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广东体育越来越像足球--全运会争霸诸侯之广东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0:08 《足球·劲体育》

  广东:日出南海,天地如花

  十运与冠军渐行渐远

  广东队是渴望再拿一次全运会总冠军的,尤其是在上届全运会狂揽了69枚金牌被人称之为“最会利用东道主优势”以后,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江苏这一次崛起的势头是如此
的凶猛。早在十运会正式开幕以前,广东代表团官员已经开始给广东的媒体打招呼:“这次卫冕的难度很大,如果该拿的金牌没有拿下,希望大家笔下留情。”江苏在开幕之前已经狂抢下26枚金牌,把广东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比赛正式开始后,广东军团的噩梦一个接一个。在10月12日,广东省体育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广东省体育局局长杨乃军就已经有点失望了:“ 羽毛球男团和女团没有拿下金牌,说句实在话,原来我们认为这两块金牌铁定是我们的。所以这两块金牌的丢掉在我们广东代表团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我们该拿的金牌没有拿到,证明我们出了问题。我想原因有以下三个,首先是思想上的原因,我们出问题的比赛都是我们实力占上风的比赛。我们低估了对手,在打法和准备工作中急于求成,反而被对手翻盘。还有就是没有很认真地完成比赛,最后一个就是在准备工作中,对对手的研究和分析不够透彻。以10月10日为分界线,10号以前为

十运会第一阶段,以后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总的来说,一切还是在代表团计划之内,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虽然输了两个冲金点,但是体操男团的金牌不在我们计划之列,这多少弥补了损失。虽然广东在冲金点的数量上略多一些,但是江苏队却超额完成了任务,形势也比较严峻。比赛就是比赛,不能你算是你的金牌就一定是你的,所以还要教练员和运动员立足于拼,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我们的既定目标不会变,各个竞赛队的任务也不会变。”

  话语中,杨局长显然感到了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在输掉女团比赛以后的谢杏芳在女单比赛中又被香港的王晨淘汰出局以后为何会痛哭失声了。谢杏芳说:“连续两场比赛都没有打好,我真的很对不起大家。”接着就是洗东妹的失利,胡佳的失利,然后是赛艇队女子轻量级的两个强项不敌浙江,赛艇广东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和四人双桨,近四年来一直压着浙江。但在双人双桨失利后,广东赛艇队仍认为是“发挥不佳,并非技不如人”,因此认为女子轻量级仍有望取胜。殊不知浙江队女子轻量级四人双桨的最佳成绩是6分28秒多,已超出广东队偶尔能达到的6分29秒多。因此,广东女子四人双桨最终只得银牌并非偶然,因为对手实力已明显超过我们,而广东代表团仍然蒙在鼓里,如此,焉能不败?! 广东“意外”频出的同时,惊喜却极少。数来数去只有自行车1公里计时赛的张利和男子射击移动靶的甘霖。反观江苏,击剑这样的传统强项有7金进账,男子马拉松、小轮车这样的弱项、冷项又能给人带来惊喜,不赢才怪呢!

  但如果跳开十运会,把全运会的历史清理一番,广东一直是中国体坛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尤其是在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后,成为最具有市场意识和观念的省份以后,广东的体育水涨船高,牢牢地占据了中国体坛的山头。

  三种取材模式

  冼东妹是广东四会人。这是广东珠江三角洲最西端的肇庆市的一个县。如果你有兴趣去当地看看,这个地方还产一种叫“会纸”的东西,就是广东人清明节上坟时候烧的一种纸,这种纸原来是人工做的,做得手指已经不成人形了,赚的钱还是只够度日。冼东妹在去年雅典奥运归来的时候,不知道羡煞多少人,不要说奖金,至少当地一个公司送给她的

别墅的价值,如果只是一个做会纸的,得多少年才能把它赚回来?

