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子冰球何时能赶超日韩?要拼出血性不输精神
在本届亚冬会的冰球赛场,属于争冠组的中国男子冰球队三尝败绩,大比分输给了日本、哈萨克斯坦和韩国队,暴露出了自身的差距。
球员们在比赛中保持了昂扬的斗志,打得很顽强,但失利却也在意料之中。亚冬会中国冰球队领队于天德表示,日本队和哈萨克斯坦队在男子冰球项目的世界排名都在前16位以内,而中国队目前只在第37名左右徘徊,和两支亚洲强队还不属于同一“量级”。
国内联赛的缺失导致了实力上的差距
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中国冬季运动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其中在冬奥赛场最有影响力的冰球项目在国内的发展也被寄予厚望。不过,由于前二三十年,项目发展的欠账太多,中国冰球界的“新气象”很难在短时间内反映到竞技成绩上。
人才匮乏依然是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据了解,冰球比赛由于强度高、对抗激烈,每场比赛都至少需要有三组队员轮番上场,才能保证球员在场上的竞技状态。不过,对于“家底儿”并不厚实的中国队而言,要派出齐整的阵容参赛已经不容易。据于天德介绍,目前国内注册的专业冰球运动员也只有100多名,且水平参差不齐,“像这次来参加亚冬会,队伍基本上没有什么队内的选拔和淘汰机制,因为高水平的球员太少,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他说。
其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男子冰球也曾经是亚洲的霸主。在1986年和1990年举办的前两届亚冬会上,中国男子冰球队曾两次获得亚洲冠军。而此后,在“金牌战略”的指挥棒下,作为集体项目的冰球迅速滑坡,很多省市砍掉了冰球项目,解散了冰球队,国内冰球联赛也逐步荒废。
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冰球却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促动下,日本采用了特殊的移民政策来推动冰球发展。而这批移民球员冬奥会后大部分留在了日本,建立起日本的国内联赛,大大促进了其冰球水平的提高。
事实上,冬奥会对冰球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国内也已经显现。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中国男子冰球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机遇。国内一线专业队到加拿大、美国等冰球强国训练和比赛的机会增多,冰球的发展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不久前,中国又传出继齐齐哈尔之后,哈尔滨和承德避暑山庄队将参加亚洲冰球联赛的消息,中国的球队未来将与亚洲强队有更多交手,这对国内冰球整体实力的提升也将起到带动作用。
不过,“走出去”的机会虽然多了,国内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联赛制度却尚不完善,职业化、市场化更是无从谈起。“目前,国内的联赛基本上只有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三支专业队,以及实力不错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队(北京浩泰希望队)参加,联赛体系还没搭建起来,”哈尔滨体育学院院长朱志强说,“联赛不正规,对各参赛队伍的锻炼价值也十分有限。”
民间热潮短时间内难以反哺竞技
近些年,民间冰球运动的热潮成为冰球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以北京为例,全市的青少年冰球联赛参赛队伍已经超过了100支,打冰球孩子越来越多。
不过在于天德看来,虽然各地的冰球氛围日益浓厚,但水平还处于爱好者层面,短时间内很难向国家队层面输送人才。“大家打冰球的热情很高,但是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说。北京的青少年冰球联赛中,小学阶段的参赛球队占到了大多数,而U14组别以上的队伍则屈指可数。很多打球的孩子到了中学阶段,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就放弃了冰球。
“要留住好苗子,需要建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的培养体系,让孩子们能够兼顾学业和打球,同时看到出路,”于天德说。从去年开始,冰球进校园的脚步加快。据了解,去年全国有多所体育院校开设了冰球专业,也有师范院校将冰球纳入其课程之中,冰球少年在校园内的上升通道正在搭建过程中。
“冬奥会的筹办和冰雪产业的发展,使得国内冰球总体的发展形势向好。”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队投资人张远认为,要改变球队在低水平徘徊的现象,正确的规划和引导在此时至关重要。
张远一手创办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队是国内第一支民营球队,曾在2016年全国冬运会打破了黑龙江球队对男子前三名的垄断,创造了“体制外”奇迹。相比球队创建时狭小的生存空间,张远说,如今球队的生存环境已经明显好转。今年1月,球队签约河北省体育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希望发挥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力量,让球队继续发展壮大。
“合作过程中,政府该做什么,企业又应承担什么责任,双方要做各自擅长的事,球队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张远说。某种意义上说,承德队此次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未来,随着国家对冰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冰球发展之中。张远认为,对于冰球的发展而言,社会的积极参与是好现象,但是助力冰球发展一定要遵循其规律,制定好规划。“球队的发展确实需要资金的支持,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对俱乐部而言,更需要做好青少年和教练员培训这些基础性工作,这是球队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如果做不好,搭建起的只会是‘空中楼阁’。”
中国男子冰球要拼出血性、不输精神
中国男子冰球队已经失去了平昌冬奥会的参赛资格,而接下来的北京冬奥会,能否入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于天德说,冰球运动是高强度、高对抗的比赛,如果比赛的两队实力差距过大,无法在场上直接交锋。所以,即使中国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东道主,如果冰球队的水平达不到,也不能直接获得冬奥会入场券。
“中国冰球要在北京冬奥会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要走一条发展的新路。”朱志强说。今年,中国冰球协会与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合作,将把U20、U18两支国青队送往美国、俄罗斯,参加NHL(北美冰球联赛)、KHL(大陆冰球联赛)以下层级的比赛。从年龄来看,这批运动员在六年后正值当打之年,很可能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可用之才。
在朱志强看来,昆仑鸿星冰球队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种思路上的创新。“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先把‘金字塔尖’建起来,引进外援和教练员团队,参加顶尖水平的KHL联赛,让球队从成立就站在一个高起点,然后逐步向下延伸,助力青少年队伍建设。”他认为,昆仑鸿星队其实是在帮助国家队完善冰球的体系建设,将对中国冰球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冰球需要依靠高水平的国内联赛和青少年联赛,才能发展得更稳当、更有活力。”
不过,要扭转男子冰球当前的颓势显然是一朝一夕无法实现的。冰球圈内就有“五年成形、八年成材、十年成器”的说法,来形容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周期,而如今这句话放到国内冰球的发展上同样适用。
今天上午,随着中国男冰以0比10负于韩国队,中国冰球的亚冬会也全部结束。相比起中国女冰,男冰的处境和前景更让人忧虑,对于此时的中国男冰而言,一时的胜负已不重要,何时能走上实现长远、全面发展的“正轨”才是众所期盼。
本文由“冰球家”特约人民日报记者季芳发自日本札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