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赟:奥运夺金后越来越差 和年轻人接触返老还童

2015年08月08日00:14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蔡赟回球蔡赟回球

  在晋江集训备战世锦赛期间,蔡赟[微博]保持了他近些年一贯的训练节奏:并不是每一堂训练课都会参加,也不能保证每一堂训练课都能和队友练同样长的时间。蔡队在训练期间,经常“缺席”或者“早退”。

  然而,只要来到训练场,无论是有球训练还是力量训练,蔡赟绝对是场上最不遗余力的那个人。为杀球一次次高高跃起,为救球奋不顾身向地面扑去,满头大汗也丝毫没有影响他盯住羽毛球[微博]时坚定的眼神,湿透的球衣也不会阻止他对下一个来球拼尽全力。

  蔡赟说:“毕竟岁数大了,不可能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拼了命去练。现在,我的训练会更有针对性,要更聪明。我会让自己在状态最好的时候练,然后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训练结束来到食堂,蔡赟很安静,来到一个靠墙的位置静静地吃着自己的午饭。这一切看上去很自然,也很熟悉。的确,在国家队这十多年,蔡赟熟悉这里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吃饭,还是训练。

  “这次集训不算太累,还行吧。”蔡赟轻描淡写地描述着自己眼中的这次集训。“不是说训练量不大,而是都习惯这种训练量了。这次集训,我主要是备战世锦赛,至于奥运会,我会去拼一下,不让自己遗憾。”

  现在的蔡赟,在外界看来似乎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贵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如今与小将鲁恺[微博]搭档,却只是队里的第四双打。曾经雷打不动的头号主力,如今距离奥运会却已不像过去那么唾手可得。蔡赟说,自己的状态的确是走下坡路了。

  和过去一样,一旦站到赛场上,蔡赟的眼里只有胜利,所以当失败逐渐多起来的时候,他的心里会很烦躁,甚至想过放弃。不过,蔡赟选择了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他自己说不上为什么,只觉得自己很想享受羽毛球,但似乎又不是那么坦然。

  一次,蔡赟和著名足球解说员刘建宏[微博]一起吃饭。刘建宏说出了自己对体育中“快乐”的看法,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只要你想赢,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这句话给了蔡赟很大的启发。潜心思考,蔡赟给自己现在的定位作了这样的解释:“其实和打球有关的因素很多,有让我开心享受的,也有让我难过不满的。现在的我,羽毛球给我的开心享受比难过不满的因素多,所以我还愿意坚持。如果有一天让我开心的因素少了,就是我该离开的时候了。”

  巅峰后的尴尬转折

  伦敦奥运会见证了中国羽毛球队前无古人的包揽五金壮举,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国家包揽羽毛球的全部金牌,其中蔡赟和傅海峰搭档,斩获男双冠军。或许这历史性的一刻太过耀眼,又或许是奥运会前蔡赟/傅海峰的惊人状态,大家觉得这块金牌在意料之中。总之,所有人都在赞颂中国队的强大,却忽略了一点,蔡赟和傅海峰拿到的这块金牌,是中国羽毛球历史上第一块男双奥运金牌,是历史性的成绩。

  蔡赟/傅海峰夺冠后的镜头球迷们记忆犹新,尤其是蔡赟张开双臂、高高跃起的画面,霸气、激情、张扬、喜悦。蔡赟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那一刻,激情爆发的那一刻,包含了很多,既有突破自己的骄傲,也有创造历史的自豪。领奖台上,蔡赟笑得很灿烂,湿漉漉的头发还不时滴下汗珠到脸上,眼睛不知道由于兴奋还是激动,一直红红的。这听上去有些诡异的画面,在当时却是那么美。

