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前辈太强还是后辈太弱 斯诺克正走向死亡?
1月22日,随着“火箭”奥沙利文在斯诺克2017大师赛登顶,历时43届的大师赛诞生了一项神纪录:奥沙利文以7冠超越此前6冠的“台球皇帝”亨德利,成为历史第一人。广大球迷在膜拜奥沙利文的神纪录之余,不禁感慨:逆生长的火老师到底还会在斯诺克球坛延续怎样的神奇?
本届大师赛似乎是近几年最为特殊的一年,70、80、90三代球员首次同台竞技,冠军的归属将很大程度左右台坛格局。而在默契的签表中存在着诸多契机:奥沙利文夺冠,则卫冕的同时创造大师赛7冠军王纪录,一战封神;世界第一塞尔比夺冠,则完成“塞尔比”大满贯伟业(源于网球术语,指连续夺得非单赛季的大满贯赛事)。此外,已经连续5年未尝一胜的“中国龙”丁俊晖首轮恰巧对阵90后大师赛首秀凯伦-威尔逊,谁胜谁负意义也大有不同。
而今回望,可以给本届大师赛定义几个热词:纪录、爆冷、逆转、老一辈辉煌新生代黯淡。首轮就上演了大热门奥沙利文和塞尔比双双死里逃生的惊悚事件。两轮战罢,世界前八仅存活第八名的傅家俊,而整个80、90后集团被全军歼灭,70后阵营包揽四强(奥沙利文、傅家俊、霍金斯、乔-佩里)。纵观奥沙利文夺冠历程,除了半决赛大战傅家俊之外,火箭打的并不出色,但胜利属于他。决赛连下7局夺得个人第7座大师赛奖杯,17年初将个人大满贯赛事冠军增至17个,这组有趣的数字恰似命运的冥冥注定。
无数斯诺克球迷在为奥沙利文高唱赞歌,各大媒体也毫不吝惜溢美之词——他当然完全配得上。不过是否有人在高歌和赞美之后、在辉煌和黯淡之中为整个斯诺克格局和前途担忧?这似乎又要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70后大神(七五双雄/三杰)太妖孽,第二梯队春光再度、老树开花,80后各有缺陷、稳定性不足,90后人才匮乏、后继无人,进而上升到斯诺克运动日薄西山、面临破产的隐忧。就在本届大师赛开赛之际,奥沙利文公开表示斯诺克是赔钱货,绝不让儿子步自己后尘。亨德利同样在不久前警告斯诺克正在走向死亡——事实上这种论调在近年来几乎从未消停过。
斯诺克球员80年代不如70年代,而90年代不如80年代,一代不如一代的确是无法掩盖的事实。其实暂露头角的“80后五虎”们也曾多有惊艳,并且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至今,问题在于他们始终无法摆脱以奥沙利文、希金斯为代表的70后第一集团的压制和宾汉姆、霍金斯等第二梯队的围攻,从来没有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至于90后,境况更是惨不忍睹,遭受70、80后两代人的挤压,连最基本的成绩都少得可怜,谈自己的时代实在是太遥远的故事。
笔者以为,导致这种滑坡趋势的最大原因在于:不科学的赛事运维体系挫伤球员积极性,进而引发整个台坛整体竞争加剧但最高水平下降这一现象级矛盾。爆冷意味着高水平球员发挥失常,逆转说明一方开局慢热,归为一点就是状态不好,其大部分内因在于比赛积极性不足、对胜利渴望不够、心态疲惫甚至麻木。老一辈球员在还没有完全老去之时,以本身强大的球力和赛事经验,在短暂的爆发期仍然可以和新生代掰手腕,一旦时间持久,精力不足将是他们的致命缺陷。这也正是近来奥沙利文状态飘忽不定、希金斯总是四强之前坚挺而决赛阶段下滑的原因。但新生代球手失去积极性和对胜利的渴望,可能疏于训练、降低追求。问题在于这种影响常常是温水效应式的,会欺骗球员自己,错以为自己还曾有着一颗坚定的冠军心、自己的竞技水平依然处于一流。以澳洲火炮罗伯逊为例,他在青年时期曾经有过相当一段生存的艰难期,那时候他曾历尽艰辛为自己的斯诺克梦想而奋斗,如今他已然成为斯诺克明星,不过当奥沙利文炮轰斯诺克是赔钱货之时,他曾表示附议,其实他应该感谢斯诺克带他走向世界。不久就有底层球员公开对罗伯逊表示反对。很显然这两种论调的三类人并不相同:奥沙利文是站在担忧一项运动的高度,好比救世主;罗伯逊是从个人事业发展的方向出发,多少有些饱暖不思艰难;而底层球员更多考虑个人生存,心态积极得多。相对于传统的球员TOP分级体系,目前以保护底层球员利益为目标的扁平赛事体系并没有收到应有的积极效果,反而原本的健康机制被打破,老中青三代、高中低三级球员的积极性都没能调动到合理的点位。矛盾在于,过分保护一方的利益,势必损害整个竞争生态的平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本来就是最优秀的法则。
原有的健康的竞争机制被替换,新的机制并不科学,同时赛事骤然比以往多了一倍,而赛事衔接并不流畅,斯诺克在一派火热背后别别扭扭。同样是奥沙利文,曾多次吐槽打比赛就像赶公交车、逛动物园,自己提不起劲,球员没精神,观众没热情。只要翻开2016-2017赛季的赛事日历,回顾各项大赛的赛制安排,你会赞同这位斯诺克独行者的言论。全年20多项大赛,大片的空白期与魔鬼月份交替出现、长达128位的参赛名单、一锅炖式的场次安排,斯诺克似乎变得鱼龙混杂——正如过去几个赛季PTC系列赛满天星斗的爆冷和疲劳,它在本赛季终于宣布死亡。现世界第一的塞尔比曾公开建议赛事应该分级建设,这也许是他作为世界第一身份在公众眼中最为正面的形象之一。
一种论调还认为,斯诺克优雅、绅士、智慧等特质与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天生悖逆,无缘入奥所以影响发展。相应的,对于比赛限时、犯规判罚等一系列焦点的热议此起彼伏——事实上这些讨论已经持续了不下十年。无名并不认为过多的妥协就一定会带来广阔的前景,机遇也许就潜藏在自身深厚的底蕴中。奥运会固然是神圣的殿堂,但她并不是一切运动最适合的舞台,要知道几十年前黄金时代下斯诺克同样身处奥运门外。为迎合而强行牺牲本身的特质,小心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恰如中餐的美味正在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中,非要把她西化,最大可能就是不中不西不伦不类。
其实早在上世界五六十年代,斯诺克就曾遭遇低潮,但随着彩色电视走进千家万户,被誉为四大贵族运动之一的她起死回生并逐渐得以推广。1977年以竞技运动的模式规范化运营后,助推这项昔日命悬一线的运动更加风行,大量资金注入,甚至音乐、影视的元素也得以渗透,斑斓的七色球跳出了华丽的舞姿。与此匹配的是,以史蒂夫·戴维斯为代表的优秀球员迅速诞生并传承,整个斯诺克运动健康地成长起来。这种媒介带动、科学运作、球员积极的三元归一、良性促进模式,构成了斯诺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系统。
如今的形势远没有那波低潮时惨淡。坚持斯诺克的原汁原味,建立科学的赛事运维机制,调动球员的积极性,让整个斯诺克运动活起来——不是火起来。彩色电视?请交给时间。
[文/ 无名146 斯诺克研究员、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