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两个人造就一个辽老大--全运会争霸诸侯之辽宁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0:06 《足球·劲体育》

  辽宁:在转型阵痛中挣扎

  1986年,当辽宁省足球队得到了东北制药的15万元赞助费的时候,广州足球还什么都不是,一直到后来,广州足球才有白云山制药这样的企业赞助他们。辽宁足球在东北制药的赞助下,开始所向披靡,成就了后来的十连冠霸业。

  辽宁体育称霸80年代

  其实在那个时候,辽宁省各个项目运动队中,并不是只有足球队有钱,其他项目也都很有钱。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很快,每年都要为国家奉献巨大的税收。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赞助运动队来做活广告,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20年前,辽宁举重队获得东北电缆厂五六万人民币的赞助,也成为当时的佳话。在这么多企业的无私赞助下,辽宁体育比全国其他各省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体育项目的水平提高很快,“到全国第六届、第七届运动会的时候,已经是想拿哪块金牌就可以拿哪块金牌,谁也拦不住!”一位经历了当时辽宁体育辉煌的人士回忆起当时辽宁体育霸业时很是感叹。

  辽宁体育在80年代也面临着调整转型,七运会每个省、市自治区只准报30个项目,目的是与奥运接轨。体育竞赛在中国有80多个项目,全运会设有40个项目左右,奥运会只设22项,冬季奥运会设8项。但是辽宁省把最有效的资源,放到了金牌多、投资少又有希望搞上去的3个项目上:田径、游泳、赛艇。此3项奥运会金牌数田径43枚、游泳31枚、赛艇14枚,已囊括了金牌总数的大部分。这一次的战略调整奠定了辽宁体育的奥运基础,即便是后来,辽宁省在全运会上渐渐被对手超越,但是奥运金牌项目仍然在国内举足轻重。

  老大遭遇新问题

  一位辽宁省体育界资深人士说:“金牌就是金钱,钱就是牌,有钱就可以拿牌,出来比赛是比技术比实力,实际上就是比钱。”这句话不无道理。

  成也金钱,败也金钱。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沿海城市开始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而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经济发展趋缓。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原来一直在支撑辽宁体育发展的巨大资金缺乏后继的资金补充。辽宁体育的发展也受到了经济转型的影响,辽宁体育的资金投入不足,也使相当一部分项目和人才面临流失。

  在别的经济大省一步步地加大对体育投入,从最初的几百万、几千万迅速扩张到几个亿时,辽宁省的投入却止步不前。为了备战十运会,江苏、广东、上海等省市拨款好几个亿,但是辽宁只有9400万元。辽宁省为十运会备战,但是全省只有1300个运动员编制,而东道主江苏省的编制达到1700个。对于辽宁体育来说,没钱导致的最坏一个结果,就是区县乡三级训练网被破坏。

  辽宁体育人才向各省市的流动,完全是市场化的运作,但是辽宁体育人才的培养,依然受困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专业体育机制的困扰。一个尴尬的事实是,雅典奥运会上辽宁有40名运动员和6位教练员代表中国出征,除此之外,还有29个辽宁人是代表其他省市出战的。

  江苏田径队=半支辽宁队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辽宁体育项目,不得不进行调整,甚至一些优势项目,也不得不壮士断臂。70年代的时候,中国国家体操队曾经有多达16名辽宁籍运动员,但是后来各地的发展逐渐跟上,到了后来,辽宁省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得不砍掉体操项目,从此辽宁体育的版图中不再有体操。六运会结束后,中国式摔跤、手球、

摩托车、摩托艇、弓弩、航海模型、航空模型、女子足球和棋类(棋类推向社会)也被砍掉。

  另一方面,辽宁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其他省市输出体育人才,从八运会、九运会到现在的十运会,每一届全运会的各省代表团中,都有辽宁选手的影子,尤其以东道主代表团为多。辽宁体育的一些优势项目人才以市场的手段转移到别的省市代表团中,与其说是为了体育人才的流动,还不如说是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训练体制在面临市场经济竞争时的无奈。全国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运用经济手段来加快本省市的体育发展,