  这是广东的一个现实,出了珠江三角洲,往北,往东,往西,如同跨越了一个世纪,广东还有如此贫穷的地方!广州的一些大学生支教的时候,他们出广州一百公里去到清远一个山区小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在广东吗?”广东体育局的一名官员每年都会去一些地方挑人,他后来总结了一下规律:“要吃得苦的,我就不在珠三角找。我只要看一下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眼睛,我就知道他们要改变命运的感情是多么强烈,他们肯定能吃得苦;如果这个项目主要讲究灵气和天赋的,我就到大城市去找。”“如果再不行呢?”他眨眨眼:“那还不好办?直接拿钱去砸呗!”

  简单三句话,已经把广东的体育人才的构成说得一清二楚。例如,冼东妹练柔道,她完成了一个农家女子到奥运冠军的转变;例如谢杏芳练羽毛球,她完成了一个城市女孩对于梦想的追求;例如广东的马术队。新疆的体育界现在还在流传着一件事情。“广东人直接就把钱放在我们桌子上,我们的队员只有乖乖地跟他们走了!”那一届比赛上,原来毫无马术基础的广东队收获了两枚金牌。后来一位体育界人士将广东在九运会成功的过程称之为“巧取豪夺”,而通过运动员交流为广东摘金便是“巧取”。

  更不用说马琳和刘国正了。马琳和刘国正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被挖到了广东汕头, 后来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马琳在奥运会上夺得

乒乓球男双金牌以后,汕头市政府奖励了马琳50万元,他在汕头的教练员30万元。另外,香港潮州商会主席陈伟南先生奖励了马琳10万元;还有两个单位也各奖励了马琳10万元。噢,忘了还有胡佳,他获得了和马琳同样的待遇。

  这是广东体育取材的优势所在,比起上海,他人多,而且地区之间的差异化成为激励运动员的最佳动力;比起辽宁,广东的市场化要好得多,也就是比辽宁有钱,他可以吸引大批从辽宁流失的体育人才。只是这次是实在没有想到江苏军团的发挥居然如此之佳。但是,谁也不会承认,从此江苏就会成为中国体育的老大。

  高手多,王者少'

  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广东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矮小,从人种论的角度说,广东似乎并不适合搞体育。

  在远古时代,广东的海平面比现在低很多,人可以通过独木舟,从南太平洋到南海来,有一种民族叫小孩人,身高不超过1.2米,大概50多年前,哪怕是现在,在热带森林里也还有身高1.2米的种族人——1945年日本人撤出台湾前,在台湾中部台湾山脉里就发现有这样的小孩人。当时人们可以通过独木舟到广东大陆,广东人是这些小孩人的后裔,这是一种可能。但是更多历史的记载,广东这个地方,从秦代以来,甚至明朝都有昆仑奴,这类似于现在香港有很多菲佣。广东在历史上,自汉唐以来,特别是唐代宋代,广州城里就有很多来自周边东南亚叫做昆仑奴的人,富有的家庭请他们做佣人。据宋史记载,广州城外有数万家外来人,可能会跟当地人结婚,遗传基因就有可能进入广东人的血统里。像海南岛的黎族,人们就说有小孩人的基因。此外,还会有不同的人种,黑人、黄种人等,也有从阿拉伯国家来的,也有美洲来的,也有印第安人,据宋史记载,广州城外有数万家外来人。

  仅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广东人的人种从来不占什么优势。所以当谢杏芳以一种高妹的姿态出现在羽坛上的时候,有人甚至问广州的羽毛球教父傅汉洵:“谢杏芳不是你们广东本地人吧?”傅汉洵哈哈一笑:“如假包换!”当年田径界一个风云人物在评价广东的田径的时候撇撇嘴:“广东人,长跑不行。不像我们东北,找腿长的姑娘特别容易。”但他话锋一转:“广东人的短跑厉害,爆发力好而且能吃苦,对这点我是很佩服广东人的!”

