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运会重竞技项目总结:新人撑市面 期待多关注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09:59 东方网-文汇报 | |||||||||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四川小将喻廷孝在十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以282.5公斤的总成绩摘得金牌。 新华社发 -文/本报记者 王胜 举重、柔道等重竞技项目是中国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尽管平时较少有人关注,但
新人辈出直逼老将 十运会男子举重新秀问鼎的现象层出不穷。张国政、乐茂盛等名将均被新人拉下马来。56、62、69公斤级等夺冠的均为后起之秀,56公斤级冠军、小将喻廷孝夺金成绩相当于雅典奥运会这个级别的银牌成绩,69公斤金牌得主李志宏总成绩与雅典奥运会冠军的成绩持平。中小级别上新人涌现,有的一个级别就能挑出四五个新人,男举56公斤级的李争、62公斤级的丘乐、85公斤级的陆永都有望在2008年成为耀眼的“巨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参加十运会举重和柔道比赛的老将,普遍感到来自年轻选手的巨大压力。相反,17岁的李萍一举夺得女子举重53公斤级金牌,还在为自己没有在比赛中碰到名手而深感遗憾。年仅20岁的解放军选手杜烨莹,无疑是女子举重75公斤级的后起之秀,她与名将刘春红的总成绩同样为280公斤,双双超世界纪录。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九运会冠军、广东老将孙瑞萍仅获第六名。这充分说明后备人才涌现,使我国女子举重实力得到全面了提升。 眼见“超女”们在举重赛场上超世界纪录易如反掌的表现,不由得让人对举摔柔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发出的中国大力士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抢占全部金牌的“三分天下”(5金)的豪言,怀有无限的憧憬。 女柔赛场上,耀眼的一颗新星是天津小将时俊杰。她在决赛中击败的对手是去年奥运会冠军冼东妹,令中国柔道队在这一级别上的优势愈发明显。 名将犯错失误频仍 名将表现不抢眼。雅典奥运会冠军张国政三把均告失败被淘汰出局,乐茂盛、吴美锦也未能获得冠军。在男子举重77公斤级等级别的争夺中,三分之一的选手因太过紧张,三把均未成功,比赛中形成抓举、挺举如果各成功一把就进前八的局面。 男子举重一些队夺牌心切,在战术安排上明显失误。夺冠呼声很高的李争、张国政等名将均犯了开把(第一次试举)过高的战术错误,输在了战术上。据统计,十运会男子举重场上成功率仅为50%。而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中,成功率一般在70%左右,差距显而易见。 柔道赛场,原本夺金呼声极高的一些名将也纷纷落马。柔坛“大姐大”孙福明败得离谱,以故意仰身倒地方式拱手将金牌让给解放军队的闫思睿。无独有偶,在男子柔道100公斤以上级中,解放军队的山东籍选手魏向军仅用1秒钟就“战胜”对手、山东选手时华勇,同样令人匪夷所思。 期待更多人文关怀 举重、柔道等重竞技项目,需要运动员吃大苦、耐大劳,付出更多,而且必须耐得住寂寞。然而,平时人们对这些项目的关注度较低。比如女子举重,奥运冠军刘春红曾在69公斤级比赛中打遍天下无敌手,奥运会后升级到75公斤级,十运会依旧轻松夺冠,并超过挺举世界纪录。按理说,这样一位享有中国举重界“布勃卡”之称的尖子选手,其北京奥运前景应该非常美妙,但她却因家庭困难等原因,准备早早结束运动生涯。 现在距2008奥运会不到三年时间,类似刘春红这样的尖子运动员,年龄说老不老,尚有潜力可挖,但家庭有困难,方方面面应该如何对待?窃以为,对于重竞技项目,不仅观众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有关部门更应该多给予一些关爱,并切实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冷落的重竞技赛场需要观众的掌声,吃苦耐劳的运动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