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影响体育发展 十运会西部金牌总数下滑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22:44 中国新闻网 | |||||||||
作者 赵志锋 声势浩大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终于曲终人散,传统强队苏、鲁、解放军、粤、京、辽、浙和沪瓜分了此届运动会上产生的四百八十三块金牌中的三百零六块,占金牌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三。更值得关注的是昔日在全国体育中还占据一席之地的西部十二省,本次全运会上金牌总数却呈现出集体下滑的态势,仅获得三十五点五块,其中四川十二块,陕西五点五
毋需置疑,经济因素的超强介入已日渐成为体育界不可漠视的残酷现实,以往单靠睿智与拼搏夺冠争金的西部运动健儿,在金牌奖励从几万、十几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包括奖房、奖车、编制转正、级别提干等诸多追加“悬赏”下,已逐渐在“钱”的竞技场上流向东部。在这种奖励攀比越演越烈的形式下,最终导致全运会成“东”运会,造成金牌集体流向东部的尴尬局面。 有数字显示,本届全运会东道主江苏队对金牌的悬赏高达四十万元人民币,另有价值六十万元左右的一套住房奖励,此外,上一届获金者本届若蝉联,奖金额会翻一番,即一百万元,如果连续三届获金,翻番递进。其他东部省份的金牌奖金数额大概为:广东三十万元,上海二十三万元,山东二十万元,北京二十五万元…… 据了解,江苏为确保十运会“保二争一”指标的稳妥实现,九运会后江苏不惜重金全国招贤,仅收购原辽青足球队作为江苏十运足球战略储备梯队一项,便斥资二千多万元。相比而言,西部省份因为其自身经济的原因,无法在“悬赏”中加大“砝码” ,最终导致高水平的运动员因“待遇”问题流向东部。西部省份甘肃为金牌得主奖励金仅为十万元,不足有些省份的三分之一。 据此间媒体报道,在本届全运会上,江苏队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中有二十人是从外省市交流而来的,其中十九人来自西部各省,如马拉松金牌得主张庆乐及其教练马学忠都来自甘肃。而在男子自由式摔跤比赛中,江苏的大部分选手多为来自西部的协议队员,在五十五公斤级有广西队的李征宇、内蒙古队的乌兰巴特尔、云南队的毕红荣和牛平辉;在六十公斤级有云南队的龙云、广西队的覃和、内蒙古队的达胡日巴乙拉、广西队的周贤德,这使江苏队在比赛中形成“夺牌包围圈”,夺金概率大增。 不仅如此,在竞技项目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的今天,装备器材的成本追加也势在必然,在对这一制高点的争夺中,已经为减弱人才流失潮流冲击而财力匮乏的西部各省,在科技兴体的这条道上同样面临着“钱”的困惑。 又以本届全运会东道主江苏为例,为备战十运会,江苏竞技体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省各地投入一百亿元资金新建或改建了一百三十二个体育场馆,仅场馆建设一项,江苏省为承办十运会所付出的先期投入即令人瞠目结舌。此外,江苏还投资几千万元兴建了体育科技中心,高科技的检测设备对运动员的动作、身体及训练状况进行全程跟踪检测和研究,并及时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 与东部省份对体育一掷千金不同,西部大部分省市因资金匮乏而导致运动员无法拥有必要的训练器材装备,更无法谈及高科技体育设备。甘肃至今还没有一所专门的体育科研机构,有些项目还在凭借教练员的经验和目测进行传统模式的训练,显然已经远远落后这个时代。这也使得一些传统西部优势项目集体“哑火”,如内蒙古的摔跤、马术,新疆的马术、拳击,四川的女子短跑,甘肃的山地自行车等比赛的金牌全被东部省份包揽,这说明东部已悄然瞄准了西部一些传统优势项目,并在科技的包装下已彰显出不俗的实力,而西部则逐渐失去了优势。 更令人担心的是西部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与东部有着很大的差距,全民健身对西部人来说,依然是个遥远的梦。虽然西部一些省市在近年来也加大了投入,投资兴建或改造了一批体育健身场所(馆),但依然无法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健身所需。而大部分西部农村学校也因为缺乏体育设备等原因,无法正常开设体育课程,致使许多优秀的体育“苗子”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