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急功近利,不沽名钓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一批这样的短道人,他们走着不那么容易的一条路,脚踏实地,默默耕耘,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可爱的“垦荒者”们。
杨占宇&刘晓颖
杨占宇
青岛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曾夺得全运会和冬运会的冠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国家队助教。
刘晓颖
青岛短道速滑队教练,短道速滑世界冠军。
1、夫妻双双把家抛
温哥华冬奥会,中国短道队在主教练李琰的带领下取得了4金的空前佳绩,杨占宇当时是队里的助理教练,同样也是这一历史壮举的幕后功臣。那之后,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
“当时青岛想组建短道队,2009年,这里举办了全国冬运会,场馆设施都有,想借个这个机会把队伍建起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管理中心推荐我去做主教练。”杨占宇说。
那时候,他和相爱多年的女友刘晓颖刚刚在长春举办完婚礼,后者也是短道速滑运动员,曾经和王濛一起拿到过世界杯女子接力的金牌。“我和我爱人一个是黑龙江的,一个是吉林的,我们不管到哪个省做教练,都有人需要放弃,她想回她家,我想回我家。”杨占宇说,为了公平起见,两人只能破罐子破摔,“大家都别回家了”,去青岛!!!
这当然玩笑啦,杨占宇说,他和爱人商量后觉得这还是一个机会,“通过和青岛市体育局几次接触下来,感觉他们是真真切切想把这个项目做起来。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2、人才之困
决心好下,实践难行。尽管这几年,省市体育局以及中心也给了很多扶持,但开始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尤其建队之初,人员匮乏成了主要问题。
“当初来青岛,我和我爱人两个人就只带四名队员,这四个队员也是我们从东北带过来的。”杨占宇说。那时候,为了选拔更多的队员,他和爱人刘晓颖费了不少功夫,两人跑遍青岛的公园广场,想从学轮滑的孩子中发掘出好苗子。
杨占宇说,差不多经过了一年,他们才从轮滑中选拔过来一些队员,初步缓解了人才困局。“其实对于少儿运动员,轮滑上手比较快,这两个项目又有共通点,孩子们到冰上转换也很快。另外,山东还是体育大省,田径之乡,这边的孩子身体条件还是不错的。”
3、初见成效
5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初见成效。此次全国短道速滑联赛,在国家队全员参赛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表现抢眼。刘洋无需赘言,她是当初杨占宇从东北带过去的,现在已经是国家队一员,比赛中两次摘银。
最让人欣喜的是本土选手安凯的发挥,他在首站的男子1500米中夺金,爆出最大冷门,随后第二站,又在该项目中摘铜,力证其实力非虚,夺金并不是一个意外。还有2000后的李璇,公俐,她们如今是国家集训队中的成员,这次比赛也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而这些队员,曾经都是学轮滑的。
“安凯通过这两年逐渐在成熟,比赛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两站比赛发挥得不错,更稳定一些,把握时机更好了。”杨占宇肯定了队员的表现。而此次山东队除了个人外,男女接力均进入决赛,这是其整体实力提升的最好说明。
4、憧憬未来
成绩的取得队对教练员信心有极大的鼓舞,“教练员的工作毕竟还是靠运动员的成绩支撑,成绩的取得能帮我们建立更多信心。证明我们之前的路还是走得正确的,轮滑怎么和冰上结合,我们慢慢摸索出了一点自己的经验。”杨占宇说。
如今,队里分工明确,杨占宇负责专业队,刘晓颖负责队伍管理,梯队建设。在刘晓颖的不懈努力下,青岛队已经和十几所学校达成协议,开设轮滑、短道速滑课,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进来。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申办成功,让所有的冬季项目从业者振奋不已。“我们远期目标是争取2022年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能有山东、青岛的孩子。”36岁的杨占宇憧憬着7年以后,踌躇满志。
赵淑琦和她的内蒙古队
赵淑琦原黑龙江黑河市短道速滑队主教练,现内蒙古自治区短道速滑队主教练。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赵淑琦原来是黑河地区体校的短道速滑,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新的队伍,年逾50的她决定搏一回,走出这已经待了几十年的老地方,去开辟新的战场。
“我曾经辉煌过,也低谷过,来这之前,我想到了很多困难和压力,一个新地方开展项目,肯定有很多不足,但我既然喜欢,既然选择,就去克服吧。”赵淑琦说。
2、受制场地甘当“候鸟”
和杨占宇他们不同,赵淑琦一开始就给内蒙古队带去20个左右的队员,对她来说,最大困难的是没有自己的场地。队伍成立的头两年,他们一直在哈尔滨市里的冰场上冰。
“我们最早的上病时间是早上3点40,最晚的是晚上12点40,大家不是早上3点睡觉,就是早上3点起床。”赵淑琦说,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了两年,直到去年8月份来到青岛的国信体育馆(2009年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馆),队伍才算进入正规的系统训练。
奔波的不只有教练,队员、甚至队员的家人为了发展,都像“候鸟”一样四处迁徙。李靳宇就是其中一个,为了继续练习短道速滑,去年她追随教练来到青岛,母亲也跟着前往。
“原来在哈尔滨,李靳宇一直是业余时间训练,她学习成绩很好,年级里排名前几名,班里更是数一数二,来青岛,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赵淑琦说,去年,李靳宇没去学校上一堂课,都是老师通过电脑布置作业,最后初中结业考试,小姑娘考得很不错。