  无论是八运会东道主上海,九运会东道主广东还是十运会东道主江苏,在他们的代表团中,无处不见辽宁体育人才的影子。几乎都是经济强省(市)的东道主们,用自己的经济手段将辽宁体育人才为我所用,而辽宁几乎承担了一个输血者的角色。即便是很多项目中出走的辽宁人战胜了守土的辽宁人,辽宁体育也无法止住这一趋势。

  八运会上,孙福明就输给了代表上海出战的辽宁选手高大伟,女子跳高的桂冠也被代表上海的辽宁选手金玲摘走。九运会上,辽宁选手又一窝蜂地涌向广东,自行车项目有郭龙臣、宋书海等名将。十运会上,辽宁选手代表其他省参赛的又比比皆是,中国女子中长跑孙英杰、高低杠世界冠军张育菲、广东女乒的刘诗雯、北京的马龙,解放军柔道的闫思睿,山东男足的周海滨、崔鹏,都出自辽宁。

  十运会东道主江苏代表团拥有多少辽宁运动员和教练员?江苏体育代表团有近700名运动员和196名教练,但是算起来每10人中就有一个是辽宁人,而且以辽宁最强势的田径项目居多。八运会还为辽宁夺得女子跳远冠军的关英楠这一次加入了江苏代表团。更重要的是,与此前的全运会相比,这些辽宁运动员有很强的冲金能力,而且以田径项目居多。此外,江苏田径还拥有林向前(男子3000米障碍和5000米)、杨威(女子800米)、谢赛男(女子1500米)、沈毅(男子链球)、杨美萍(女子链球)、刚刚参加了芬兰世锦赛的姜静(女子20公里竞走)等多名前辽宁选手,江苏田径队几乎是半支辽宁队。

  但是对于这样大面积的人才流动,辽宁人痛心又无奈。本次十运会之前,辽宁省高官视察代表团时说:“辽宁不能怪这些流失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是我们对不起他们,等我们有钱了,他们还会回来。”

  两个人造就一个辽老大

  在辽宁体育称霸国内的背后,一些重要人物为辽宁体育做出的贡献不能让人忘记。

  七十年代打下基础

  文革期间,国内的体育训练和比赛一度停顿,各地的体育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打破辽宁体育的坚冰,在全国各地还处于休停状态的时候,辽宁体育率先起跑。

  70年代,辽宁羽毛球的水平很低,男子项目十六七岁的小伙子经常打不过羽毛球发达地区福建浙江同样年龄的女孩子。这个时候,原来学航海出身的王晓被任命去带队训练羽毛球。那个时候训练条件很艰苦,训练馆内没有暖气,运动员们只能自己去拉煤烧炉子,等到馆内烧热了,训练才开始。

  就是这样的训练条件下,通过艰苦的训练,韩健、李永波这样的球员开始崛起,并称霸后来的世界羽坛,而辽宁羽毛球在这些人的奋斗下,奠定了国内羽毛球的强省地位。

  在辽宁体育中,不止羽毛球这样一个白手起家的项目,柔道、女子举重都是如此。

  重点发展的战略

  1984年的时候,辽宁省的市以下训练单位,40%的运动员都练三大球。40%的人力需要耗费50%的财力,但能够争夺的只有5块金牌,而这个集体比赛的项目,夺冠的难度比举重、短跑等项目高多了。辽宁省就在这个时候,把篮球、足球推向社会,和企业联办。

  在辽宁省的体育发展中,不搞大而全,主抓重点发展。即使田径,41项也不全上,而是根据各自的教练员水平、人才特点上项。所以到了后来,辽宁省的各大城市,几乎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朝阳市经济较为落后,就专搞投入较少的三跤(中国式摔跤、国际摔跤、柔道)和举重。女子柔道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李忠云就来自朝阳市。朝阳重机厂的厂队,曾代表辽宁在六运会上独得两块中国式摔跤金牌。营口的皮划艇,大连的足球,抚顺的帆板、举重,本溪的自行车,阜新的竞走,几乎都形成了各市的名牌产品。“当时的辽宁体育发展就像沈阳三红(红灯牌手纸、红梅味精、红双喜压力锅)一样,驰名国内外市场。”

