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坛格局又有根本性改变 国羽跌至近13年最低谷
昨天落幕的苏杯赛,注定会在国际羽坛史册留下一个鲜明印记:国羽未能实现创造历史的团体大赛七连冠纪录;国羽走下神坛缘于女线全面滑坡;苏杯传统四强印尼、丹麦被挡在半决赛场外,印尼甚至止步于小组赛。上述现象说明羽坛传统格局发生于根本性改变。
国羽跌至近13年最低谷
1995年至2015年举行的11届苏迪曼杯赛,国羽届届进入决赛,这期间先后创造四连冠、六连冠辉煌。2005年,当国羽将苏杯以及汤尤杯这三大世界羽坛团体赛冠军奖杯揽于一身时,这支超级团队成为了世界羽坛无可争议的超级王者。
不过,近三年国羽的绝对优势地位逐渐被打破,先是2014年、2016年两届汤杯连续丢冠,后是本届苏杯赛决赛不敌韩国。当国羽的苏杯七连冠美梦破灭之时,意味着这支超级团队的王朝时代已被彻底打破。随着本届苏杯赛战幕的垂落,世界羽联主办的三项团体大赛的冠军奖杯——汤姆斯杯、尤伯杯和苏迪曼杯分别由丹麦队、中国队和韩国队掌握,这意味着国羽跌至近13年最低谷。
2004年,国羽从印尼人手中夺回汤斯姆杯赛,此后13年时间,国羽手中的世界团体冠军奖杯一直不低于两座。就在3年前,国羽仍然是独揽三杯的羽坛超级霸主。然而,近三年国羽先后丢失汤杯、苏杯,已从原先的羽坛龙头老大降格为与丹麦、韩国,甚至是西班牙、日本、印尼等队平起平座的位置。
丢失苏杯缘于女线滑坡
伦敦奥运周期,堪称国羽历史上的巅峰期。那段时间,奥运会、世锦赛和三大团体赛先后产生了26项次冠军,国羽夺得除2009年世锦赛混双冠军、2010年尤伯杯赛冠军之外的24项次冠军,创造了世界体坛前所未有的超级王朝。
伦敦奥运会后,由于部分老将退役,加上一些项目青黄不接,国羽整体实力有些下滑。国羽实力下降,直接表现在近两届汤杯赛的失败和里约奥运会仅获男单、男双两个项目的冠军。伦敦奥运周期,以往国羽的传统夺金项目——女双、女单竞争力明显减弱,甚至不及日本、韩国、西班牙、印尼等亚欧诸强。
平心而论,参加本届苏杯赛的国羽,五个单项的综合实力仍处于列强之首,但女单、女双的下滑让国羽与列强抗衡时不再拥有心理上的优势。中日半决赛、中韩决赛,国羽在总共4盘女单、女双比赛中仅赢得1盘。女线的弱项,多多少少影响了其他项目的发挥,比如以新人为主的混双。
新人担纲的混双发挥不稳定,也是国羽败北的一大因素。苏杯赛前鲁恺/黄雅琼在本赛季保持外战不败,郑思维/陈清晨世界排名高居榜首。本届苏杯赛是这两对组合第一次在团体赛亮相,结果两对新秀不能承受之重,后者在小组赛首场、半决赛均失利,前者在决赛中遭遇今年外战首败。
世界羽坛格局发生变化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苏迪曼杯四强位置一直由中国、韩国、印尼和丹麦队占据,这一幕才到2007年第十届苏杯赛才被打破,当时英格兰队取代丹麦队在四强占据一席之地。此后几届比赛,印尼、丹麦均有被甩出四强的经历,但无论名次发生怎样变化,传统四强在一届比赛中至少能占据三席。
本届苏杯赛,传统四强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先是印尼在小组赛大比分不敌印度,最终止步于小组赛。后是丹麦队在1/4决赛被传统二流队伍泰国扫出四强。本届比赛四强出现两支新生力量(日本队、泰国队),这才苏杯赛史上还是头一回。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队曾在长时间内徘徊于苏杯第二级别,甚至有一届降级到和第三级别,幸亏后一届苏杯第二级别队伍扩军才未遭厄运。近几年,日本羽球整体实力明显提升,尤其是女单、女双成为羽坛一支强有力队伍,整体实力的提升使得日队在近两届分别获得亚军、四强佳绩。中日半决赛,日本将六连冠中国队拖到决胜局,如果不是奥运女双冠军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状态不佳,这场比赛谁能笑到最后真是个未知数。
赛前,韩国队并不为外界所看好。众所周知,韩国羽毛球一向以双打项目实力突出而著称于世。里约奥运会后,李龙大、柳延星、高成炫、金基正、金沙朗等男双高手纷纷淡出,这些名将的离队导致韩国男双、混双实力下滑。本届苏杯赛开幕后,韩国队小组赛首场就被中国台北队拿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新人为主的韩国队一步步向前,决赛中出人意料地打败国羽,时隔14年之后再次捧得苏迪曼杯赛。
韩国队偷袭成功,固然有一定运气成份,但也折射出世界羽坛格局发生的新变化。在国羽整体实力下滑的情况下,如今的世界羽坛已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谁能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谁能就成就王位,哪怕是当一回“混世魔王”。 (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