而谈及李靳宇的母亲,赵淑琦赞不绝口,“她妈妈支持得太完整了,孩子无论半夜早晨训练还是外出,都一直跟着,去年来青岛训练,她也跟了过来。看我一个人要带20多个人,她妈妈就帮助我,帮助队伍做后勤工作,真的很优秀,很不容易的。”
3、功夫不如有心人
工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全国联赛,李靳宇在场上的发挥引起众人关注,这个脸上时时挂着笑容,戴着眼镜的小姑娘,比赛中异常勇猛,即便面对国家队的大姐姐们,她也毫无惧色,非常敢滑。女子1500米她闯入最后决赛,并获得第6,最后一天的1000米争夺,李靳宇更是在半决赛中力压范可新晋级,最终拿到第四名的成绩。
爱徒有如此表现,赵淑琦开心不已,“这次她表现确实很好,我们来到青岛训练系统后,成绩节节高。尽管技术动作还是有差距,很粗糙,但李靳宇比赛中很顽强。”赵淑琦说她也没想到小姑娘竟然能在国家队队员都参赛的情况下冲出来,但这小孩儿训练中就很要强,“她有股心气,跟男孩在一起比,也总不服。”
赵淑琦介绍,如今,内蒙古自治区已建立了5支短道队,除了鄂尔多斯,还有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通辽,呼伦贝尔,“现在女孩儿不错,男孩有几个也还行,我们从本地也抓上来一些队员,钟佳来自赤峰,海拉尔的历士雅,还有满洲里的何志航。”赵淑琦说,队伍当务之急是尽快发展成绩,但也要把底部建牢,抓好下面的队伍建设,“如果底部不扎实,光靠这批人才,最终还是空的。”
4、努力付出不后悔
时下,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正全力申办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比赛场馆都在建设之中。明年三月,呼和浩特的冰场就要竣工了,这是赵淑琦等待多年的心愿。
“我们成年在外训练总是漂泊,今年出来6月份出来到现在都没有回去,得待到3月冰期结束,去年,为了准备冬运会,我们过年都在外面过的。等我们有了自己的场馆,就好了,还是想安定下来。”她说。
赵淑琦也希望等到内蒙古真正举办冬运会的那一天,她手下能有真正来自本土的孩子,代表家乡,为家乡争光。
“我年龄也不小了,走出来就一心想干好。”赵淑琦说,她并不纠结将来是否会有汇报,“我想,付出了总会有结果的。不努力去做,肯定没有任何结果,我至少努力了,不后悔。”
杨扬的飞扬俱乐部
王伟前国家队队员,多次在世界杯赛事中夺冠。原黑龙江省青年队教练,现任飞扬俱乐部教练。
1、市场化是趋势
王伟来自短道速滑“冠军之乡”七台河,运动员时期,她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征战世界杯,在赛场上摘金夺银。2010年转业后,王伟在黑龙江省里做教练,直到今年4月,受到老乡杨扬的邀请,她只身来到上海,成为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中心的一名教练,负责短道速滑的训练工作。
“原来我在省里做教练,也算是体制内的,相对比较稳定。”王伟说,她在初期也曾有过犹豫,但感觉年轻人还是出来机会更多,最终还是选择了南下发展。
“短道这个项目的发展机会还是挺不错的,俱乐部又有这个资源,我相信以后短道会更加市场化,这是个趋势。”
2、追梦少年
此次全国联赛中有位年龄最小的小队员,余佳怡,年仅11岁,她就来自上海,是王伟的徒弟。但两人的缘分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
“余佳怡是上海人,刚开始也是学轮滑,滑了一段时间后,去哈尔滨找教练,想练习短道,当时我正巧在大院里带训练,家长看到后就送来了。”王伟说,那时候,余佳怡也就7、8岁,谁曾想,过了几年,她反倒去了上海发展,小姑娘正好就此回到家乡。
尽管和周边成年人有着不小差距,余佳怡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是值得称道,她参加两站达标赛都成功拿到乙组资格,王伟对这样的成绩很满意,“她表现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年龄上有差距,但上去后还是敢滑,敢拼。”
这是上海队历史上第一次有队伍参加全国短道速滑项目的争夺,总共两名队员,除了余佳怡,男孩叫李坤,同样只有11岁。李坤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飞扬刚刚成立,他母亲就带着他来到上海拜师学艺。只可惜,这次比赛,李坤未能通过资格赛,无缘晋级。
3、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明年的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上海首次派队参赛,短道速滑和冰球项目的训练交给“飞扬”负责,队员则都来自俱乐部,这种完全靠俱乐部培养队员参赛的模式,属国内首创。“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座落于上海浦东三林体育中心,以奥运冠军杨扬命名,2013年6月正式启动。这里的场馆分上下两层,可以承接专业的赛事,也对大众开放,并开设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基础滑课程。
目前“飞扬”练习短道速滑的孩子有40多个,最小的5、6岁。他们大都来自周边小区,以课余兴趣为主,平时都要正常上课。而据中心培训部总监马晓军介绍,现在“飞扬”还致力于走“体教结合”之路,“我们现在已经和浦东新区13所学校达成合作,让他们都有机会来上一学期的冰雪课,体验滑冰的乐趣。”
“很多人都有误区,认为东北的孩子很适合滑冰,其实不对,滑冰项目并不分南北,上海也又很多有天赋的队员。”王伟说,她就在现在的队伍里发现了很好的苗子,但是否能成才,还得看家长是否坚持。王伟说,她希望通过耐心的耕耘,能为上海短道队输送更多的人才,“如果这种模式能够成功,将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们的目标则是7年后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
结语
经费,场地,人才……“垦荒者”们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但他们因为热爱,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有一批人身先士卒,带着种子,散落到祖国的大江南北。相信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微信订阅号:短道速滑大本营)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