  和所有人一样,蔡赟把伦敦奥运会的夺冠视作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巅峰。不过,在蔡赟心里,这次夺冠还有另外一个意义:“那是我的一个转折点,对我个人来说,转折之后,好像越来越差。”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国家队对男双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很多过去的固定组合也都拆开。蔡赟和傅海峰这对“风云组合”也在拆对的行列,蔡赟的搭档换成了年轻的柴飚[微博]。对于这次调整,蔡赟心里并不是很乐意:“我觉得我和傅海峰当时的状态、身体状况等都非常好,很稳定的一个组合。如果这个时候拆开了,双打的特点大家都很清楚,新的搭档需要面临很多问题。”

  和柴飚搭档了3站比赛之后,2013年的苏迪曼杯,包括之后的新加坡和印尼超级赛,蔡赟又和傅海峰站在了一起。这两站比赛之后,蔡赟的搭档又换回柴飚,之后又是90后的年轻队员鲁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蔡赟换了3个搭档,这让他觉得很累,不是身体累,是脑子累。他说:“奥运会前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好好去练,好好去比赛,去拿冠军。可是奥运会之后,搭档换得那么多,你要想的就很多。比如和这个队员配要怎么打,和那个队员配又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想得多,一是累,二是有点茫然,不知道下一步会和谁配,会面临什么。”

  作为老队员,蔡赟理解队里这样的变化是为了加快年轻队员的成长,不过这变化速度却让蔡赟不能理解:“双打需要磨合,就算是两个最顶尖的运动员,刚配到一起也不会做得很好。我和傅海峰是这样,马基斯/亨德拉、李龙大/郑在成都是这样,都是有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磨合才能达到顶尖。即便是搭档不合适,也是经过大半年或者一年的考察之后才调整的。可现在调整得那么频繁,从运动员的角度来说,确实不是很有利。”

  频繁换搭档,让蔡赟有些不适应。加上自己的岁数增大,竞技状态出现了下滑。2013年苏迪曼杯,虽然中国队顺利拿到冠军,但是在比赛中,重新合体的“风云组合”却接连输给了印尼的阿山/亨德拉和丹麦的鲍伊/摩根森,以至于在决赛和韩国的关键之战中,过去十年一直为中国男双打头阵的蔡赟/傅海峰只能作壁上观。

  半年左右没有配,让蔡赟和傅海峰有了些许的陌生感。蔡赟说:“配合上没什么,但是这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打,总感觉两个人在想法上会有一些不统一的地方。”即便嘴上不说,但是在最为关键的决赛中“丢掉”了一双的位置,对于蔡赟来说无疑是一次打击。不过,对他的打击还没有结束。一年后的汤姆斯杯,本来在大名单中的蔡赟在出征的最后时刻被张楠替了下来。这次变动让蔡赟很不开心:“我觉得那次应该让我去,那时,我和鲁恺逐渐有成绩了,状态不错。而且从全队来看,不管是打经验还是出奇兵,我都有能力。可以和傅海峰配,可以和柴飚配,平时训练的时候,我也和刘小龙配过,打得也不错。我觉得应该让我去,结果我却没去成。”

  虽说蔡赟服从了队里的安排,这是一个优秀运动员的素质,只不过心里还是有些想法。蔡赟说,那段时间,他有些生气,有些失落。

  用自己的方式当队长

  外界感受到了蔡赟的变化,蔡赟也在调整自己的定位。2014年开始,蔡赟/鲁恺作为搭档逐渐固定了下来。当年的全英公开赛,是蔡赟和鲁恺搭档参加的第一个超级赛,这也是小将鲁恺参加的第一个超级赛。正是从那一次比赛开始,蔡赟重新定位了自己:我现在应该做一个引领者。

  和傅海峰搭档,十余年的默契让两人在场上几乎不用语言交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方的想法就了然于胸,这也让蔡赟渐渐养成了在场上很少说话的习惯。如今身边站了个“小朋友”,蔡赟不仅要说,而且要说得很细,因为自己在羽毛球上的造诣可不是年轻的鲁恺可以达到的。习惯了和傅海峰的心灵相通,此时的蔡赟对新的沟通方式还不是很习惯:“急啊,有时候说的东西他听不进去,或者听不明白,那个时候真的是急啊!”

