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4月7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吴书光
相比先行职业化的足球和篮球,备受国人热捧的羽毛球市场化和职业化进程一直停滞不前。2014年,青岛仁洲羽毛球俱乐部在全国首开先河,成为第一家市场化运作的职业羽毛球俱乐部。他们的运行情况怎么样,能为中国羽坛乃至其他运动项目改革提供哪些借鉴,在市场化、职业化过程中还有哪些困惑,记者进行了采访。
试水:市场化“先行者”让市场的归市场
今年1月31日,2015/2016赛季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落幕,上赛季亚军青岛仁洲俱乐部再进一步,捧得冠军奖杯。这是该俱乐部市场化运作以来的首个联赛冠军,各方普遍认为这得益于国家体育政策的东风。
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俱乐部的市场主体作用。
青岛市羽毛球俱乐部组建于1996年,由于外部赞助时有时无,依托体育局勉强维持,最惨时高水平运动员外流,一度濒临降级。“46号文件”对于俱乐部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青岛羽毛球俱乐部成为羽毛球项目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
2014年11月,青岛市体育局公开招标,把俱乐部运营权放给企业,尝试羽毛球市场化、职业化。青岛仁洲羽毛球俱乐部成功中标,成为中国羽毛球史上第一家市场化运作的职业羽毛球俱乐部。
“在给予俱乐部充分自主权的同时,青岛体育局的角色就是快出政策、出好政策。”青岛市体育局局长纪高尚认为,这次招标是青岛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实行管办分离的积极探索。
随之而来的扶持政策还是超出了仁洲俱乐部的预料,青岛市体育局提出只要俱乐部代表青岛参赛并负责梯队建设及部分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局将每年给予200万元的资金扶持,若夺得联赛冠军和亚军则分别还有500万元和300万元的奖励。为此青岛市体育局和青岛羽毛球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俱乐部签订了合作协议。青岛仁洲集团董事长于海波坦承“没想到青岛体育局出台政策那么快”。
在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纪高尚表示青岛市正在大力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已经有50多个体育协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担了全民健身赛事组织工作。
于海波说,作为中国首个市场化运作的职业羽毛球俱乐部,俱乐部已确定未来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目标,愿景就是打造“百年俱乐部”。
布局:致力培养体育消费人群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20岁及以上人群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项目中,羽毛球是仅次于健步走和跑步的运动。虽说参与羽毛球锻炼的人群十分可观,但买票看羽毛球赛的却不多。而在成熟体育市场中,俱乐部的生存基础就是球迷群体的支持,这也表明培养国人的体育消费习惯迫在眉睫。
青岛仁洲羽毛球俱乐部2016年比赛计划显示共9项,除了羽超联赛,还有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国际羽毛球夏令营等。俱乐部常务经理兼总教练李卫国表示,青岛有200多家羽毛球俱乐部,今年拟组织青岛首届业余羽毛球俱乐部联赛,以比赛为杠杆,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羽毛球运动,培养体育人口,促进体育消费。
在俱乐部运营上,仁洲羽毛球俱乐部在羽超2015/2016赛季首次卖票,但7个主场球票收入还不到10万元,这与羽毛球运动在民间的热度不成正比。
仁洲集团接手羽毛球俱乐部的前两年均亏损,李卫国表示力争第三年实现收支持平或略有盈余。“林丹和李雪芮等球星兼具竞技价值和品牌价值,我们不仅要夺冠,还要借助他们的影响充分挖掘市场价值。”
2010年开始的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中,青岛羽毛球俱乐部已获三次冠军两次亚军,是羽超联赛中成绩最好的球队。青岛还先后承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2011年苏迪曼杯、2012年羽毛球亚锦赛等赛事,带动了青岛市的“羽毛球热”,可以说羽毛球已成为青岛市体育运动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开展青少年足球、帆船、羽毛球等特色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2012年,青岛市开始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至今已举办四届。2014年,青岛市体育局创办首届“青岛球王”全民健身系列赛,其中就有羽毛球项目,先在各区进行分区赛,最后进行市级总决赛,参与人数众多。
一项运动项目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普及促提高。李卫国说,在羽毛球进校园的基础上,俱乐部确定了青岛市26所中小学作为后备力量培养学校,这些学校多数有羽毛球场馆,大大增加了羽毛球项目的参与人数。
据介绍,仁洲俱乐部8名教练坚持“双轨制”,既是体育局人员也是俱乐部教练,由俱乐部支付训练津贴使他们踏实带队。除了奥运冠军林丹、李雪芮等一线队员,俱乐部目前还有60名各年龄段队员,他们将是青岛羽毛球的未来。李卫国表示,正准备从全国选拔一批13-15岁的好苗子重点培养充实梯队,为中国羽毛球蓄力。
困惑:发展俱乐部顺应大势 仍需明晰政策
曾担任中国羽毛球队领队的李卫国2014年毅然加入仁洲羽毛球俱乐部。他笑称接手仁洲俱乐部是人生事业“第三次创业”。1984年,参与山东羽毛球队的组建是第一次创业,第二次创业则是1996年参与青岛羽毛球队组建,这一切都源自对羽毛球事业的热爱。
身为中国羽毛球队领队十二年,李卫国深知羽毛球发展的短板,他认为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西方体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运营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但不能照搬,目前还有一些困惑待解。
首先是羽毛球等项目俱乐部缺乏参赛资格。虽然叫俱乐部,但羽毛球俱乐部多数隶属于体育局,只是一套体制两块牌子,由企业冠名。目前,国内运动项目的冠军赛、锦标赛等还是以各省为单位参赛,像仁洲这样的市场化俱乐部没有参赛资格,这将导致作为俱乐部核心资产的运动员选择“用脚投票”,俱乐部发展将陷入困境。
因此,既然提出放开社会办体育,就需要具体政策扶持。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功,在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应当设立不同层次比赛,允许以俱乐部为单位参加,进一步刺激体育俱乐部发展。
其次是俱乐部教练员职称和资格认定,也需要明确政策。李卫国说,仁洲俱乐部与青岛市体育局合作留住教练员就有这方面考虑,一旦俱乐部教练员没有资格参评职称,谁还愿意到俱乐部执教?俱乐部发展就无从谈起。建议管理部门尽快完善体育俱乐部师资的职称评定规则,让俱乐部留住人才,助推体育俱乐部发展。
此外,还有受访者谈到羽超联赛不职业及推广不利等问题。有人指出,“我搞(羽毛球)才看,如果不搞这个,根本不知道羽超联赛”。他们建议借鉴足球、篮球等成功运营经验,组建专业团队运营羽超联赛,“台子大,唱戏的多,别人才了解;如果台子本来就小,还在屋里唱,喊破嗓子也没人知道。”(完)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