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为继后痛定思痛 技巧运动夹缝中求发展

2015年09月19日16:31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社记者徐征、方列

  “来的时候听说中国队技巧这个运动还挺强的,但从来没看过。刚看完了才明白,这不就是杂技么,挺好玩的。”刚刚看完2015年亚洲技巧锦标赛比赛的李先生这样评价这个项目。

  技巧运动是体操的一个分支,是国际体操联合会负责的五个大项之一,其他四个是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和健美操。中国技巧队在历年来的世界大赛中已经拿到了超过130个世界冠军,是当之无愧的传统强队。

  不过李先生不知道的是,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国技巧运动一度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缪仲一的话来说,曾经到了“濒临灭亡的境地”。

  缪仲一说:“技巧以前一直是全运会项目。不过在1994年第七届之后,全运会设项改革去掉了非奥项目。技巧就逐渐退出了大众的视野。专业队伍也急剧萎缩,最可怜的时候只有两三个省市有队伍,一次全国比赛只有20、30人。”

  虽然此后技巧的境地有所好转,但到目前全国专业技巧队伍也只有10支左右,技巧5个小项全部设队的只有江苏和浙江两个省队。为了备战2016年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的世界技巧锦标赛,体操中心“破天荒”地组织了长期集训队伍,这支集训队的费用标准也只有其它集训队的一半不到。

  技巧项目是2至4名运动员在类似于体操比赛的场地上,进行包括翻腾、抛接、静止造型等高难度动作,共有男子双人、女子双人、混合双人、女子三人和男子四人5个小项。正如观众李先生在赛场看到的,有些“叠罗汉”的造型同杂技非常类似。技巧虽然是独立的竞技体育项目,但上受到体操、艺术体操等奥运项目的压制,下面又被健美操等门槛更低的大众项目冲击,在夹缝中生存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过,在缪仲一看来,这样一个非奥冷门项目仍然有着独特的生命力。他说,技巧不需要体操项目那么多的器材,入门也没有那么难,同时又比健美操或者拉拉操更精彩更有观赏性,非常适合在大众中进行推广和普及。事实上,这几年主管部门着力于技巧在校园里的推广,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缪仲一说:“国家在对体育进行改革,足球在进行试点。我们觉得靠政府靠政策20多年过去了也没什么改变,所以我们不再想这件事情了,也不去考虑是不是能成为奥运项目,还是要靠自身的发展。我们在确保目前这几支省级队伍积极参加世界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到项目的推广和普及上来。最近几年我们也做了一些措施,改变了传统的赛事组织方式。做了社会化的探索,在学校里专门做了门槛不高的项目推广。其实各个学校也在找自己的项目特色,这么多的体育项目,也不能某一个项目包打天下。”

  缪仲一认为,现在大众对于技巧运动还一无所知,这和管理者之前一直偏重于专业竞赛有关,而技巧的现状也是没有重视推广和普及的后果。其实技巧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一直都在。例如人们常玩的“跳山羊”,其实就是最基础的技巧动作。技巧运动是一个团队项目,无论身材如何,有没有运动天赋,都能够在这项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再加上经过短时间的练习之后就可以进行一些比较有观赏性的动作组合,也非常适合在大型运动会上表演展示,这些特点都便于技巧这个项目在学校中开展。

  通过几年的推广,目前参加技巧运动全国比赛的运动队大概有100支左右,其中学校队伍有近80支。例如以健美操为特色的华东师范大学也开始组队参加技巧比赛。缪仲一说:“我希望技巧这个项目,能在中小学学校体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以我们目前的试行过程来看,充满信心,也有实效。”

  项目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初步的成效,这也让缪仲一看到了技巧运动在专业发展上的希望。他说:“我觉得不要那么急功近利地看专业队人数或者看金牌。当然需要金牌,但如果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还是要进入更广阔的天地。中国有42万所中小学,技巧能够进入到其中的百分之一就不得了了,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一点这样的工作。我觉得还是前景无限,不必悲哀。以前我们还是没有去做该做的工作,现在实实在在在学校里推广普及,一定会有天地的。”

  同时,缪仲一也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技巧运动除了世界运动会之外,还将再现在另外一个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上。他说:“国际体操联合会和国际奥委会已经形成了决议,在阿根廷进行的第三届夏季青奥会上将技巧混双作为试点的比赛项目。我们期盼IOC能够在项目设置上更灵活,给单项协会更多的话语权。技巧这个项目从自身的影响力上,我还是充满信心。我觉得从观赏性来讲,可以秒杀体操其它四个项目。”(完)

文章关键词:体操技巧运动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