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为何对俄罗斯下狠手 什么力量在推动

2017年12月06日14:22 新浪体育 微博
巴赫也不容易

  今日凌晨,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宣布,禁止俄罗斯参加2018年平昌冬奥会,但能够自证清白的运动员可以以中立身份参赛。

  在处罚决定中,被禁赛的不仅仅包括运动员,还包括若干级别非常高的官员。俄罗斯现副总理、前体育部长维塔利-穆特科被禁止参加所有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委员、俄罗斯奥委会主席朱可夫被取消委员资格。

  这在国际奥林匹克历史上属于史无前例的重罚。过去,一些类似的处罚往往是由政治原因引起的。针对兴奋剂丑闻,国际奥委会的态度是“刑不上大夫”。这一次,国际奥委会手中的屠刀瞄准了体育官员,甚至包括位高权重的俄罗斯副总理和俄罗斯奥委会主席。

  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这一次下手如此之恨?这与诸多因素有关,最终让国际奥委会决定乱世必须用重典。

  最近几年,俄罗斯兴奋剂丑闻频发,田径、举重等项目成为了重灾区。里约奥运会之前,国际奥委会有过禁止俄罗斯参赛的动议。面对这种禁赛的潜在可能性,俄罗斯总统普京态度强硬。国际奥委会最终网开一面,允许了俄罗斯代表团参赛。

  但是,俄罗斯代表团在索契奥运会中的行为被认定为:在“系统性操纵下”违反禁药条例。根据2016年公布的“麦克拉伦报告”,俄罗斯大规模服用禁药始于2011年,涉及伦敦奥运会和索契冬奥会两届大赛,超过1000名运动员被牵扯其中。

  报告揭露,俄罗斯方面采用了狸猫换太子的手段来更换尿样。他们会用小棒撬开尿样的封条,将里面的液体更换掉。为了让干净的尿样更接近真实,相关官员甚至会向尿样里加一些盐。这一切只是俄罗斯兴奋剂丑闻事件中的冰山一角。

  目前,已有多名参加过索契冬奥会的俄罗斯运动员被国际奥委会禁赛。俄罗斯被剥夺的奖牌数达到了11枚。

  以往,一旦出现了兴奋剂丑闻,往往仅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受处罚。一切丑闻都被归结为个人行为。俄罗斯兴奋剂事件表明,他们的运动员大规模服用兴奋剂,绝非个人行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欺诈,造假贯穿各个环节。

  从这个角度来说,俄罗斯体育官员们难辞其咎。他们甚至是这一兴奋剂丑闻的罪魁祸首。在体系之下,运动员往往只是任人宰割的蝼蚁,并没有太多话语权。

  俄罗斯普京将之归咎于欧美国家的迫害,尤其是美国。当然,我不排斥存在其他力量的推动。俄罗斯运动员大面积服用禁药,对于欧美运动员就是不公平的。他们通过各自国家的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施压,也在情理之中。

  普京将之成为美国等势利进行政治迫害,则有点无厘头。如果俄罗斯不出现如此大规模禁药行为,也不会给对手留下发挥的空间。

  来自欧美国家的压力是国际奥委会举起杀威棒的动因之一。奥委会处境不佳,奥运会举办城市已经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欧美仍旧是国际奥委会必须仰仗的力量,他们不想得罪欧美强国,也不敢得罪它们。

  从国际奥委会本身,大力整治禁药势在必行。奥委会的影响力式微,存在大量禁药事件也是诱因之一。想要让奥运会重新焕发出魅力,必须让它以干干净净的身份示人。

  那么,在多重因素下,只处罚运动员,不处罚相关官员,则属于掩耳盗铃。而且,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在体系之下运动员就像是一个又一个小白鼠,缺乏知情权和话语权。

  正如大杨扬所说,不仅仅运动员受处罚,其实是对运动员的一种保护。不能再让官员们为了升官发财,采用不可告人的手段达到目的。只有对官员们下狠手,才能治标治本,尽可能从根源上杜绝大面积、系统性服用禁药的情况出现。

  国际奥委会身临险境,才被迫乱世用重典。套用一句比较俗的话就是:正义会迟到,从来不会缺席。出来混,早晚要还的。俄罗斯必须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国际奥委会反兴奋剂力度应该更大,涉及的面应该更广,不仅仅包括俄罗斯,也应包括欧美等强国。当然,中国也不能例外。

  (张宾)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标签: 国际奥委会兴奋剂丑闻俄罗斯奥运会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