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给草根体育带来什么 承诺誓言都未实现

2017年08月21日09:24 新浪综合
伦敦奥运带来了什么

  两周之前我去到巴黎,赵威老师在机场接到我,因为是周末,所以进城路上十分畅通。快接近凯旋门时,赵威突然说了一句:“幸亏巴黎还有奥林匹克热情……” 

  曾经全球争抢的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冷清寥落到了何等地步? 

  2024和2028两届奥运会,也就巴黎和洛杉矶两个城市还有兴趣,这算是给国际奥委会解了围。 

  回想起当年北京的两次申办、伦敦和巴黎、洛杉矶等城市的多番争夺,夏奥会这样的顶级体育赛事,已经变成了绝大部分国家和城市不能承受的游戏。 

  一个城市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通常理由都是那么几条:提高城市和国家的影响力、推动体育运动普及和发展,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进步。当然还有改善交通,以及增加体育设施等目标。 

  通过体育大赛来发展经济,早就证明是镜花水月,大的国际化都市,并不需要奥运会来锦上添花。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魏纪中先生就和我说过:“奥运会最多是助推经济,谈不上是经济发展的机会。” 

  提高国际影响力,是更加有效的。毕竟夏奥会那半个月时间,主办城市肯定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不过真正一流的国际化都市,影响力依然存在,各种国际活动和交流都十分频繁,奥运会最多是锦上添花。改善交通或者增加体育设施,只要预算足够,任何城市有没有奥运会资质,都应该尽力达成。 

  所以利用一次大赛机会,普及和推广体育,应该是更符合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目标。只是这一目标,在有心人的不断复盘和总结下,似乎也不是那么有效。 

  伦敦在过去5年,几乎每年都会对伦敦2012夏奥会进行回顾,当初“激励一代人”的口号,以及引领全球两百万青少年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目标,在伦敦2012开幕之前,就宣告失败,还是伦敦当年组委会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勋爵主动的承认。 

  5年之后,伦敦2012给英国草根体育带来了什么? 

  承诺和誓言,都未能实现。 

  当初英国政府给英格兰体育基金,提供了10亿英镑预算,作为草根体育的发展基金,配套伦敦2012。这被认为是“万里挑一的机会”。可是英国并没有因为这一届成功的夏奥会,而给当地体育带来多少推动。 

  过去10年来,英国各年龄段人群每周至少30分钟体育锻炼比例的调查数据。 

  在2006年进行的调查,英国16岁以上的人群,每周参与体育运动至少30分钟者,占据比重为34.6%。10年过后,这一比例上升到36.1%。虽然略有增长,但调查的分析是,哪怕没有伦敦2012,这种自然增长也会发生。而在16岁到25岁这样的青年人群中,10年来体育参与人群,没有明确增长。 

  从2012年开始,英格兰体育基金还会对14岁和15岁两个年龄组进行调查,这两个年龄组别体育参与比例极高,约70%。但是在伦敦2012之后,比例下降到70%以下。问卷调查里,对14岁以下的少儿调查,询问他们是否得到过伦敦2012的正向激励,5岁到10岁的孩子中,70%的回答是:Not at all。更高一点的年龄组别,回答要更积极一些,不过参与比例看,伦敦2012带来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对伦敦2012的积极变化,更具体的是在精英化竞技体育和奥运荣耀——里约2016,英国体育代表团有着极佳表现,超越中国获得奖牌榜第二。但这样的竞技成绩,是否代价过高。 

  我一直期待着北京2008之后,也能有相似调查结果,因为当年我们也有过各种奥运目标,而且也都慢慢实现了。 

  北京夏奥会已经过去9年有余,冬奥运即将到来,我们期待能获得更多。 (颜强 肆客足球创始人)

标签: 奥运会伦敦体育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