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盛赞十运难舍南京--写在各方嘉宾离宁之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5:04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随着十运会圆满闭幕,昨日也是不少运动员在宁的最后一天。在即将离开南京之际,他们表达了对南京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十运会的赞美。

  盼着下回还来南京比赛

  江西队杨文军在获得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冠军之后,昨天上午,又在男子500米单人划艇比赛中夺得一枚金牌。赛后,杨文军开心地说:“十运会组委会为我们服务得很周到,为我取得好成绩创造了好的条件。南京对我来说是一块福地。我第一次来南京,就夺得了两枚金牌。我会永远记得这次南京之行。”

  和杨文军一样有着相同感受的

十运会嘉宾还有很多。广西代表团副团长陈立基对十运会的组织接待工作赞不绝口。“在南京参赛的这段时间,吃住行很方便,出门有专车,运动员赛前进行训练也很顺利。十运会组织接待工作处处都很周到,我们很满意!”

  黑龙江代表团的田径教练朱立东还未离开南京,就盼着下回还来南京比赛了。他说:“参加十运会比赛,到哪都是绿色通道。场馆设施好,工作人员服务周到。我盼着早日再来南京。”

  难忘南京市民的热情

  南京市民的热情给十运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运动员张捷说:“前天下午我去珠江路逛了半天,几次问路南京市民都很热情。有的市民看见我穿着运动员服装,很激动地问我是不是运功员,参加什么项目。让我觉得作为一名十运会运动员很自豪。”

  在南京街头的一次采访让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记者刘洋感动不已。“南京市民真不错。我们在一个健身公园采访,一些晨练的市民纷纷涌上来帮我们搬采访器材。采访完了,几个热心人还给我们带路去下一个采访地点。”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郝毅对南京的出租车司机印象最深。“南京的出租车司机太好了。那天我去龙江体育馆采访。上车前,司机帮我们搬采访器材,上车后又给我们介绍南京的小吃和风景名胜。更让我们不好意思的是,到了体育馆,司机又帮我们一直把器材扛到了场馆内,最后,他还不肯收钱。”

  南京这座城市既现代又古朴

  “这次来南京,最大的感触就是南京变化太大了。我10年前来过南京,这次再来,觉得南京有种现代大都市的气势。”来自香港的皮划艇裁判员冼少伟说。新民晚报记者徐东海5年前来过南京,这次来之后发现,经过几年的建设,南京焕然一新,“有了隧道、地铁,交通更便利了。而且,南京的美丽与众不同。出了火车站就看见玄武湖,远处是紫金山。有山有水,南京就是这么有灵气!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骨子里又透着古朴的气质……”

  山东代表团联络员:学到经验,办好下届全运会

  “第十一届全运会将在山东省举办。十运会办得太完美了,既给山东带来经验,也带来了压力。”山东省体育代表团联络员李伟成告诉记者:“我已连续参加了6届全运会。但十运会给我的印象最深,尤其是组织接待工作。20号,我们一个跳高运动员受伤,需要坐飞机到北京治疗。组委会得知消息后,迅速给我们搭建绿色通道,使得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登机。上了飞机,又把运动员安排在头等舱内,并对座椅进行调整。整个过程,让我们深受感动。”

  李伟成还说:“此次十运会运动员、观摩团等总人数都创历届全运会之最。但没出现一例食物中毒、

交通事故。我们要向江苏学习,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十一届全运会的筹备工作中去。”

  南京日报记者 倪艳 许琴 肖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