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群众基础选拔后备人才 全运会不妨多向国外学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12:23 人民网-环球时报 | |||||||||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吴平 10月23日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落下帷幕。本次全运会中,各代表团选手共15人21次超6项世界纪录。在运动成绩不断被刷新的同时,很多媒体也把笔墨花在了对赛风赛纪的议论以及对全运会本身前途的关注上。全运会开到第十届,很多国人都对它有了感情,并充分肯定这项赛事的成绩,但专业人士也对其暴露出的问题感到忧虑。全运会需要改革的
体育也应与时俱进 第一届全运会举办于1959年,当时的新中国年仅10岁。中国人民为了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而全运会的举办,不仅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更振奋了民族精神,还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创立与发展。 全运会是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一部分,其在过去46年间的得失,与“举国体制”的得失是基本合拍的。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巨变的同时,“举国体制”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商业化的强劲冲击,并渐渐成为独立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的计划模式“孤岛”。一方面,“举国体制”在奥运赛场上仍发挥着高效制造金牌的功能;另一方面,“举国体制”在国内赛场特别是全运赛场上却日益演变为地方政府之间财力物力的比拼。 对于“举国体制”和全运会赛制的探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目前,国内竞技体育界基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在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本土扬威之后,应该对中国的竞技体育体制特别是以全运会为核心的竞赛体制动较大手术,否则,中国体育的发展将难以与时俱进,难以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 三项改革成出路 对于2008年后的全运会到底应向何处去,学术界经过多年探讨,总结出主要三点解决方案:一是单项运动协会的实体化,突出各单项运动的全国性赛事(如全国锦标赛)挖掘后备人才的作用,淡化全运会目前这种凌驾于其他所有国内赛事之上的地位;二是改变目前这种“政府出钱政府办” 的竞技体育运作模式,广泛实行俱乐部制,变当前全运会上“政府行为”为“民间行为”。三是改革全运会赛制、积分制,变动全运会的举办时间,如建议从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始将会期移至奥运会前一年,把全运会变成公开公正的奥运会选拔赛。 国外经验值得学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不管是英国、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印度、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不见中国式的全运会,但这些国家的全国性比赛并不少,其做法值得借鉴。以现代体育的发源地英国为例,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的现代体育已初具雏形,但二战前,英国体育一直坚持强调“业余参赛”的原则,各单项运动协会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战后,现代体育日益商业化,英国的各单项运动都经历了痛苦的转型,足球、橄榄球等市场效应好的运动先后建立起职业联赛制。田径、游泳等影响力巨大的运动也依托俱乐部制逐步职业化。至上世纪80年代,各单项运动基本步入了良性发展或平稳发展阶段。尽管英国并没有像我们的全运会这种的全国性综合赛事,但各单项运动协会组织的全国锦标赛不仅能够发掘后备人才,更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比较好地解决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融合。 从目前中国体育体制的现状看,将全运会变成奥运会选拔赛的设想较为务实,走这条路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通过全运会为奥运会练兵的目的,真正做到“国内练兵,一致对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