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摔跤综述:名将依旧出彩 新人挑大梁还早
新华社天津9月8日电(记者 郑昕 张逸飞)电影《摔跤吧!爸爸》带火了票房,却没有带火中国的摔跤运动。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连夺两金的荣光已经远去,里约奥运会选手屡屡首轮失利的尴尬却近在眼前。已过了“黄金时代”的中国摔跤,在连续两届奥运会无金之后,依然处于重新学习先进技术并适应新规则的过程。本届全运会上比赛,也依然是名将出彩,未来挑起大梁的新人们仍需努力。
本届全运会摔跤项目比赛与往届相比最大的变化之一,就在于奖牌数的增加。为接轨奥运会,本届全运会的铜牌争夺战均为两场,因此17个比赛项目就在无形之中多出了17枚奖牌。此次参赛的33支代表队中,有26支最终有奖牌进账,这与上届的24支相差不大。虽然由此可见具备在全运会上有所斩获实力的队伍没有明显增加,但是实力格局却发生了较大改变。
而在4个比赛日里围绕“金牌大户”的争夺上,上届依靠主场之利独占鳌头的辽宁队此番遭遇滑铁卢,只有参加了里约奥运会的周凤夺得女子自由式摔跤69公斤级的金牌。而她在夺魁后也坦言在她之前比赛的多名跤手都遗憾失利,为了捍卫曾培养出奥运冠军王娇的辽宁队的实力,自己顶着巨大压力才最终拿下冠军。
伴随辽宁“衰落”的则是山东的崛起,由上届的1枚金牌上升至这届的4枚。江苏、北京、解放军等队则扮演追赶者的角色。更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上届比赛仅获1枚银牌的新疆队,此次首日比赛就有金牌进账,最终获得1金2银4铜的成绩。特别是他们在古典式摔跤项目表现出色,各个级别都有好手涌现,托尔巴图、艾山·艾沙等都已经入选国家队。
不过,这些选手要挑起国家队的大梁还为时尚早。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共派出13人出战,最终只收获两枚铜牌,场上更多出现的是首轮即遭淘汰的尴尬场景。好在折戟的多名运动员痛定思痛后在天津重回巅峰,毕竟有实力在国际大赛中代表中国出场,在国内比赛依然很有竞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上面提到的周凤。
亚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周凤在里约奥运会赛前被寄予厚望却首轮出局,她直言很长时间没有从失败中走出来。不过此次比赛她披挂登场,在69公斤级的决赛中以12:2的技术优势轻松胜出。赛后她激动地表示自己终于有所成长,在奥运会的失败中对于摔跤运动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此外像彭飞、毕胜峰等奥运选手,也都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战胜了“心魔”终于实现全运会“零的突破”。对于正处在当打之年的选手,一个全运会冠军的含金量自不必说,然而在大赛的狭路相逢中克服自我的紧张、恐惧,其意义并不亚于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当然,随着摔跤规则的不断变化,从此次比赛中也能看出,裁判的权力要大于以往。因此对于中国选手来说,除了磨练意志品质与技术技巧,吃透规则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需要选手参加国际比赛的“走出去”与邀请外籍裁判执裁国内比赛的“引进来”相结合。只有不断提升中国选手在国际比赛的知名度和中国摔跤从业人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才能最终像我国跤坛元老王亦文所说的,“脑子变得快,就能拿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