  但不知道是否因为人种所限,广东人永远产生不了姚明的高度。他们是一片热带丛林,密密麻麻,但是产生不了那种参天巨树。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了表彰,结果广东成为最大的赢家——广东共有47名运动员出征雅典,总入选人数列各省、市、自治区和行业体协之首;从项目来看,广东运动员参赛项目计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水、田径、击剑等18个大项37个小项,参赛项目之多,也是列各省市区之首;奥运总成绩列第一,虽然金牌数量名列全国第二,但奥运会的总成绩最佳,这次广东共有6个项目7人次获得4.5枚金牌,9个项目11人次获得7.5枚奖牌,13个项目24人次进入前八名,无论是获得金牌的项目和人次,还是获奖牌的项目和人次,以及进入奥运会前八名的总人次,广东体育健儿均为全国之最。但是,像洗东妹、胡佳等人的胜利永远不能跟刘翔呼啸而过的那种激动相比。连广东代表团后来也承认,广东的情况是高手多,王者少,虽然在很多项目上有较强的实力,但缺乏超出对手很多的绝对优势。因此,当遇上东道主时,微弱的优势就会轻易丧失。当然,也有例外的。像马术的盛妆舞步项目,获得男子一、二、四、五名的都是广东选手。当获得个人冠军的黄焯钦最后出场时,连在场观战的一位老妇都说:“最后出场的一定是最棒的!”这样的优势是任何主场之利都无法动摇的。可惜,广东像马术盛妆舞步这样大优势的项目太少了。

  连国内的王者都少,更不用说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坛巨星了。这就是广东和上海的区别——广东可以在国内称雄,但是却不能找出一个人来给自己的城市去拍一个宣传片,去说一声:“I LOVE GUANGDONG.”

  评论:广东足球与广东体育

  陈玉良肯定在怨自己的手气,他两把都抽了一个3,结果,这一届广东队创造了全运会历史上的最差战绩——小组赛就被淘汰。广东足球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无情地扯下了。

  广东足球是早已经日落西山了,但是全运会足球的成绩还是拿得出手的。最后一个全国冠军是1987年在六运会上拿的,七运会上第三,八运会上第二,九运会上第四,当然,每一个清楚内情的人都知道,最早用市场观念去经营足球的广东足球却最早陷入了死胡同,在广东体育稳步前进,在广东最受群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足球却提早陷入了死胡同。

  何故?一个专门跑广东足球的记者和一个专门跑广东其他体育项目的记者对广东体育的辉煌和广东足球的衰落的原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跑足球的记者说:“没办法,广东足球的市场化太早了。足球没有政府支持,怎么可能搞得过其他地方把足球当作城市名片而不惜血本的俱乐部呢?”但是跑其他体育项目的记者却说:“广东体育之所以一直能保持优势,是因为广东的体育比其他省更加市场化,譬如说辽宁,是一个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重的地方。辽老大为什么衰落,是因为他们留不住人才,人全给抢光了,你说这不是市场经济的胜利吗?”

  一个问题,两个结论,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说广东体育辉煌是市场化的胜利,这点没错。如果不依借广东背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体育传统,人种上不占优势的广东不可能站在中国体育的巅峰而笑傲江湖。十运会的广东军团仅在训练一项上便投入了近两亿元人民币,这让其他省只能望其项背。又譬如在九运会上,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开始出现了报道权、专利权和市场开发等新问题。组委会以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为由向国内广电系统发出了收取转播报道费用的通知,结果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27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购买了转播权,其中,中央电视台出资450万元。组委会此项收益近千万人民币——这在中国的全运会史上是第一次,仅此一项,就可以看出广东人的市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为什么广东人不肯花大力气去搞好最有影响力的足球呢?足球搞好,无论是从影响还是从实际受益上都将远远超过其他运动项目。广东足球已经衰落了这么多年,有一点原因,大家都很清楚,足球投入太多,所以精明的广东人早早地就把它推向市场,广东省的一位领导在广东足球艰难的时候曾经说过:“广东的名牌很多,足球不一定要成为我们的名片。”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譬如说,一年两亿人民币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广东其他所有项目的训练,而这点钱投入到足球里,不出几年就花个精光却毫无所获。所以广东体育还是逃脱不了“金牌主义”的宿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