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4日体育专电 题:速滑赛场上的“野孩子”
新华社记者王春燕、张晓龙、林德韧
这是速度滑冰500米的比赛,刚出发第一个弯道,他已经被对手甩了十几米;预赛第二组冲线,他已经落后领先选手100多米。
不少现场观众惊讶地低语,“哪来的选手,水平怎么这么差?”
但对于锡林郭勒盟选手李想来说,他已经非常满意了。因为对于他这样一个业余选手来说,能站在全国冬运会的赛道上,何尝不是一次胜利!
45秒96,李想的成绩比第一名完赛的辽宁省选手谢嘉轩慢了10秒还多。要知道,前十名选手的成绩都在36秒以内。李想的教练吴海瑞却对他的成绩很满意,“行,这次没白来,把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6秒。”
李想下场后也没有觉得沮丧,“滑得挺爽,比平常发挥的好,教练估摸我的成绩应该是48-50秒之间。”
李想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的初中生,这次是通过每个代表队分配的基数名额获得的参赛机会,这是对没有队员通过资格赛的代表队的一种保障政策,旨在促进更多的选手参与冬运会。
尽管有10年的冰龄,但李想都是每年12月到来年3月在当地自然上冻的野冰上练习,用的都是自己购买的不到1000元的冰鞋,不能上冰的日子里就滑轮滑来锻炼腿部力量……
李想的“业余”情有可原。
“滑惯了野冰,17号刚来这个场地都不适应,因为这个冰场实在是太好了,李想还摔了一跤。”吴海瑞说。
李想平时训练的冰面就是锡林浩特市锡林湖上冻后形成的冰面,滑一圈大概是300米,因为没有规范的冰道,精确的距离根本无从得知。就连平整冰面的“浇冰车”都是用农用三轮车改装而成的:三轮车的后面拉着一个两米多宽、底部能均匀漏水的大水桶,在水桶后面还有一块宽胶皮将刚刚浇过水的冰面刷平。
李想在锡林浩特市训练时,父亲李智渊只要有时间都要来冰面上看孩子训练。李智渊是李想的启蒙教练,也一直支持他在学习之余坚持滑冰。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滑冰,就带着他一起玩。以前滑冰他追不上我;现在我只能看着他滑了。”李智渊说。
在锡林湖上滑冰时,李想每天的训练时间只有三个小时,上下午各一个半小时。“训练条件太艰苦了,因为没有室内冰场,冰期短,而且室外气温低,平均都在零下20多摄氏度,每天训练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冻得受不了。来这一看,人家的队员热身时间都有一个小时,这差距真不是一点半点。”吴海瑞说。
即使在能上冰的日子里,李想也只能在平时的周末和寒假训练,有时训练还要为补课让路。
尽管成绩跟专业运动员没法比,但对李想来说,能参加一届全国冬运会,已经是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学到别人的动作改善自己,争取未来能追上他们。滑了这个场馆以后,就更想滑室内冰了。”
下午4点多,李想第二次500米的成绩是47秒56,没能再次突破自己。他的成绩排在倒数第二,最后一名选手因为摔倒影响了完赛成绩。
25日,李想就要和教练一起返回冷风呼啸的锡林浩特市,因为寒潮来袭,那里的最低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最舍不得的就是这里的冰场,滑起来的感觉真好!”李想说。(完)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