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全运会回顾:张燮林业余身份参赛 见到毛主席最激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02:50 竞报

  前中国乒乓女队主教练张燮林是全运会的元老,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张指导就代表上海队参加了比赛,并与徐寅生、李富荣、杨瑞华以及薛伟初一起一举夺得了男团金牌。此后,1965年他再次代表上海队参加了第二届全运会。谈起那个时候,张指导感慨颇多。

  以业余运动员身份参赛

  张燮林获得过多次世界冠军,但是让他记忆最深刻的还要数全运会上获得的全国冠军。当时全国运动会运动员平均年龄只有21岁,张燮林就是众多小将中的一员,那一年他只有19岁。张燮林从小喜好打乒乓球,但家里大人却认为打球玩玩可以,当成职业是靠不住的。大人的“肺腑之言”没有减弱张燮林对乒乓球的酷爱,为此他经常遭到大人批评,爷爷更是用斧子劈了张燮林多块球拍。没办法,张燮林就把乒乓球拍存放在同学家,下课后到同学家取了拍子再打球。

  上世纪50年代张燮林在上海汽轮机厂工作,他经常参加上海市举行的比赛:“我每天上午在闵行的工厂上班,下午3点再去市里比赛。”由于球技出众他被选到上海集训队备战全运会。张燮林告诉记者:“当时上海已经有了职业队的雏形,但我那时候的关系还在工厂,工资还是由工厂来发,所以我只能算是业余球员。”全运会后,张燮林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是进入上海市队继续打球,还是留在工厂?最终酷爱

乒乓球的张燮林选择进入上海队深造,从此他也成为了一名专业运动员。

  毛主席来参加开幕式

  对于那几届全运会的细节张燮林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当时激动的心情却是永远也忘不了的。“那时候我还小,能代表上海参赛已经很兴奋了。没想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都来参加全运会开幕式,当时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张燮林娓娓道来当时的情景,“不能拿现在的标准来衡量那个时期。”张指导表示别看那个时候开幕式上没有动用科技等现代化手段,但是开幕式依然气势恢弘,振奋人心。

  在那个年代,由于受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成立新中国后我们大力发展“国防体育”活动,大中小学和工矿企业开展得十分活跃。于是,射击、

摩托车、无线电收发报、跳伞、滑翔、航模、海模等都为全运会项目列项。而田径、三大球等项目的成绩却与世界水平相去甚远,只有乒乓球、射击、举重在世界上具有领先水平,这些项目在40年后的今天依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是很值得欣慰的。张指导回忆,60年代中国的乒乓球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所以全运会比赛也绝对称得上是具有国际级水平的比赛。“前两届全运会在乒乓球项目上,上海、广东、北京都非常具有实力,不过广东和北京队里也有不少上海籍球员。”上海拥有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女队更有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北京虽有庄则栋、李莉领衔,最终还是上海男女队登顶捧杯。60年代,乒乓球成了上海的天下。

  运动服掉色染床单

  回想起当时的条件,张燮林感叹道:“和现在差得太远了。”第一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在体育馆路的北京体育馆进行,但是运动员们都住在木樨园附近的一所大学里,几个人挤一间屋子。每天有比赛的时候就由班车把运动员拉到体育馆,比赛完再拖着疲惫的身体坐班车回来。不像现在全运会运动员都住在星级饭店里,离比赛场馆近,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那时的体育馆很小,只能摆下6张球台,剩下的比赛都在训练馆进行。“不像现在,所有的比赛都在正馆,比赛的时候声势大,也能促进运动员状态的发挥。”张燮林的语气里充满了羡慕。

  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时,中国刚刚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张指导回忆:“好像自然灾害对运动队没有什么过多的影响,就是经常吃红薯,在上海吃,来到北京还是吃红薯,再有就是罐头肉。那个时候觉得这些饭太香了。”虽然伙食马马虎虎,但是张燮林告诉记者:“那个时候运动员的伙食比普通老百姓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说到服装,张燮林给记者讲了个笑话:“那时候还没有尼龙的运动服,我们穿的都是棉的。棉运动服舒服是舒服,但是有点儿褪色。”张指导笑着说,他们回到旅馆往床上一坐,结果人家的白床单就都被染花了。

  球迷看球记笔记

  现在全运会各省市的运动队都有企业的赞助作为强大的后盾,而在60年代参加运动会却没有这么荣幸,而且在获得冠军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得到奖金和物质奖励。张燮林说:“那时候大家都很单纯,虽然没有什么奖励,但是大家在比赛中还是会全力去拼金牌。”张指导总结了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大家都非常爱自己的项目;第二,那时候全国人民的思想都非常统一,脑子里只想着为国争光,为自己的省市争荣誉。

  当时各省也会像现在这样给每个项目定下夺金指标,张燮林记得最清楚的一句领导动员的话就是:“你不要这个球,上海的1000万人民要这个球。”这就是督促运动员比赛中要负责任,珍惜每一个球,不能轻易放弃。张燮林和其他队员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中,成为最终夺冠的精神支柱。

  在那个年代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体育迷狂而不乱。那时候参与体育锻炼的很多,对全运会的热情相当高,每一场比赛都是座无虚席。张燮林回忆,当时看球的球迷多数是自己私下里也经常打球的,所以他们一边看比赛还一边拿着笔记本把比赛的过程和运动员运用的技术记下来,回去作为自己训练的参考。“现在的球迷是追星族,而那时候的球迷真是球迷。”张指导笑着说60年代很少见球迷拿着本子要签名,反而是年纪较大的老球迷拿着邮票或者有写运动员文章的报纸,请运动员签名留念的。

  现在回头看看,第二届全运会的举办有着特殊意义。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前苏联在援助上的背信弃义后,全国人民在困境中自力更生,迎来了复苏的大好形势。在最为艰苦的条件下,全运会的圆满成功,激励了各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文/本报记者 孙璐

  人物链接

  张燮林,1940年生。镇江谏壁人。作为乒乓球运动员,他曾在第26届

世乒赛上获得男团冠军。并首次为中国队夺得男双桂冠;第31届世乒赛,他又为中国队第一次夺得混双冠军。1972年至1995年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率队获得十届世乒赛团体冠军、1988年奥运会女单前三名、1992年奥运会女单、女双冠亚军。培养了邓亚萍、焦志敏、黄俊群等一大批世界冠军。1996年被国际乒联授予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现任国家体委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

  文/本报记者 孙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0,000篇。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