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行业需跨界人才 新浪推培训计划进行新尝试

2015年11月04日08:16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魏江雷发言魏江雷发言

  新浪体育讯  10月14日,懒熊体育发表《体育人才战:抢人要更快、更贴心、更不惜代价》一文。稿件引起行业共鸣,因为文中提到的人才问题,触碰到了体育大公司和创业者们的痛处。在后台留言中,很多读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因此,懒熊体育组织了此次人才交流论坛,给体育产业里的高管、创业者、学生还有爱好者搭建交流的平台。

  体育产业在经过几十年的等待后,终于迎来了发展的风口,但与其它新型行业一样,这里懂得商业逻辑和规则的中高级人才太少,而这个问题也许会羁绊住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邀请了新浪体育负责人魏江雷、阿里体育COO余星宇、国际猎头公司SRI中国区负责人张婷、体育营销专家张庆、著名解说员段暄、柯凡等,共同探讨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问题。

  论坛中,不论是深耕产业十几年的“老兵”,还是新进入的大公司和巨头,可以达成的基本共识是——体育行业现阶段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拥有互联网、金融和体育背景的跨界复合型人才。

  1. 嘉宾演讲:懒熊做体育人才话题的初衷是什么?

  主讲人:懒熊体育创始人  韩牧

  懒熊之所以要做体育人才战这篇稿子,是因为很多事对我触动很大。懒熊在招人的时候太难,我之前找过前同事,类似一线财经记者,他们根本不愿进来。年轻的海归,则更希望去大公司而不是创业公司。我也没办法,只能自己手把手培养年轻人。

  此外,还有很多体育行业的创业者问我,能不能给推荐一些合适的人才,大家都有需求。我希望我们能从三个维度来改善体育人才短缺的问题:首先大公司在培养人方面要更有责任感;创业公司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更有耐心;体育院校要有培养人才这样的意识,体育产业已经兴起,但学校培养还没有跟上步伐。

  今后懒熊希望做一个HR联盟,给大家搭建一个平台,新浪、腾讯、阿里等大公司都会参与合作,我们希望给创业公司搭建一个靠谱的人才库和资源平台。

  1. 论坛一:大公司的人才战略和培养计划

  主持人:懒熊体育联合创始人黎双富

  嘉宾:魏江雷新浪体育高级副总裁兼体育负责人

  余星宇阿里体育COO

  张婷国际猎头公司SRI中国区顾问

  [如何看待体育行业人才匮乏现状]

  黎双富:目前大公司都在争抢人才,我们想知道大公司在体育人才招聘和培养上有什么计划或者策略?

  魏江雷:上周新浪宣布了一个体育人才培育计划,新浪给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生和一些退役的顶尖运动员一个实习的机会,实习岗位包括采访、编辑、视频制作和商业策划等六个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是两周到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让他们体验一下,如何在商业的压力下运营这些内容。

  余星宇:阿里体育成立只有两个月,人数还不到100人,目前正在进行团队的搭建,所以我们正处于对人才饥渴的状态。拥有拼搏意识,这是我们选择人才的首要标准;第二,要热爱体育,只有你喜欢这件事情才会全情投入;第三,从专业属性说,大家都说体育产业的人才少,但任何一个产业在初始阶段都不会有大批人才进入,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善于学习,并且拥有跨界融合能力的人才。

  张婷:在体育产业发展到目前阶段,体育专业的商业性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但其实,体育产业的人才问题不是无解的,而是要更细致的分类。公司想要招揽人才或是留住人才,都必须在目标设定和项目管理上有更细致的规划。体育行业内外都要有流通意识,没有哪个产业是封闭的,关键还是找到人才的连接端口。

  [大公司都需要哪些人才,策略为何]

  黎双富:最近阿里体育是业内的焦点,具体看,你们招聘通过什么渠道?