  蔡赟就这样“着急的”带着鲁恺进步,而这进步可谓沟沟坎坎。2014年全英赛,两人第一次搭档出战,首轮就输给了队友傅海峰/张楠;一个月后的新加坡超级赛,蔡赟/鲁恺问鼎冠军,搭档后的第二站比赛,就收获了超级赛冠军。此后,蔡赟和鲁恺组合就沿着这样的轨迹,有时一路势如破竹,有时又莫名其妙地在前两轮就打道回府。

  蔡赟对自己要求很高,这样的性格让他对搭档的要求也不会低。年轻的鲁恺刚和蔡赟搭档的时候,各方面和成熟的傅海峰都有很明显的差距。虽说蔡赟和他在训练中搭档,并且打得还不错,不过赛场和训练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赛场上更需要时间积累下来的那些“练不出来”的东西。不过此时的蔡赟更加成熟,对于师弟的不足,他能说服自己更耐心、更宽容:“他真的很不容易,和我配的时候超级赛都没打过,但他愿意去听、去学、去进步。我觉得这就是我现在要做的主要工作之一,我要学会怎么去带动年轻队员,把我的经验给他们。”

  对于年轻的搭档,现在的蔡赟可以给予尽可能大的宽容和理解,这不仅仅因为他是老队员。蔡赟还有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身份:中国羽毛球队队长。正因为有了这重身份,蔡赟不仅仅要关心自己的搭档,更要考虑整个队伍。

  在蔡赟看来,羽毛球队的队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足球、篮球是集体项目,队长的作用很明显,团结队伍,在教练和队员之间起沟通作用。可羽毛球是个人项目,大家都是各练各的,像集体项目那样的团队感不会那么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我这个队长有时候没什么用。”

  确实,队伍目前的情况,蔡赟的队长作用确实没有得到什么体现,不过他却时刻以队长的视角看着这支队伍。从他的嘴里,能听出他对这支队伍的感情,因为他时刻都在想着这支队伍要怎样才能更好。

  “我们一直在说团队精神,其实团队精神不是比赛的时候喊两嗓子,是需要在平时的细节中培养的。比如原来打团体赛的时候,我们都是一起吃饭,现在都自己去吃了,没有过去‘家’的感觉;过去热身的时候,大家都围成一个圈,有集体的感觉,现在都是一个人领操,大家一排排站着,感觉就像军训或者学生站队一样,大家之间都没有交流的机会;过去周四训练都会安排一些游戏,或者其他的球类运动,能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更熟悉对方,更信任对方,可现在这样的活动没有了……”

  感觉近段时间的蔡赟喜欢抱怨了,可细细琢磨他说的话,他从没为自己抱怨过,他为的都是团队。虽然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是他却用他自己的方式做一个队长该做的事。平时训练,在看到年轻队员出现问题的时候,他总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告诉他们;业余时间,蔡赟也经常组织队友们出去吃饭小聚,这样放松的氛围让队员们无形间走得更近。不过,现在“蔡队”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我一批的队员基本都退役了,现在队里的小孩和我岁数差太多了,他们也不愿意和我出去。我觉得队里应该有些变化,不能总靠我来做这些事。”

  2014年亚运会团体赛,蔡赟和傅海峰临危受命,重新并肩作战。在男团决赛中,出任二双的两人奋力拼下了一分,把比赛拖入了决胜场。在那场比赛中,蔡赟高昂的斗志和愿为胜利付出一切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虽说最终中国队还是输掉了比赛,但是蔡赟却足够骄傲。“其实,那次比赛的胜负对我个人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毕竟基本上所有的冠军我都拿过了。那场球对我来说只有一个意义,就是我要证明自己。虽然我已不是最佳状态,但还是世界一流的选手,任何人想赢我,尤其在重大比赛中,都不会容易。”

