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羽球二队教练 曾与奥运冠军张楠是队友

2016年03月02日15:28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梁京淳指导队员梁京淳指导队员

  新浪体育讯  说到竞技体育的新老交替,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运动员的更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竞技状态的下滑,老队员离开球队成为必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正是球队和球员关系最直观的表现。然而,很多人忽略了,不断新陈代谢的,其实不仅仅是队员,还有教练。

  相比于运动员,教练员的更新周期会长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现阶段世界羽坛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教练开始走上新的岗位,用自己的新思想和新创意,为羽毛球事业做着新的改变。现任北京市羽毛球男二队主教练的梁京淳,就是其中的一员。

梁京淳梁京淳

  不舍所以坚持

  出生在北京的梁京淳,10岁才开始自己的体育生涯。1999年,他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原计划是学习乒乓球的。可惜天意弄人,他刚到学校,和他同年龄段的乒乓球队员就搬到先农坛去了,只剩他和另外一个小伙伴留在什刹海。那段时间,教练没有太多时间管他们,于是两个小孩就“放羊”了,来兴致了就打打球,更多时候两人会跑去足球场踢足球。

  当时在什刹海体校,梁京淳这个岁数的孩子都是在打基础,没有最终确定是哪个项目,各个项目的教练也在互相观察、选材。在足球场蹦跶了几次之后,梁京淳和乒乓球队的队友都被足球队的教练相中了。后来,队友去了足球队,可是梁京淳的父母觉得足球对抗性太强,容易受伤,没让他去。这样一来,当时乒乓球队只剩梁京淳一人,很是尴尬。

  当时,梁京淳已经交了一整年的培训生活费,根据规定这些费用是不退的。就在他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羽毛球队的柯陆玉教练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要不来打打羽毛球?”

  在此之前,梁京淳从没有接触过羽毛球,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也只能硬着头皮拿起了羽毛球拍。没想到半年后,零基础起步的梁京淳已经可以跟上同一批小伙伴们的训练步法,这让他自己和柯陆玉教练欣喜不已。柯导随即去做梁京淳父母的工作,让他留在了羽毛球队。两年后,梁京淳正式进入北京羽毛球队,和他一起进队的,还有后来成为奥运冠军的张楠。

  随后的日子,梁京淳在羽毛球的道路上进步着,青年赛冠军、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团体冠军,他的羽毛球道路算不上辉煌,但也硕果累累。

  白驹过隙,一转眼,时间来到2012年,此时的梁京淳已经是队里的老队员了。加上常年腰伤的困扰,他开始考虑之后的路。他说:“每个人都要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选择,当时我觉得自己要想再进步也很难,岁数在队里也偏大,所以就考虑到退役。”

  在现在这个羽毛球火遍全国的时代,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选择非常多。凭借过硬的技术,在朋友的介绍下,也有很多单位向梁京淳发出邀请,这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不过此时北京队的教练也找到了梁京淳,告诉他北京队当时缺教练,希望他能留下来负责二线队伍的训练培养工作。

梁京淳观察队员训练梁京淳观察队员训练

  留队当教练,相比于到其他单位,待遇肯定会低,而且会更累。不过经过考虑,梁京淳决定留下来。他说:“从10岁起就在这个学校(什刹海体校),都习惯了,而且都有感情了。如果出去,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但也有可能会不如意。怎么说呢,决定留下来,一方面是我希望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更重要的是,我对羽毛球、对这个队伍的不舍。”

  年轻所以改变

  当运动员的时候,梁京淳从没正经想过自己会当教练,他只是在训练非常累的时候偷偷瞄着教练,心里想着:“教练站那不用动,一点都不累,多舒服啊,什么时候我也感受一下。”没想到当时没走心的“鬼心眼”,如今却成了真。

  从2012年开始,梁京淳在队里的身份变成了“教练兼队员”,但实际上从那时起他干的全是教练员的工作。梁京淳从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的过程中没有过渡,放下羽毛球拍,马上就担任了北京羽毛球男二队的主教练。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在新鲜劲的推动下,梁京淳觉得得心应手;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首先发难的是梁京淳手下的大队员们。刚接手二队的时候,梁京淳手下的队员年龄跨度很大,从1993年到2000年出生的都有,也就是说,最大的只比他小4岁。面对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新教练,正值叛逆期的队员们多少心里还不是那么信服。因为刚上任,梁京淳自然希望首先和队员们搞好关系,所以在指出队员的问题和提出自己的要求时都比较“温柔”,结果队里的“刺儿头”们不仅不领情,还添乱,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可之后还是我行我素。一段时间过去,问题没解决,反而更严重了。

