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可新破茧成蝶 渐成中国短道队中领军人物

2016年03月24日11:41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范可新接受新浪冰雪采访范可新接受新浪冰雪采访

  3月12日,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1500米决赛,当比赛还剩4圈时,范可新与韩国选手崔敏静发生接触,韩国选手的冰刀“别”到了范可新的刀尖,后者瞬间失去平衡摔出了赛道……

  央视解说刘星宇和嘉宾刘秋宏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哎呀”的叹息声,显然,他们知道这次意外的发生,意味着范可新与1500米金牌无缘。随后,赛会裁判在仔细回看录像并经过讨论之后,做出了东道主选手并未犯规的判罚,而范可新最终没能完成比赛,排名第七位。

  赛后,这段“插曲”在冰迷之间被热烈讨论,国内短道速滑的粉丝们纷纷为范范的悲催遭遇打抱不平,很多人认为若不是韩国人的干扰,以当时范可新的比赛态势,她完全有机会夺得金牌,创造个人历史最好成绩。

  不过作为当事人,范可新似乎并未受到这起事件的影响,相反她认为自己能够进入1500米决赛圈,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了。“这次世锦赛1500米能够第一次进入决赛,还是挺开心的,在场上非常想把这一年练到的东西在场上都展现出来。”范可新说。

  主教练李琰赛后肯定了弟子的表现,“这要在原来,(闯进决赛)是不可能的。”奥运冠军周洋也评价到, 范可新在1500米上已经逐渐具备了夺金的能力。而范可新自己对于1500米这个原先并不擅长的长距离项目,其实是有一定野心的,“不管是500,1000,还是1500。只要站在场上,我就想拿到这个冠军。”

  本次世锦赛,范可新在女子500米中强势夺金,这是她第四次拿到该项目金牌,其霸主地位无可撼动,而在1500米上的惊艳表现也标明,如今的范可新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成熟,逐渐成为了队中的领军人物。

  早在5年前,18岁的范可新首次参加世锦赛便在500米决赛中摘得金牌,那一年,她获得了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新人奖。随后,2012年,她在该项目中卫冕,被赞誉为王濛的接班人。

  2014年索契冬奥会,在王濛突发伤病无法参赛的情况下,范可新被推到了台前,她被看作是奥运金牌最有力的争夺者。然而,在女子500米半决赛中,范可新失误摔倒,无缘决赛。

  首次的奥运之旅,对于范范来说算不得美满,即便之后她在1000米决赛中奋力摘银,也无法弥补主项500米失利带来的失落。然而,也正是这段并不愉快的阵痛,让范可新在之后的日子里愈发清醒,逐渐成长。

  那段时间,范可新思考了很多,“索契冬奥会,在自己以为水平挺好的情况下,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在那之后,自己各方面都有所改变,包括自己的想法。要改变自己,先改变自己的想法,我到底能做什么?还差什么?能加强什么?而不仅仅是盲目的自信。”

  范可新的变化,主教练李琰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索契之后,范可新心里的变化是帮助她成长进步最重要的源泉,加上她在训练中的努力投入,以她的能力,(成为领军人物)其实没有问题。”李琰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力比赛的最后一棒变成了范可新。这是一个特殊的位置,也是属于领军人物的位置。李琰感觉到,范可新正在逐渐适应这个位置,用瘦弱却坚硬的肩膀扛起大旗。

  “把最后一棒交给范可新,你们就放心吧!你们前面三棒完成自己的任务,不管第一还是第二,交给范可新就行了。”更衣室中,李琰曾说过如此的话,为的是能激励队员,激励范可新。但那时,李琰隐约觉得,小范心中更多的是犹豫和质疑。

  “当时能感觉到,她虽然也有这样的意愿,但并不是那么坚决,不太敢于担当。毕竟最后一棒责任重大,也将决定这个队伍最后拿到什么样的成绩。”李琰说,从这个赛季开始,尤其是这次世锦赛,她感受到了范可新的变化,“她慢慢接受自己需要肩负重任的现实,也能逐渐担起这个责任了。”

  世锦赛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虽然最终被判犯规取消成绩,但范可新最后时刻干净而漂亮超越,让所有人印象深刻。率先冲过终点的范可新振臂高呼,那种自信与霸气表露无遗。

  “我们证明了自己,我们是最快的,最强的。我们没有输,中国队不会输,这次比赛被判犯规,还是细节做得不够好,我们不会气馁,会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 范范用这样一段激情四溢的话语,让她的支持者们知道,她配得上这样的托付,她也希望和小伙伴们一起努力,重回韩国之时,也是她们的荣耀之际。(来源:短道速滑大本营)

欢迎关注新浪冰雪官方微信欢迎关注新浪冰雪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短道速滑范可新冬奥会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