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泪水交织汗水 震撼紧随遗憾--十运会圆满落幕随想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5:59 新民晚报

  一道天光,自雅典发散,经南京折射,照向2008,照向北京。

  昨天晚上,十运会圆满落幕。在过去十几天中,泪水交织着汗水,震撼紧随着遗憾。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在全运会这个平台上,中国体育又经历了一次洗礼。

  自救

  就像闭幕式上将“民族化”推进到极点的水乡表演一样,全运会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进行了“自救”。

  这一届全运会,出现了更多的混乱,更多的争议。然而,这也更加真实,更逼近人们对全运会的认识。孙福明的重赛,孙英杰的“吃药”,换作以前,也许就如同众多“黑幕”,不了了之。然而,在十运会上,上述两事的处罚决定,都在不到24小时出台。由此可见,中国体育在尽最大努力,做到“透明化”。

  全运会需要改革,需要自救。

十运会没有给人“钢筋铁骨”之感,也没有似曾相识的“高大全”形象。显然,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竞技体育的终极出路,只能是人性的激荡。能震撼人心的体育,才是真正的体育。

  就像刘翔在110米栏决赛前那个“耍酷”的姿态,就像杨耀祖戴着墨镜跑过200米,中国体育注定要向多元化发展。

  当然还不够。十运会上,自行车、体操、马术、水上等项目,依旧存在“看不见的角落”。就像闭幕式上的水乡表演,美则美哉,却多了几分柔态。

  服务

  2008,这注定是中国体育一个避不掉的话题。十运会上,“

北京奥运”在每一个角落响起,在昨天的闭幕式上,“2008”更成了一种象征符号。

  很难忘记,在奥运会上将被取消的女子自行车500米计时赛后,冠军姜翠华脸上的那份遗憾。对她而言,失去了北京2008,等于失去了一种更为远大的追求。

  从2005到2008这3年时间,可以被视为蓄力阶段。全运会,究竟该如何为奥运会服务?

  十运会给出了一份答卷。我们看到了刘翔、罗雪娟、王励勤等人的出色表现,同时,还有一大批的新秀,将在2008年达到“黄金年龄”。从体育人才的培养而言,十运会堪称成功。

  同样,十运会还有着相当好的借鉴作用,这是一次“热身”——在一个交通比较拥堵的大城市中,如何举办一届成功的大型赛事?在组织、接待等方面,十运会有何得失?对媒体而言,十运会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中国体育还要走很长的路。从“服务”的角度而言,北京2008,也只是一个起点。

  和谐

  中国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整个大环境的配合。追求“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体育不该也不会“两耳不闻窗外事”。

  十运会开幕之日,也是中国“神六”升天之时。在十运会上,航天体协代表团受到了各方的热烈欢迎。“什么是和谐?”航天体协的董群团长说:“就是要让老百姓痛快,让老百姓觉得,当一个中国人真棒!”

  体育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十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出现了“男女老少齐锻炼”的场景。中国体育的和谐,体现在“竞技体育”的“提气”上,同样体现在“全民健身”的“增强素质”上。简单的话来说,老百姓身体健康,有明星可看,有场所可运动,那就“差不多”了。

  从十运会来看,中国体育需要在更多的领域,出现“超级巨星”。如姚明、刘翔一般,中国体育明星应当积极向上、健康活泼。一个姚明,可以带热整个中国篮球;一个刘翔,可以带热整个中国田径,他们体现的是中国体育的新形象,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年轻一代的新形象。

  节日

  全运会或奥运会,不应当仅仅是体育成绩的展示,同时,它还应当是承办方全方位的展示。过去十几天,是江苏全省的节日,是六朝古都的盛典。更重要的是,全运会已逐步脱离“大比武”的轨道,从“堂会”走向“节日”。

  承办十运会,给南京带来了很多发展机会,同时,南京的老百姓必须承受短时间的不便。然而,颇令一些外国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很少有人抱怨。

意大利记者的笔下这样写道:“十运会期间,南京市民脸上挂着笑容,尽管一些人只能根据单双日来决定是否开车。”

  十运会是一次“人民的节日”。尽管这一主题是筹备中期才提出的,但显然,“人民的节日”切中了当今中国体育的“要穴”。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全运会仅仅是“体育的盛会”。

  昨天的十运会闭幕式,虽然一连串的“颁奖”与“嘉奖”,未能免俗。然而,仪式上的相对简洁,与后期歌舞表演的相对“放大”,依旧透视着可喜的变化——在世界大赛中屡屡证明自己后,中国体育向何处去?除了“更高、更快、更强”,是否还需要“更大众、更娱乐、更市场”? 记者 晏秋秋

  (本报南京今日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