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举国体制需坚持 全运会要停办--陈培德谈中国体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7:29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在十运会屡屡爆出惊人消息之时,对于全运会是否需要改革的话题也日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原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在上届全运会的时候就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论述,之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究,笔者于今日对其进行了专访。

  笔者:今天爆出的新闻让人吃惊,目前中国中长跑的领军人物孙英杰也涉嫌服用违禁药物,国人普遍震动很大,联想到前些日子的孙福明让金事件、邢慧娜冲撞事件,这届全
运会一直风波不断,这能不能说全运会“病”了,而起病的不轻?

  陈培德:全运会历经整整十届,走了整半个世纪的路程,举国体制和全运会体制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其消极的东西正在由隐蔽走向公开。她那光芒四射的历史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得暗淡,而她体制的弊端正在越来越显现,虽然媒体都想多报道比赛的积极因素,但光环总是掩不住丑行。如果说给全运挑刺只是个别媒体,我们可以指责她是别有用心,现在世人每天看到的是,众多媒体除了正面报道比赛成绩,也很热衷于对不正常赛风的抨击,相比之下,我们体育主管部门自己的主流媒体的声音却显得那么的单薄。媒体和国人正在从对辉煌比赛成绩的关注转到对赛风的关注,我认为这是媒体和国人对体育的公平与正义的关注,这种关注和法制社会相和谐,决不是杂音。

  全运会是乎正在走向尽头,今后路在何方?

  笔者:那在你看来,全运会的弊病都有哪些?

  陈培德:越来越大的财政支撑和国情不相协调,大兴场馆建设,风光了几天就得放着晒太阳,赛后如何养护?它和节约型社会形不成和音。越来越诱人的利益驱动带来体育原则的扭曲越来越公开化,越不择手段,金牌的含金量象货架上的“放心食品”越来越让人不敢放心。我们都为成绩的辉煌喝彩,但同时担心有几个“记录”经得起国际大赛的检验?整肃赛风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处罚是那样的轻如隔靴骚痒,执行者当替罪羊代后面的决策者受过屡见不鲜;东道主一定第一,成了一种“现象”。热热闹闹的“体育盛会”,少数体育强省风光八面,多数的西部地区和行业体协花纳税人的巨资当陪客和看客。从地方的角度,全运会陷入三大误区:重全运,轻奥运;重金牌数,轻含金量;重奥项,轻非奥项。这些也都与建设

和谐社会不相协调。如此这般,这样劳命伤财的“体育盛会”还有几分价值可言。全运会到了非重找出路的十字路口了!

  笔者:全运会的改革在你看来是势必要进行的,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陈培德:全运会的出路无非两条:改革全运会,取消全运会。这些年国家体育总局没少费心思,改革方案一个接一个,但收效甚微。我主张取消全运会,代之以全国单项锦标赛。

  取消全运会,代之以单项锦标赛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锦标赛可以大量节约办赛经费,可以刹住奖金飚升和攀比之风而不会影响运动员创造成绩的积极性,符合节约型原则。可以在更多的省区市举办,即使是欠发达的西北各省区,也有条件举办单项锦标赛,可以调动起更大范围的积极性。比赛的成绩会更真实可信,同样可以达到选拔的目的,对端正赛风大有好处。

  笔者:你的意思是从组织方式层面、分配方案、奖励错失等方面进行改革,但好像没触及我国体育最为根本的“举国体制”的本质,这个本质要触及吗?

  陈培德:举国体制要坚持,但更要完善;举国体制也并不就等于全运会,举国体制还有其它更好更有效的表现形式。认为只有坚持全运会赛制才能坚持举国体制,那是头脑简单的表现。我们国家曾经坚持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计划经济,其历史功绩不容否定,但我们党没有因为它曾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好处而死抱不放,而是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适时地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想对全运会也应学用这一思维。某体育界的“权威人士”一语道破了死抱全运会不放的天机:“取消全运会,体育局将狗屁不如”,部门地位、个人得失等等全在不言中。体育人常讲一名话:跳出体育看体育。今天,面对全运会屡屡出现的众多令国人忧虑的问题,体育决策人是否也应跳出全运看体育呢?广开言路,欢迎体育 的非体育界的都来为中国体育明天的辉煌开展大讨论,而不把不同意见视作不谐之音,是高明的体育人应有的胸怀。(李坤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8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