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任务就可以昂首离开 为了再一次的告别宣言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13:53 南方都市报 | |||||||||
该离开时,就走得远远的,就像当初离开国家队,相信下一届全运会上,绝对不会再见我的身影。 ——龚智超 我完成了任务,可以昂首离开了。
——叶冲 这次我绝对不会再回来了。 ——肖爱华 肖爱华、龚智超、叶冲、孙俊、丁松、曾启亮、李雪梅……这一个个名字熟悉而响亮,在回到赛场之前,他们有的在读书、有的在经商、更多的则早已手执教鞭培养下一代人才。然而,当十运会的战鼓开始擂响,这些昔日名将们纷纷重新回到训练场和比赛场上,要与比他们低一辈甚至两三辈的后生们一起展开竞争。为什么他们选择复出?难道是因为他们心中还有梦想,还是因为种种不可明说的理由? 老兵不会死去,只会慢慢消失。老兵也许要一次次面对复出和再一次的告别…… 讲述·刘永/孙俊 心态平和 享受胜利 江苏羽毛球队在十运会中收获甚丰,3枚金牌当中包含了分量最重的一枚男团金牌。而在此期间,被称作“玄冥二老”的江苏男双组合刘永/孙俊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们在江苏队大比分1比2落后的情况下上场,首局落败,第二局也开局不利,但“玄冥二老”硬是把形势扭转过来,以2比1战胜广东的余锦豪/朱李华,为江苏队把大比分追成2比2。 “玄冥二老”已成“球精” 这只是“玄冥二老”最经典的一次翻盘个案,刘永/孙俊这对组合从团体赛打到男双比赛,一共出场6次,每次都是在比分落后或干脆先丢一局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江苏队教练孙志安在男团夺冠后认真地感谢了这两名为十运复出的老队员,“他们在比赛中起到了稳定军心的核心作用,男团能夺冠确实要感谢他们。” 全运会首次在江苏举行,为能在家门口夺冠,年过30的前世界冠军刘永和孙俊都被邀复出为省队征战十运。这对老国手虽然并不是原配,孙俊主攻男单,而刘永是双打,但由于两人从小就在同一个体校,上届全运会也在一起配男双,球路都彼此熟悉。尽管两人最终无缘男双决赛,但前国家队男双教练汤仙虎对其评价很高:“孙俊和刘永打球已经成精了,他们唯一缺的就是体力,如果当年就让他们专攻男双,他们或许早就是男双世界冠军了。” 为家门口赛事带伤上阵 九运会结束后,孙俊退役并开始担任江苏省羽毛球男队教练,一干就是三年。去年年底,南京体院领导与孙俊接触,表示希望他和妻子葛菲能复出参加十运会,为江苏再出一把力。“我们都已经长时间没练了,恢复起来有很大困难,要是打不好,会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孙俊相当为难,全运会是在家门口举行,这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我和葛菲的成长都离不开领导和教练们的培育,对他们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俩没有理由拒绝。考虑到葛菲当时刚生完小孩,体力恢复有相当困难,而且孩子也需要照料。经过商量后,决定还是我出来打。” 刚刚恢复训练的那段时间,对于孙俊来说是最难熬的。由于有近三年时间未从事训练,他的体力根本无法承受大运动量训练,加上多年征战留下来的旧伤,使其每次训练后的身体反应都特别大。“九运会我就是打着封闭上场比赛的,现在我浑身都是伤,肩膀、腰部都有伤,膝关节和踝关节都有骨刺,右脚肌腱断裂,颈椎最近也出了毛病。”在男团决赛前,孙俊是做完颈椎旧患的推拿才上场打比赛的。 无独有偶,刘永身上各处如右脚腕也都有旧伤。 心态平和享受亲情爱情 男团艰难夺冠后,孙俊抛开在场上又喊又哭的小队友,独自回到休息室。复出参战,孙俊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心态同八运会拿冠军时很不一样,当时作为现役队员,拿金牌的愿望非常强烈,而现在则很平和,能走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在整个比赛中,尽管在体力上不如年轻队员,但他们表示很享受赢球的感觉,“太爽了,赢球的感觉真好!相比年轻队员,我们的速度差些,但凭借经验控制节奏,我们还有一拼。” 在享受比赛的同时,“玄冥二老”也在享受一家团圆的温馨。刘永和戴韫这对世界冠军情侣此前分别在日本和丹麦打球,为了这次在家门口举行的全运会,他们都回到了国内。男团取得胜利后,刘永欣喜若狂,当见到未婚妻戴韫时,这个刚强的男人已抑制不住感情,躲在未婚妻的怀里流泪,此场景令在场的不少人为之动容。 与刘永的感性不同,在孙俊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一家团聚的乐也融融。在队友比赛的场次中,已经“升级”为爸爸的孙俊会带上妻子葛菲和儿子小小来到赛场上为队友们打气。看到这幸福的一家子,不少相熟的队员都会上前逗小小玩,也为这一家送上祝贺。 无法说告别的新挑战 结束了十运会的征程,孙俊面临的是对全运会赛场彻底的告别,继续履行教练的职责,“之后要回去赶论文,然后到上海参加高级教练的培训班。”孙俊已经拿到中级教练资格证书,目前正向高级教练的目标进发。而搭档刘永也将继续履行合同,回到日本联赛打球。谈到为十运会而推迟的婚期,刘永笑笑说:“今年肯定结不了婚了,要到明年。” 专题撰稿:本报特派江苏记者 丁淑莹(除署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