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志根自费买训练器材:我已经超越外教
4月10日晚的青岛,一场雨让空气更加湿润。正在青岛进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在运动员的劈波斩浪声中上演了一幕幕精彩好戏。今晚比赛结束后,朱志根的身影还停留在训练场里。热身池里,是他刚刚比完赛的弟子们在进行放松训练,朱志根拿着秒表,站在场边,神情专注地看着他们。
他是孙杨的恩师,在孙杨离开朱志根这个组后,朱志根身上的担子并没有轻,汪顺、毛飞廉和商科元等队员的身上,都伴有朱志根的希冀。还有5个月的时间,朱志根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但他热爱这片池水,热爱这个项目,也舍不得手下的弟子,于是,他将目光放远,“最起码还要干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这次比赛,朱志根组的16位队员都达标了,“我的组队员的人数在全国是最多的。”因此他们组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青岛,这也使得朱志根更加辛苦,只要有队员参赛,他必定会从训练场地走到比赛场边,眼神紧紧跟着队员的移动而移动,即便预赛也是如此。
他是最早到场、最晚离场的教练
在朱志根数十年的教练生涯中,他带出过好几位世界冠军,孙杨、吴鹏、汪顺等,他的理念是——我尊重队员,队员也会尊重我,也会爱我这位教练,“作为教练,我要尊重队员,我尊重队员,队员也就会尊重我,这是作为教练最起码的要求。我想,如果我做好了,也会感动队员。我的身体不好,还有5个月的时间马上要退休了,但我手上还有队员,最起码还要干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教练对运动员的不辞辛劳,在朱志根的字典里,那是本分,“自从我2003年带了孙杨以后,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拿了两枚金牌,确实我压力很大,肯定会调理一下,这个大家也知道了。在伦敦奥运会后,我手上还有汪顺。过去有陈桦、吴鹏,我也培养出了很多世界冠军,这是我的本分,教练必须要给运动员创造条件,要让他们有努力的方向。”
长年累月,年深月久,朱志根十年如一日,训练时,他是最早到场的教练、最晚退场的教练,比赛时也是如此,“工作要做细了,队员会感动的。你如果提早离场,队员的心就会凉下来,这个会带动运动员的激情。以前我们的接力项目都由我来安排,这就是感动运动员。我作为老教练,我还是做得不够的,但我希望年轻教练要跟上步伐,现在大多数的年轻教练,对训练理念、训练方法的更新还是缺乏。”
作为资历丰富的老教练,朱志根也会抽出时间给年轻教练授课,把自己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他们,“我几次讲课,我对他们有一个要求,就是在泳池边,教练要走动,不要坐着。不是说你到了泳池这里就玩玩手机,布置训练计划就完了。你走动,运动员会觉得我的教练很关心我,很注意我,他会去努力的。如果我坐着,队员少游了5米,我就不知道了,他会有想法,现在的运动员都很聪明。我觉得做教练最起码要有一个规范,让家长对孩子在我这里训练很放心。”
他是自己花钱买训练器材的教练
2010年,朱志根和彼时的弟子孙杨一起去澳大利亚训练,那次外训开阔了朱志根的视野,他意识到自己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我通过2010年去澳大利亚训练,我的体能训练方面又有更新了,我自己买了十几万的训练器材,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我买了不少器材,来探索体能的训练。过去是通过杠铃片,现在不一样了,通过不同的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员肌肉的力量和质量。”
对孙杨有过帮助的丹尼斯是朱志根的偶像,但在朱志根的心里,丹尼斯也是他赶超的目标,“我始终很佩服偶像丹尼斯,他确实帮助了我很多,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可能现在已经超过他了,这是我的自信,所以在训练上我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更新我的训练理念。如果我不去更新自己的训练理念,可能我的实力很难提高,我们时常说学无止境。在国内的教练中,我可能做得比较好一点。”
他将孙杨和汪顺的整体实力比作三角形,这是朱志根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来的一套理念,“孙杨的身高和能力,必须得让他能力的储备量充足。汪顺也是1米9几,个字高,必须得提高他的能力,体力也好,训练能力也好,怎样才能提高他的整体实力,就像三角形,怎样才能让他到达顶点,这就要通过等腰三角形,如果不能形成等腰三角形,就到达不了顶点。所以我在训练后会经常去反思,不要一直碰壁,要绕圈,再去思考。”
他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位运动员的教练
朱志根现在组里的16位运动员,每一位他都会相同对待,“都是一样的。我觉得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了,我要对运动员负责、对家长负责,包括对地方体校负责。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想把运动员送到我这个组来,我要努力提高运动员的实力,带好队员。”
战绩最耀眼的汪顺,是朱志根花了很多心血培养的。早在伦敦奥运会周期,汪顺就被认为是天赋仅次于孙杨的浙江队队员,他在混合泳和自由泳两个项目中都有不俗的实力。但彼时的汪顺还年轻,在伦敦奥运会后没有太抢眼的表现。在里约奥运会周期里,朱志根没有放弃对汪顺的培养,而后者也没有辜负恩师的辛劳栽培,他在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中获得了铜牌,刷新了个人成绩的高度。几个月后,汪顺又在短池世锦赛男子200米混合泳中夺冠,成为了世界冠军。汪顺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朱志根对他的帮助。汪顺很是感恩,在奥运会拿到铜牌后,他将铜牌挂在了朱志根的脖子上。
“汪顺的转身是比较好的,世界一流的。”朱志根将汪顺视如珍宝,在他的眼中,汪顺是有实力成为奥运会冠军的,“我对他花了很大的心血,孙杨离开我这个组后,当时,我的组里汪顺的运动生涯前景是比较好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想如果他再努力一下,应该还是有希望拿到奥运会金牌的,他是有实力的,我要让他一步步走好,包括自身素质、文化修养、理解能力,如果这些汪顺都能提高,他就可能能到达三角形顶点。他的父母对我说‘把孩子送到您这里,我绝对放心’,我对待队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自己花钱给运动员买需求的东西,他们都记在心里,所以他拿到奖牌后先让我戴上这枚奖牌。”
他是对队员的关心超过对自己孩子的教练
让朱志根有些兴奋的是,现在他的组里有一位有潜力成为“下一个孙杨”或者“下一个汪顺”的年轻队员。说到这位队员,朱志根喜上眉梢,严肃的神情威严有些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慈爱的笑意,“有一位2003年出生的队员,男孩子,现在身高有1米9几了,我也想在短距离项目上去努力一下。我想长距离我已经到达顶点了,短距离也想试一下。你看汪顺今天的100米自由泳,49秒09,实力又提高了,他原来是49秒8几,所以在短距离上,我现在也在琢磨,看自己能不能去打通,打通后里面的‘世界’很开阔的。”
将精力基本放在了事业上,朱志根的家人会有所“抱怨”吗?他摇了摇头,“他们理解我,我必须得花费这些时间。我在家里我都不管的,本身一天下来我要走15000到20000步,我也很累,所以家里的事情我基本上都不管的,一心扑在事业上。”
朱志根承认,他对队员的关心超过了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不会埋怨我。”
一天的比赛结束,朱志根背着包准备离开赛场,遇到相熟的人,朱志根会用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与他们寒暄几句,然后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不久后,当第二天天亮时,他一定会很早就出现在场馆中,开始为当天的比赛做准备。循环往复,他乐此不疲。
(董正翔 发自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