  当过运动员的人都有点遇强则强的心态,梁京淳也不例外。面对调皮的队员,既然好好说你不听,那就得下“狠手”。梁京淳一改之前的态度,化身“铁面教练”,从训练到生活,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没有一点点商量的余地。谁要犯错误,那就先出去跑个几千米;要是训练不认真,那你就甭练了,去一边儿看着队友练。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反而最有效。没过多久,队员眼里曾经好说话的“梁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铁面无私的“梁教练”。在梁京淳的强势“镇压”下,在对待训练的态度上,再没有人敢捣乱了。

  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后,接下来的问题才是大问题。梁京淳是一个年轻教练,执教经验还很欠缺,他手下的队员都是年轻队员,想法和思路也和过去的运动员不一样。怎样面对这些“95后”甚至“00后”的队员,对于全国的教练都是一个大问题,其中自然包括梁京淳。

姚智迪(左)/闫润泽姚智迪(左)/闫润泽

  在梁京淳看来,现在的运动员和自己练球那会完全不一样:“我练球的时候没别的什么可以玩的,就在体校里,什么都没有,所以那时候大家一门心思就是打球。现在不一样了,队员们有手机、电脑等,接触外界东西多了,受到外界的影响就大了,很容易分心,对打球的专注程度不如我们过去。而且现在的孩子在家都被宠,作为教练,别说动手了,话说得重一点家长都会来‘兴师问罪’。”

  过去小队员训练,教练的话基本就是“圣旨”,自己必须严格执行。到了现在,梁京淳发现,这一套对于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没那么有效了。现在的孩子都有个性,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如果还是过去的“高压政策”,势必不会有好的效果。结合自己练球时的经历和对现在队员的观察,在保证基本功的训练严格执行外,梁京淳对队员们更多的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

  梁京淳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什么事都懂,只是有时候会任性。作为教练,只要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提点他,引导他,他们很快就能清楚自己该练什么。”遇到队员们调皮捣蛋,梁京淳习惯走过去,装作闲聊的样子说出几句话里有话的语句,一般这样来几次,队员也知道自己哪里错了。遇到训练不认真的队员,梁京淳也不会直接呵斥,而是在训练计划上“动手脚”,修改这个“不听话”的队员的训练计划。梁京淳说:“队员很聪明,他能从每个人的训练计划中看出谁是重点训练的,谁不是。所以只要训练计划一公布,他自己就知道什么情况了,自己就来找我承认错误了。”

  此外,梁京淳还不时在队员中间“挑事”:“那个谁,某某进步比你快多了!”“那个谁,我看你就是打不过某某啊!”这些看上去并不高明的激将法,对付他手下这帮“小屁孩”绰绰有余,不仅每个人的训练热情蹭蹭往上窜,有时训练结束了还偷偷跑来找梁京淳:“梁教练,今天某某完成的量是多少啊,比我多吗?”

宫帅/赵泽华(右)宫帅/赵泽华(右)

  在梁京淳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队员们进步很快,渐渐在全国赛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4年全国青年锦标赛上,北京队夺得了甲组团体第三;队员赵泽华在2015年全国青年锦标赛上收获混双亚军;姚智迪在2014年入选国家青年队,帮助队伍获得世青赛混合团体冠军。虽然这些成绩还不算特别耀眼,但是对于接手北京男二队3年的梁京淳来说,这样的成绩值得欣慰。

姚智迪姚智迪

  如今,梁京淳继续在他的教练员道路上探索前进着。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北京市羽毛球协会的理事,在本职工作之余,还参与到青少年羽毛球培训的工作当中。梁京淳说:“之所以要做这些事,一方面是出于自己对羽毛球的热爱,希望能发掘、培养更多的羽毛球人才;另一方面也想让大家更了解羽毛球。过去,很多人认为搞体育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实际上,搞体育的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都特别高,在什刹海体校从小练羽毛球的,后来考上北大等高校的也不在少数。所以,我希望能用自己的一点力量让更多的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项运动,这对于羽毛球来说,无疑是很好的。”

  (来源:《羽毛球杂志》 杨弋非)

文章关键词:羽毛球教练北京队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