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璇《中国青年报》(2015年08月24日08版)
8月23日,在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中,博尔特以9秒79获得冠军并创下2015年最好成绩。本报记者刘占坤/摄
今天19时40分,苏炳添在小组赛中再次突破10秒大关、跑出9秒99的瞬间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关于“他到底能否成为第一个站在世界大赛百米跑道上的亚洲人”却始终困扰着挤在地下一层混合采访区的60多名中国记者,人堆里突然冒出一句话:“听看台上观众的声音,你就知道了。”
欢呼声如约而至,心里有了答案的记者调侃自己:“进了,又摊上事儿了。”这时,电视上盯着大屏幕的苏炳添才露出浅浅的笑。镜头扫过看台,每个人几乎都在站着欢庆,毕竟18时就已满当的看台上,大部分嘴上说着“为看博尔特而来”的中国观众,早已用两人出场时相差不多的分贝透露了心声:“我为见证苏炳添创造历史而来。”
“田径”离中国人到底有多远
在苏炳添出场前,鸟巢呈现的是一个“知足但不满足”的时刻,巩立姣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升起,却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全场——女子铅球的颁奖仪式在正式比赛前举行,一幅红色的布标早已高高举起“为中国女子铅球加油”。
来自意大利的华伦蒂娜和克里斯蒂娜就坐在看台上,她们从昨天就开始猜测“百米飞人大战的赢家是加特林还是博尔特”,身边人头攒动的中国观众,让克里斯蒂娜想起昨天与近万名中国人一起参加大众跑10公里比赛的情景,“我到北京工作3个月了,平时挤地铁、逛商场,身边都有很多中国人,但从未和那么多中国人一起跑过步,而且是跟在参加田径世锦赛马拉松比赛的选手后面。”这个经历让她“吓了一跳”,因为平常晨跑或是夜跑,这个外国姑娘很难找到中国同伴,这让她一度以为中国人不爱跑步,没想到“一下子出现那么多人”。
作为本届世锦赛的“创举”,开赛日一早的马拉松比赛在接近10公里时,赛道出现了“分叉”。当来自全球的顶尖运动员向鸟巢方向跑去时,他们身后庞大的业余队伍则向另一个终点狂奔,这些长跑爱好者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不少人正是为了“世锦赛”三个字千里迢迢报名参赛,尽管他们并不清楚这项赛事的影响力仅次于奥运会与足球世界杯。
“对40岁以上的人,这辈子也就参加一次了。”来自太原市长跑团的李凤琴今年57岁,当初因喜欢和朋友“统一着装”的感觉而开始跑步,“今年已经跑了6个马拉松了。”尽管10公里对她而言“根本算不上挑战”,但在800多个队友中选105个人来参加比赛时,她也表现得十分积极,“这毕竟与顶级比赛有关,我要趁着没过60岁赶上一次。”
起个大早赶到起点的近万名跑友中,绝大多数与李凤琴抱有同样的想法,包括率先冲过终点的北京残奥会冠军祁顺,“业余选手能加入专业赛事中来,体会到专业赛事的气氛,与以往群众性的马拉松赛事有很大不同。”尽管离得很远,但很多选手都在关注前面的专业运动员,“一般大中型马拉松赛事也没有那么高水平的运动员。”祁顺本想跟着“大咖”提速,但无奈“选手太多,太热情,一跑就把我包在人堆里了”,这样的状况持续了5公里。
被“人山人海”震住的还有中国女子百米的领军人物韦永丽,在今天中午以个人最好成绩晋级半决赛后,鸟巢看台上观众的掌声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以前在国外比赛,观众很多,但没有归属感,可这次那么多中国人是为我而来,至少那一枪的掌声属于我。”
韦永丽的话似乎藏着一个信息——对大部分中国田径运动员而言,来自中国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他们并不那么熟悉。
1890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办了以田径项目为主的第一届运动会,开创了中国近代体育运动会的先河,但在大部分中国人对于田径的记忆里,能想起来的名字屈指可数——首次创造田径世界纪录的中国人、跳高运动员郑凤荣;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100米跑出10秒5的陈家全;三破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拿下奥运田径历史上首金的竞走运动员陈跃玲;被誉为“东方神鹿”的长跑名将王军霞;令人唏嘘的“马家军”;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也在捧杀与棒杀间让中国田径获得高度聚焦的110米栏“飞人”刘翔,而更多实现了突破或付出了青春的名字,则很难让人及时想起。
渐渐地,享受孤独便成了更多中国田径运动员的一种习惯。今天上午在男子20公里竞走中憾失金牌的王镇便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坦言,每天训练三四十公里,那种枯燥与艰难常常使他感到“恐惧”,他曾无数次想过退役,但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却始终让他有实现梦想的冲动,而梦想实现的时候便是有人喝彩的时候。
而现实中,当王镇进入鸟巢冲过终点时,在看台上为他鼓掌的观众中依然有很多人叫不上他的名字。
我们与“田径”的距离有多远
当发现10公里终点处附近的小商店里,以“补充能量”为广告主旨的饮料迅速售空后,著名体育营销专家张庆参赛前的“预料”成了现实,“前年我帮别人做比赛时,10公里跑的报名人数还很少,但从去年开始突然猛增,跑步已经成为社会的潮流。”张庆表示,尤其10公里的距离,给刚刚入门的跑者提供了机会,再与世锦赛这样的顶级赛事有了联系后,其火热程度不难预料。
“田径专业比赛通常是由体制内的机构主办,其推广和宣传力度有限,而对田径运动的参与度也比较低,组织者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个没人看,开放程度就打了折扣。” 在张庆看来,之所以在民间跑步已形成热潮的当下,依然存在中国观众对田径专业知识的匮乏,“举国体制”关起门来搏金牌的意识,正是让大众与专业田径场产生距离的重要原因,“横亘在体制内外的壁垒要打破。”他表示,目前国内的路跑活动因为有更多人参与、有赞助商支持,“民间投资热情很大”,但大规模的专业田径比赛又关起门来办,大众很难主动去进行了解和参与。跑步热潮或许是一个将民间热情与专业赛事进行桥接的契机。
“先从跑步做起,再慢慢延展到跳高、跳远等项目,这需要组织方开发出像世锦赛大众跑这样的项目,如果有机会能让老百姓跑进鸟巢,民众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张庆建议,若想拉近中国人与专业田径的距离,今后的一些全国性的田径比赛,可以开发一些类似10公里跑、马拉松赛的参与性项目,“打包放到产权交易平台上,让民间机构有机会参与这些赛事的举办,“办这种全国性的比赛,民间机构通常有技术门槛,必须依托于专业、官方的管理机构,裁判、竞赛标准等,如果有这样的处理方式,就能把民间和专业力量有效结合。”
但最近一条在朋友圈刷屏的微信文章,又让燃起希望的人陷入担忧,在昨天进行的马拉松比赛中,参加大众跑的一名业余选手冲进专业运动员阵营中,甚至在队伍最前端“领跑”了10多分钟,因“扰乱比赛秩序”多次被警告的这名选手,今天成为一篇微信文章中的代表中国跑者的“英雄”。这一幕让不少专业人士感到“害怕”,因为在越来越多中国人表达出对体育的需求时,随之翻腾出的正是“缺乏规则意识及对专业体育的认知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比苏炳添进入决赛要难得多”。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