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F中国赛安全第一 主席直接拉裁判授机宜

2015年09月21日15:26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体育讯  从今年3月开始,IBF中国区进行了粗放快速发展,几乎用6个月就铺陈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形成了有序的比赛形式,组织起了30场比赛,近200对配对。这一数字从全球来看都是极其令人惊异的,就是IBF北美区也没法在本组织内部单独举办这样多的比赛。IBF中国在过去的6个月里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由于中国职业拳击的发展还较为落后,在很多方面的经验不足,所以难免会出一些纰漏。比如WBC中国区就曾经出现过裁判没搞清红蓝角,结果写错比分,后来重新改比分的事件。因为中国一般以红为尊,主赛选手打红角,蓝角选手先出场。而美国、日本、澳洲等国则是主赛拳手为蓝角,蓝角选手为尊,红角先进场。至于播报中出现平局报胜负的事情更是不少见。也是交了不少学费。

  WBO中国区的比赛,也发生过拳手对比赛结果的争议。这些都是中国职业拳击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发展了60多年职业拳击的日本因为偏向性判罚,最后在1993年促使WBC修改规则,在顶级头衔战中要求进行4回合播报。就是今日,美国和澳洲赛场也会有很多的争议事件,别说泰国和菲律宾了。

  因为参加IBF中国区和WBO中国区的比赛选手中,很多人原来都不是练拳击队出身,甚至有业余爱好者参赛,所以安全就成为了赛场的重中之重,IBF中国区对赛场的安全极为关注。

  以国内的散打赛事为例,当年WMA初创的时候,第一场比赛就打伤3人,其中两人骨裂。WBO老中国区和中国真功夫都曾经出现过有人被打晕过去,在床上躺了半个月的事情。

  IBF中国方面对选手的健康要求极为重视,给每名拳手都购买了保险,此外,还要求裁判予以严判,力求保护拳手的安全。

  在9月19日于蟹岛进行的乌达玛对阵曹金凯的比赛中。开场不到20秒,曹金凯一个低姿右手迎击,直接命中了乌达玛的面部,后者倒地被KO。当值场裁在没能做出第一时间判断的情况下,进行了非正常速度的快速读秒,读完10秒后才宣布KO。有经验的裁判一般在看到这拳的重量和拳手躺在地上的反应后,会在读两到三下后就宣布KO的。

  此外,现场的场判缺乏经验,不知道第一时间帮助选手抠出牙托,也没有召唤医生入场。在乌达玛自己勉强站起来,出现眩晕晃动的时候也没有扶住他(这种时候不应该让选手自己站起来,而应该召唤医生入场)。

  当时急得IBF中国区的主席王锐航自己跑上擂台,召唤医生去急救。赛事结束后,现场观战的IBF主席皮普尔斯叫过当值场裁,通过翻译和他进行了交流,指摘了场判当时的做法缺陷。

  2013年,由于印尼连续出现擂台事故,结果被WBC全球无限期禁赛,导致其拳手在国内无法比赛,只能流浪出国参战,使得印尼国内拳手的成绩一落千丈。今年在澳洲和日本都出现了擂台事故。

  每年在世界上,总会有大约3-5起擂台事故。其实,职业拳击比赛每年造成事故死人的概率远低于马拉松、足球等体育项目,主要就是因为马拉松和足球等项目对心脏造成的伤害直到死者自己发觉已经来不及了。而职业拳击因为有裁判的保护,所以可以在出现打击事故前进行制止。在目前中国初级拳赛较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裁判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

  现在,IBF中国区、WBO亚太和东方组织下属的PBC机构和WBC中国区都在培养自己的裁判。其中WBC中国区是以精英裁判体制为主,这也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裁判体制。其主要裁判周海涛和胡涛已经开始被推荐邀请,出国执法WBC下属OPBF的海外赛事。

  WBO中国区的团队则主要是来自于WBO亚太和东方组织。

  IBF中国则主要在培养自己的裁判团队,他们从国外邀请了IBF的精英裁判进行讲课,办培训班,为以后以IBF中国为基础的IBF亚洲赛打基础。据IBF中国的员工介绍说,IBF中国区主席王锐航对于赛场安全极为重视,除了对裁判的要求、为选手购买保险外;每次比赛,IBF中国还会单独出钱购买现场安全评估监理,对灯架、擂台、现场消防等进行评估。希望可以将危险扼杀于未然。(周超)

文章关键词:拳击裁判IBF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