  余星宇:很多渠道我们都在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者直接加我微信(来应聘),也有人直接就把简历传到阿里HR那去了。现在平台是不缺的,但是人是否匹配是个问题,还是需要借助专业机构来做一些市场挖掘。

  黎双富:接下来阿里会招聘具体哪些方面的人才?

  余星宇:人才招聘首先要和公司定位相一致,阿里体育目前业务的定位,是要做一个平台,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不会花钱去买版权,体育媒体不是阿里体育的主攻点。我们的核心,像此前马云说的,是寻找“体育是健康和快乐的交叉点”。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媒体宣传或是赛事服务,更多还是从全民健身、体育基础服务、培训等切入,包含体育的大数据云平台,还有体育IP的电商化业务等,所以我们会围绕这些部分找人。

  黎双富:那接下来问问魏总,新浪体育最近找人有何策略,有什么样的感触?

  魏江雷:新浪体育目前的找人策略分三部分,第一留什么人,第二招什么人,第三招来了如何留住。我是六个月前接手新浪体育的,我发现很多新浪员工包括工作了8年甚至10年的,整体工资都很低,但是员工的价值和价格是对等的,你的能力将决定你的收入而不是工作年限。

  我们现在在找能带来新鲜价值的人,过去半年我们30多人的团队做了新浪从来没有做过(的业务),但效果非常不错,我们需要利用资源进行新的尝试。最后,一旦你进入这个集体,能否与现有团队融合一起做下去,这点最重要。你很容易找个特别资深或是特别有经验的人,但是真正合作很难,要彼此找到前进的节奏。

  [体育行业最缺什么人]

  黎双富:大家认为咱们体育行业里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人?

  魏江雷:我认为最缺少懂得和客户深度沟通,并且能够从商业角度看体育的人。其实我们更多地希望找到“外行人”。只要他们对商业有足够的理解,有很强的沟通和执行能力,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人才,因为商业是有共性的。

  余星宇:从专业性角度看,现在缺少有跨界融合思维能力的人,但我不是特别看重专业性,因为那些东西需要时间和过程去培养,关键还是热爱,并且要和公司拥有共同的目标。阿里体育和很多成熟的公司不同,我们是初创公司,很多人都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我们需要他们对公司的未来有认同感,对我们而言这个是最缺乏的。

  张婷:我现在接触的人才主要偏中高层级别,很多公司最缺的是能帮公司创利创收的人,而不是帮公司花钱的人,这是非常现实的需求。不过目前这个阶段,很多公司最希望可以找到能够带进资源的人。未来再往前发展,缺的就是能把产品做商业化操作的人,主要偏销售类,计划推广方面。体育是个文化产品,很多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很多时候你自己要相信它,这是一种感觉上的东西,然后你才能去影响和感染你的受众群体,这就是体育商业的难度所在。

嘉宾合影嘉宾合影

  [行业新人需要哪些技能包要求]

  黎双富:体育产业热了,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想进来,从猎头角度看,他们需要哪些基础的技能?

  张婷:首先语言能力必须要有,英语在体育行业非常重要,只要你在这个行业里,总有一天你会用到;第二,要培养交际能力,不要很功利地与他人交流,要开放、自然地和各种人聊天。体育是一种文化产品,所以需要你有很广的视野和人脉;第三学习能力,不要纯粹从粉丝角度看体育,要培养商业的眼光和逻辑。

  余星宇:我们阿里体育也会招应届生,最看重两方面。第一还是“热爱”,因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和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只有毕业生们热爱这份工作,他们才愿意学习和变化;第二是学习能力,之前提到跨界融合的思维能力,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拥有。

  魏江雷:我很认同“热爱”和“学习能力”这两点。新浪非常欢迎应届毕业生加入,但也有我们的要求。第一、如果你想加入就要积极去发现机会,并且大胆参与。新浪最近就在组织高校的解说员比赛,像腾讯体育也都有类似的活动。第二、真的热爱。其实只要你有好奇心,善于学习交流,并不需要在体育行业待很久就能够了解这个行业,并且获得认可。

  1. 论坛二:老兵十年,用人感悟

  主持人:懒熊体育创始人  韩牧        

  嘉宾:

  陆浩 北京众辉体育执行董事(姚之队成员)

  张庆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

  刘柳亮中国投资总监

  [作为体育产业老兵,过去十年有哪些感触]

  韩牧:第二个论坛,这几位都是在产业坚持十几二十年的老兵,现在能想起来的最让你刻骨铭心的细节是什么?

