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 这种自制的“毛滑雪板”至今仍在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冬季生活中广泛使用。“毛皮滑雪板”一般为双只,以木板(当地的松木为主)为板芯,一般长约两米,前窄后宽,两侧、底面没有弧度,呈直线型,滑雪时将鞋子用皮条捆绑在雪板中间。
最为别致的是雪板的整个滑行面用马的小腿皮包裹,马毛的方向向后,这样向前滑走时马毛顺茬,向后踩蹬或上坡时马毛逆茬,防止雪板向后倒滑。与古老滑雪板配套的滑雪杖为一根实木细杆,长度为2至3米。
新疆阿勒泰人祖辈相传的这种雪板伴随着他们在阿尔泰山冬季的雪漠驰骋。阿尔泰山位居新疆北部,距离乌鲁木齐约600多公里,与蒙古、俄罗斯接壤,每年10月至次年的5月,银装素裹。人们就地取材,精选马的小腿皮裹以松木,方便自己冬季的出行。
据了解,研究人员曾在阿勒泰地区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敦德布拉克岩画上发现绘有人类滑雪姿态的图案,距今约1.2万年,比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泥炭沼中发现的滑雪板残片早了约4000年。中国滑雪协会技术顾问单兆鉴认为,目前,阿勒泰地区农牧民中沿用的古老滑雪方式与岩画中绘制的“滑雪”人的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