多个人去门头沟的西龙门涧探路,一不小心迷路了。他让大部队停在原地等候,自己出去探路。3月,山里温度还很低。团队里一些驴友觉得冷,就去捡柴火,想生火取暖。毒虫赶回来后,一下子就生气了:“谁要生火?现在树木干燥,一旦引发山火,你知道后果多严重吗?”对人和蔼的他少见地拉下脸来。幸运的是,晚上8点左右他们找到路,下了山。
户外圈有两句话很流行: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除下脚印,什么也别留下。意在提醒驴友们出去玩时一定注意环保。毒虫对此很认同,甚至说:“即使脚印尽量也别留下。”
作为资深驴友,毒虫经常要去山里探路,帮驴友们找可以穿越的路线。但每次他尽量不去生硬地开路,而是选择找“古道”,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根据经验,一般从寺庙到水源处会有路;一大片山地内会有果园,果园周围也会有路;再如空中若有高压电线,周围也会有路,因为电力维护人员经常回来。如果是一大片草坪,他带领的队伍肯定不会列队走,而是分散走,这样就不会对一片草地反复踩踏而造成伤害。
下山时,毒虫领队会提醒驴友用自带的塑料袋将垃圾全部清走。即便鸡蛋壳、西瓜皮这样可降解的东西也要带走,“因为这些东西山上本来没有,还是带走为好。”
海拔3500米高度
的现磨咖啡
对于一般人而言,出门旅行,能喝上速溶咖啡,已算“奢侈”,但对于孙瑜来说,即使是在海拔3500米的山上,他也能喝到现磨的香醇咖啡。
孙瑜,今年33岁,高中起就在美国读书,后从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之前他在苹果公司工作,2010年辞职后,在北京三里屯开了间“鱼眼儿咖啡馆”。
上大学时,孙瑜就特别爱旅行、爱摄影,那时候主要是开车自驾游。因为学校所在的西雅图是个咖啡文化很流行的城市,慢慢地孙瑜也喜欢上了咖啡。“上大学那几年,我和朋友在学校门口开了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咖啡馆,每年能挣四五万美元,正好够交学费。”孙瑜说。
2007年回国后,孙瑜仍一如既往地爱旅行、爱摄影,现在他还特别爱拍野生动物。前段时间,孙瑜跟随一家摄影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去了云南高黎贡山,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拍摄白眉长臂猿,一种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山上扎营3天,他们拍到了漂亮的影像。
更让团队成员意想不到的是,在海拔3500米的山上,他们居然喝到了孙瑜现磨的香醇可口的咖啡。“尽管别人可能有些吃惊,但我觉得对于一个爱咖啡的人来说并没有多么复杂。”孙瑜说,他制作咖啡的装备包括:小型手摇磨豆机、咖啡豆、滤纸、漏斗、长嘴水壶、大号咖啡杯。这些东西加起来不过2.5公斤左右,跟一台数码相机的重量相当。
如今,自主创业的孙瑜已经在北京、成都、沈阳共开了3家咖啡店。虽然说更忙了,但他仍然抽出时间出门旅行,因为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东西。旅行时,他仍然会做咖啡、邀请同行人一起喝咖啡。有咖啡为媒,大家很快就可以自然地、无拘束地交流起来。
忘不了
深山里的炒鸡蛋
“煽木”的经历很复杂,年轻时他当过兵,当过警察,当过历史老师,后来还开过公司。现在,煽木59岁了,他成了小区看门的。这些身份对他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爱好——登山。
早在2001年,煽木所在的公司不怎么忙,空闲了他就背一个斜挎包,装点面包和水去郊区的山里玩。那时,北京的户外运动刚兴起,很多外国人背着大双肩包在山里玩。煽木觉得对方专业极了,不过时间一长,自己也配了大包、帐篷、睡袋、登山杖等装备。更关键的是,他确确实实体会到了登山的乐趣,“到了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空气变干净了,眼界更开阔了。费尽体力登顶后的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登山有危险,煽木也遇到过。2005年10月,煽木有一次去门头沟的棋盘山,登顶后和朋友一起下山。到了一个岔路口,他选择了一条与别人不同的小路走,可下到山沟里,发现前方竟是一处几十米深的悬崖,此时天已经黑了。煽木一个人往回走了一段,遇到一个山缝,此时山里温度不到10摄氏度,一旦迷路,人很容易失温出危险。他选择在山缝里慢慢地走。一直到凌晨3时,他终于走到一个村庄里,喜悦之情,不言自明。
登山当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趣味。煽木比较爱探险,爱走很少有人走过的路。有一次,去爬太行山,他在深山里正走得饥渴难耐时,前方突然出现一户人家,还正在吃饭,对方看到煽木也特别高兴。好几年过去了,煽木仍清晰记得男主人当时对女主人说了句:“再去炒几个鸡蛋。”他们很客气地招待煽木吃了一顿,“鸡蛋对他们来说,可是特别珍贵的东西。”
10多年来,煽木最远去了西藏、新疆,登过的山最高海拔近7000米。夏天,他喜欢去山西五台山,那里的山高,凉爽;秋天,他就选择北京周围的野山。“在山里,人能忘记城市里的喧嚣。爬山时,穷人和富人也显不出差距,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大家都是朋友。” 煽木说。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