  陆浩:我做体育产业大概20多年了,仔细算应该是30年了。我是体育人,中间做过金融、投资贸易,然后又回到体育产业。首先,在过去很多年,体育人才大部分都是行业内的人,但是现在不同了,更多外来的人加入进来。关于这点我也一直在和姚明探讨,前两年我和他聊过CBA[微博]人才流动的问题,NBA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好,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至关重要。其实球员的自由流动就是人才的流动,现在只有让行业内外的人才流动起来,相互交流竞争,才能真正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韩牧:你的直观感受,体育行业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

  陆浩:我们现在投资的企业,不仅是给钱,我们要把资源和附加值注入,这里面就包括了人才,你要给他推荐人才。现在很多创业团队缺人才,一方面缺能把业务资源带进来的人,另一方面是能把资源点石成金的人。我们现在很缺,互联网+金融+体育的三合一人才。

  韩牧:张总(张庆)怎么看?

  张庆:我从二十年前就扎根于体育产业,二十年前从政府跳槽去了李宁公司,当时李宁刚起步,跟hr谈完,李宁先生很好奇地说,这小伙子政府铁饭碗不要,去一个卖衣服卖鞋子的公司,这为啥啊?你给我说三个原因。

  之前在政府工作嘛,说三点就是张口就来的那种,其中一点我就说到了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在2007年我创办关键之道的时候,碰到人才问题还是挺严重。当时一小孩非常想来我公司,但是什么经验都没有,结果培养了一年,还被客户公司的人挖走了。当时确实挺难过,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体育方面的人才,就这样被挖走了,后来也想的挺开,毕竟每个人要走自己的路,他后来也混到了一个体育公司的高层,没想到给我介绍了客户。

  我们作为小公司,怎么样留住人才?真的很困难,没人商量。后来跟前辈商量,得到一个领悟,就是让他们得到应得的。现在我们公司是合伙人制,我的梦想是公司变成50个合伙人,100个合伙人,我是那其中之一。我还是特别希望培养人,我希望内部有个很好的流动,释放他们更多的势能。

  韩牧:接下来问一下亮中国的刘柳,不知道你们现在看体育的传统项目或者新项目有什么不同?

  刘柳:去年一直做股权投资,今天开始更多的是天使投资,我们是今年3月成立的,是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和鸟巢文化中心一起合作,设立在鸟巢,是因为背后有文体资源,金融服务商会背后有很多投资机构。现在在平台上我们以一个众筹的形式在做,有100个左右的联合创始人,其中一半都是投资人。我们希望帮助体育创业注入更多资源。目前我们也有个基金孵化器去投。

  韩牧:说起基金,其实很多传统公司在转型做体育,大多数都是成立一个孵化器,类似一个基金的东西,这方面张庆有什么看法?

  张庆:我希望更多人进入,其实体育产业是若干元素的聚合,是个合集。更多的人进入,会产生一个泡沫,但是更多地会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目前来说,大家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都没做好,类似细分领域的数据整理都没有一个准确的东西,像现在赛事的规模和统计,这个基本上很少。

  [最需要懂跨界融合的人才]

  韩牧:接下来请陆浩讲一下,那么多外行人进来,你有什么看法?

  陆浩:我们现在做的项目其实都有跨界,去进入互联网,进入金融。2009年我做黄衫资本的时候,专门做体育产业基金的很少,后来我和中国体博会的同学连办了三次资本与体育产业的论坛,我的想法是把资本带进体育产业,资本能快速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对体育产业的理解是围绕着职业体育的相关服务业。我们现在为什么花大钱买版权,版权的价值在哪里,包括职业体育对全民健身的影响。我把CBA,我们的中超定义为永不落幕的电视剧,年复一年,精彩纷呈,体育产业就是文化产业。

  韩牧:你们最近有没有挖跨界的人才?