  亚运会颁奖仪式结束退场时,蔡赟走在队伍最前头,就和过去10年每一次中国队入场时一样。虽说输了比赛,但没人会觉得蔡赟是输家,因为他用自己的表现告诉了大家,在羽毛球队里,一个真正的队长是什么样的。

  期待年轻时的状态

  对于现在自己在队里的定位,蔡赟坏笑一下:“我是个多余的人,哈哈!”玩笑过后,蔡赟又用他那习惯性的听上去满不在乎、实际却深思熟虑的语调说:“我坚持,是因为我还喜欢羽毛球。我现在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冲击明年的奥运会。说实话,我再怎么坚持,最多也差不多就是明年一年了,我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

  “站到场上,我还是想赢,这是不会变的。”蔡赟的胜负欲没有因为岁数的增加而减弱。不过,他已经懂得把场上和场下分开了。比如今年的澳大利亚超级赛,和年轻的康骏第一次搭档出战,蔡赟第一轮就被淘汰了。输球后的第二天,他很开心地出现在了训练场上,和年轻队员一起训练。蔡赟说:“以前的我绝对不会这样,输球第二天绝对不会想到再去碰球。现在不一样了,我的心态很好,能体会到打球带给我的快乐。我现在越来越清楚怎么才能享受羽毛球,只有当你努力进步,当你可以驾驭这项运动的时候,你才能去享受它。不知道我怎么样,但最起码现在,我很享受。”

  蔡赟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对待输赢上,在放平了心态后,在和年轻队员更多的接触后,蔡赟也有了“返老还童”的感觉。过去的十几年,蔡赟是中国的一双,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如今,当他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之后,忽然间有了“返璞归真”的感觉。蔡赟说,现在最期待自己在训练时能回到刚进国家二队时的状态:“那时候都小,很简单,每次训练完、比赛完,彼此之间都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所得与对方交流。那时候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就是互相交流,一起进步,所以那个时候大家进步都很快。可到后来竞争激烈了,在一些特殊时期就会有所保留。比如2012年奥运会前,我和郭振东[微博]是竞争关系,我就不会对他什么都说。现在,我该拿的都拿过了,觉得想要真正去享受羽毛球,应该回到过去那个很简单的时候。”

  2015年苏迪曼杯,蔡赟和傅海峰再一次为中国队站到了男双的位置上。现场观众因为“风云组合”再现而兴奋不已。每次两人登场,总是能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这样的认同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肯定。不过,对于蔡赟来说,他在为自己能够第6次代表中国出战苏迪曼杯而开心的同时,心里也有一丝丝的担忧。

  “其实,现在我有时候真希望队伍不让我去打比赛。”蔡赟说。“我已经差不多了,都这岁数了,还让我打,事情本身就不太正常。而且这几次的团体赛,好几次赛前准备,在问大家情况的时候,年轻队员都会说‘打某某某我没有把握,明天这场我没有把握’。这都要奥运会了,如果没有把握就没有信心上,那以后比赛怎么办。过去,我、傅海峰、林丹[微博]一上就是第一场,每场都是对方最强的,都没有把握,不也得顶下来吗。可都到现在了,还没有很稳定的年轻运动员,这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出征2015年苏迪曼杯前,李永波曾问全体队员对夺冠是否有信心,队员们都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答案,包括蔡赟在内。李永波教练当时颇有深意地问了一句:“你们真的那么乐观吗?”在蔡赟心里,他一直认为中国队的整体实力是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不过,在赛后,蔡赟感到了变化:“我们现在有优势,可是后备力量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厚实了。过去每个项目我们都有三、四个(对)运动员能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可现在的年轻队员没有这样的集体实力,我们应该注意。”

  回到本文开头蔡赟说的那句话,如果有一天羽毛球不能让他觉得那么开心了,他就会选择退役。不过,他不会离开羽毛球,陪伴了他二十多年的这个伙伴,他舍不得离开。

  (文、摄/杨弋非)

文章关键词:蔡赟傅海峰羽毛球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