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制去哪儿了? 杨扬释疑奥运会申办程序改革

2015年09月16日23:39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体育专电 题:邀请制去哪儿了?——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释疑奥运会申办程序改革

  新华社记者高鹏

  9月15日是国际奥委会设定提交2024年夏季奥运会申办意向的截止日。国际奥委会16日确认,在申办“窗口”关闭前,有5个城市正式提出申请,分别为布达佩斯、汉堡、洛杉矶、巴黎和罗马。依照先前确定的程序,如果这些城市没有中途打“退堂鼓”的,国际奥委会将在2017年从中直接选出2024年奥运会的举办地。

  2024年奥运会申办大战已然打响,但围绕奥运申办程序,不少人心中仍有一个疑问:说好的“变申办为邀请”,怎么不见邀请呢?

  去年12月,国际奥委会全会通过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40条改革建议,其中一条关于奥运会申办程序——变“申请”为“邀请”,邀请有举办潜力的城市参与申办。然而,自今年1月15日国际奥委会启动2024年奥运会申办邀约,未见国际奥委会向哪个城市抛出“橄榄枝”,倒是有不少城市积极表示有兴趣申办。

  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所谓“邀请制”,并非变“公开招标”为“定向邀请”,其真意在正式进入申办阶段前,国际奥委会邀请有兴趣的国家(地区)奥委会与城市参加技术会议,听取他们关于举办奥运会的想法,帮助他们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比如基础设施、现有体育场馆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等,来设计申办方案。在邀请阶段,这些城市有数月的时间去权衡是否参与申办。

  杨扬表示,在新的申办模式下,奥运会举办城市技术手册不再是一套死规定,国际奥委会增加了灵活度。“在邀请阶段,申办城市可同国际奥委会就举办条件和标准等进行商谈,双方谈妥了,就可以正式提出申办。”

  据杨扬介绍,从1月15日到9月15日这8个月就是邀请阶段,布达佩斯、汉堡等5个城市在提交申办意向书前都经历了上述环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亲自和每个申办城市沟通过。

  杨扬认为,申办程序增加邀请环节的好处在于,对有些没搞清楚状况就提出申办的城市,国际奥委会可以劝退,从而避免了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完)

文章关键词:国际奥委会奥运会城市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