  陆浩:我们现在其实很缺人,需要懂体育的、金融的、公关策划的等等。

  韩牧:我们之前去上海做活动,看到几个不错的人才也想挖,现在对体育产业人才的需求特别强,很多大公司都想挖中国区的CEO,你们有这样的感受吗?

  张庆:就算我现在在做公司,也有猎头来挖我,给我开高工资、股权等。人才确实很缺,其实对我们这种公司来说,我们需要跨界的人才,懂互联网的、懂金融的等等,因为热爱在,热爱就会是最好的老师。

  [竞合才是体育行业未来]

  韩牧:过去多年,同行里存在人才不互动、竞品公司“老死不相往来”等问题。各位在最后分别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张庆:对于挖人现象,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公司,提升价值,让自己的员工得到应得的。

  陆浩:体育产业只有人才流动,我们才能看到像职业体育比赛那样的精彩缤纷,有竞争有合作,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刘柳:我们现在每周四会做一个晚餐会,投资人、创业者都会参加,这也是增加一个交流平台。

  1. 对话:我的新生活

  嘉宾:黎双富 懒熊体育联合创始人

  柯凡 腾讯NBA解说员

  过去这个夏天,黎双富和柯凡的工作都发生了转变,作为行业里被“挖角”的人才,改变工作环境之后,他们都有哪些心得?

  [新工作,新角色]

  黎双富:柯凡,先说说你的工作吧,在新的工作环境,感觉怎么样?

  柯凡:其实没有太大变化,工作比之前更繁重了点。今天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很多前辈,他们是这个行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我和双富可能就是很好的执行者,如果在大自然这个食物链里面,我们是植物,像魏总、陆总、张总,他们在上一层,把我们雕刻成各种不同的“作品”,流入体育产业这个市场,所以对他们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甚至有些敬畏感。

  黎双富:我深有同感,我之前是个体育记者,每年8个月的时间待在美国,工作相对单一,就是把NBA研究透,不管是球星还是规则。进入懒熊后,我有了更多的工作,不仅要生产内容,还要带团队,要跟我们这些小伙伴经常去做交流,帮助他们进步,然后和公司一起成长。

  柯凡:我们喜欢体育,喜欢某一个项目,因为喜欢,所以不用费太多东西去想,所以这种自然的、野蛮生长的环境,可能是我们比较怀念的。

  [怀念过去]

  黎双富:接下来我们聊聊自己的职业生涯,我很早就喜欢乔丹,因为身高有限估计自己在球场上打不出名堂,于是从初中起就希望将来成为NBA记者,去乔丹打过球的联合中心采访、报道。那时候英语完全不会说,就开始拼命学英语,从中学大学,我都比同学早起一小时,天赋不行,就靠努力弥补。大学毕业后向苏群老师自荐,进入《篮球先锋报》工作,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篇报道,后来新浪拿到NBA网络版权,就来找我去驻美,我得意实现梦想,而且一干就是五年,充实并快乐着。

  柯凡:我进入这个行业有个机缘巧合,当时的机缘是,因为姚明和易建联[微博]在NBA,大家会更多地通过互联网去关注NBA。其实大学毕业后,我跟在座很多人一样,也不知道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做过很多东西,当时在TOM有很多实习生,工作其实有两个时间点可以选择,一个是早上七点的,还有一个是九点的,其实NBA到九点这个点时,很多资讯都被报道完了,就剩比赛,我选择了七点这个点,一直也是努力着,后来就转正了,所以其实都是一直准备着。

  [柯凡:从模仿于嘉[微博]到了解受众需求]

  黎双富:接下来我和柯凡聊聊进入这个行业,怎么让自己去成长,包括你进入之后遭受了很多非议,如何去应对?

