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运江苏:全省之力创辉煌 金牌第一不等于体育第一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21:02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十运赛事大幕落下。烟花散尽,喧嚣过处,这场盛宴的声息又会一丝一缕的缠绕上来。 一种植入城市深处的记忆 很多外地的记者都告诉我,十运的开幕式让他们真正品读了江南韵致,十运让他们
“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不是一句空洞的十运口号。地铁通了,道路宽了,奥体拨地带起了周围的繁华,“十运”成了南京人挂在口上的词汇。十运会改变了南京这座城市,也改变了这个城市人民的生活。 万人空巷去看刘翔,10来岁的小男孩在跳水比赛中一路高喊郭晶晶,仙林的雨中裹挟着多少人为江苏男篮失利流下的泪水。这些场景,会深深地植入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中。 一段江苏体育的辉煌历史 在十运积分榜上,江苏代表团以56金、38银、42铜的成绩遥遥领先诸强,首次登临全运会霸主。如此优异的成绩、如此完美的结局对于首次通过申办得到全运会主办权的江苏来说,显然是最好的回报。 回顾4年的厉兵秣马,回顾历时半年的十运会比赛征程,江苏的成功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原因: 一:举全省之力为十运健儿助推。 江苏在十运参赛的经费投入达9000万,比九运会增加了50%,而且数字反映的仅仅是一个侧面。可以说,在这个全运周期里,全省上下都在为江苏健儿做后勤。 二:先进的“训科医一体化”切实提高江苏体育竞技水平。 江苏作为体育大省,有一批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在所在项目中都属于翘楚人物,不过江苏并不满足于把自己的优势项目做好,在田径、摔跤、水上等弱项和棒球、手球、曲棍球等新建项目上,江苏大力引进国内优秀教练甚至外教。西班牙人嘎比给江苏男子网球带来的突破是个典型例子。而给江苏竞技体育带来更深刻变化的则是“训科医一体化”的大力推行。从2003年起,通过一系列切实的制度体制的改革,建立了以高水平的竞技运动训练为主体、强有力的科技攻关服务为支撑、高质量的医务监督服务为保障,工作计划一起订、队伍管理一起抓、训练难点一起攻、后勤保障一起搞的工作体系。 三:整体发挥出色。 十运会上,江苏在击剑、体操、乒羽、自行车等传统优势项目上继续保持了国内的绝对领先,而在田径、射击、柔道等夺金大项上也表现出了十足的上升势头,更为可喜的是,通过交流、引进等办法,在冰上项目、帆船、马术等弱势项目上也取得了突破。赛场的全面开花是保证江苏队一路领先的根本原因。在比赛中,一些出色的运动员,无论是四朝冠军肖爱华、崔文华,中坚力量秦旺萍、张军,还是小将吕博等,都在各自项目中起了中流砥柱的带头作用。 四:江苏代表团崛起离不开东道主优势。 谁也不否认,在任何一种重大的体育比赛中,东道主总会有一些东道主优势。十运会的江苏也不例外,他们合理地利用了这种优势,在赛程安排、解放军选手双计分以及西部交流选手协议计分等方面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这些天无论是运动员、官员,还是寻常巷陌的老百姓都因为江苏代表团的成绩而喜气洋洋,毫无疑问,这次江苏体育的辉煌是属于江苏全省的荣耀,会被重彩浓墨的书写进江苏的体育史册。 金牌第一不等于第一体育强省 从九运会的第六到今天的第一,江苏体育的成功非一日之功。但应该认识到,金牌第一不等于第一体育强省。这就好比,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历史性地拿了第2,但也不代表中国就已经是体育超级大国。 说现在的江苏迈进了体育强省行列更为合理。因为江苏体育的优势仍然集中在击剑、体操、乒羽、自行车等传统优势项目上,含金量最高的的三大球这次一块金牌没有拿到,尤其是老百姓最为看重的男篮没有进入决赛。所谓“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虽然江苏队这次在田径赛场的表现不俗,但成绩并不值得骄傲,金牌更多源自对手实力的下滑,而在游泳这个超级大项上,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江苏队仅仅只收获了一枚可怜的铜牌。 江苏,离一个体育超级强省还有一个不小的距离。 (颜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