  柯凡:其实魏总有一点说得特别好,就是说你要了解受众的需求,他们是需要什么样的解说员。我刚做解说员的时候,那会儿很喜欢于嘉,我就照搬于嘉的解说风格。后来我开始研究观众的语言习惯,结合网络这个平台,最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种风格。

  黎双富:我刚从《篮球先锋报》跳到新浪的时候,赶上社交媒体兴起,很多人来质疑我,记得第一个月,我每天很辛苦地去采访,发到微博上的东西,下面的评论经常都是这样的调调:“你是谁啊?你凭什么去采访詹姆斯[微博]啊?你是不是公司有干爹啊?”类似这样。他们的感觉好像是你在亵渎一个偶像,因为我作为一个新来的人,没有人认可你,没有人接受你。我刚开始是挺委屈,后来发现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唯有努力才能消除质疑,让球迷接受你。

  柯凡:其实我觉得无论是做记者、编辑、解说,还是跟体育有关的销售,在自己的领域,你都要去了解自己面对的这些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关于体育直播未来]

  黎双富:最后聊一个话题,就是从你个人的角度,对中国体育产业怎么看?

  柯凡:今年正好有一个新的情况,就是我从新浪跳槽去了腾讯,然后腾讯有一个新的尝试,就是收费直播。国内NBA球迷没有付费观看的习惯,所以推广起来难度很大。但我相信受众思想会转变,如果有一天观众觉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联赛、属于我们自己的比赛,包括我们做媒体,我们的产品更加规范的话,终归会有一天让大家觉得,我在网上看一场柯凡解说的比赛,和我去三里屯看一场郭德纲的相声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希望体育产业圈的人能共同保护共同生存的土壤。

  黎双富:最后请柯凡对想要进体育行业的人简单说几句建议。

  柯凡:如果你还没有进入体育产业的话,要了解体育产业不仅仅有球员、解说员和记者。杨毅、苏群他们不代表整个体育产业,不代表整个中国篮球,就像段暄、刘建宏[微博]不代表整个中国足球,道理是一样的。在这个行业里有许许多多需要你们去努力的岗位,如果你已经在这个行业内,那么大家共同维护我们这个圈子,让它变得更好。

  1. 特别嘉宾段暄,如何看待体育产业爆发?

  论坛现场还有一个小插曲,央视CCTV-5足球解说员段暄也来到活动现场。同样是作为央视体育多年的老兵,对已经爆发的体育产业,段暄有哪些心得?

  段暄:今天参会,我想谈三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今天这个论坛主题有一个字是我们不是说“走”进新生活,这个“跳”其实是很有体育含义的一个字,例如跳高、跳远、心跳等。“跳”和“走”最大的区别是你要蓄力,然后你还需要勇气,因为你跳出去之后不知道会跳成什么样,因为你跳的可能是一个湖、一个游泳池,但也有可能是一个火海,或者贼船等等。大家很多人希望有一些尝试、转型,想跳,所以要来到这里,这里充满希望,同时也存在风险。

  第二个细节,是懒熊体育的这个logo其实我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样一个品牌,然后刚才我来到现场后就发现这个logo,它这个懒字和旁边这个凶巴巴的熊。他们工作人员其实很辛苦,但用户可以慵懒地体验好的信息,这就是联网的便捷。现在这个商业和过去的发展方式不一样,过去一个大公司成长可能需要5到10年,现在可能是5到10个月,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个细节,我想说下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其实给了所有人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跳的机会。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不仅仅经济正处于一个伟大前行的时代,一个处在奔跑让我们有机会跳的时代,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所以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我非常同意刚刚各位老师所提到的,就是学习。其实你只要不停地学习,你就不会落在时代的背后。

  会议最后,嘉宾和现场参会观众交流。其实,有关人才的话题,目前在整个体育界都是热点话题,懒熊体育会一直关注,为各方服务。

  文 懒熊体育记者叶芳君董欣导

文章关键词:体育魏江雷人才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