  七运会上,来自本溪的自行车运动员郭龙臣、潘广春双双夺金,进入国家队。来自抚顺的帆板运动员七运会夺得银牌。竞走之乡阜新更是人才层出不穷。我国第一代竞走运动员、亚洲、全国纪录保持者王春堂、张阜新,女队员金冰杰都出自阜新,著名的竞走教练员王魁就是阜新的中学体育教师。

  崔大林迎来体育巅峰

  在举国体制和奥运金牌战略下,辽宁体育在国内的影响在七运会上达到了最强,而这个最强军团的领头人,正是崔大林。在他掌管辽宁体育期间,辽宁体育代表团在七运会上以巨大优势夺得了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的第一名。

  崔大林为辽宁体育打造了许多“金牌项目”:田径、柔道、游泳、举重等。特别是显赫一时的“马家军”就是崔大林“慧眼识英雄”发掘的。辽宁足球的十连冠霸业创建也离不开崔大林的努力,一直到现在,人们在谈起辽宁足球十连冠、田径马家军等项目的时候,仍然会想起崔大林对这些项目所做出的贡献。

  有金牌工厂之称的辽宁体育运动学院,崔大林正是第一任院长。当时的马俊仁没有文凭,只当过中学体育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不怎么出名的普通教练,没有逃过崔大林的眼睛,在崔大林的支持下,马俊仁坚持自己的中长跑训练,终于创造了马家军的辉煌。

  马家军之外还有鲁家军刘家军

  在辽宁体育界,长跑有马俊仁的马家军,竞走有王魁的王家军,游泳有鲁永明的鲁家军,柔道有刘永福的刘家军,男足有李应发,

男篮有蒋兴权等等,他们共同撑起了辽宁体育辉煌的脊梁。

  游泳鲁家军

  鲁永明让辽宁女子游泳崛起,而他后来去了国家游泳队任教,又带出了曾启亮等一批名将。12年前的全国七运会上,辽宁女子游泳运动员戴国宏、吕彬、王春先一鸣惊人,将奥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统统甩在了身后,辽宁女子游泳异军突起,泳池里已刮起了辽宁旋风。这样的成就拜一人所赐,那就是后来名闻世界泳坛的教练鲁永明。

  曾有人问鲁永明手下的一名队员怎么才出成绩,他就一句话:“大运动量训练呗,一天怎么也得游个万八千米。”在鲁家军里面,一名运动员每天游一万米绝对不是新闻。

  而有趣的是,在今年参加十运会的辽宁游泳教练中,竟有4对夫妇,夫唱妇随。比如战福章和苏琪莲就是一对,他们的女儿战殊也练起了游泳,这一次也代表辽宁队参加十运会。鲁永明就和同样是游泳教练员的柳利森结了婚。游泳训练馆长年潮湿,一个教练员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么几十号人,没有一种敬业的精神是完全不行的。鲁永明结婚后仍然以游泳馆为家,住在游泳馆里,每天和队员一块生活、训练。

  但就是像鲁永明这样的功勋教练,即便是退了休,也仍然是别的省市代表队的香饽饽。游泳项目一直不太突出的山西代表团就把鲁氏夫妇请到了山西,请他们帮助训练山西游泳队。他们俩到来后,山西游泳队进步很快,上届全运会山西只有3人进决赛,这一次进了9人。

  柔道刘家军

  1979年,柔道才传入国内,但是短短20多年里面,中国柔道的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最近四届的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都能够拿到金牌,功劳很大一部分要归结到一个人身上,他就是辽宁柔道队的功勋教练刘永福。

  想当初柔道刚开始在国内发展的时候,刘永福自己也没受过正规训练,只能从照片、电视画面中揣度,现买现卖。好在他是摔跤运动员出身,改练也容易。另外他在训练中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一次有队员身上有伤,刘永福也不让休息,就让这个运动员“高拉1000次”,把两个沉重的杠铃拉起、放下。一直到她完成规定的次数,他才让队员去休息。在刘永福的手下,队员每天训练4遍,需要7个小时。刘永福的邻居经常看到,每天一大早天蒙蒙亮,他就出门了,刘永福一直到现在,仍然有坚持带队出早操的习惯,一直到晚上九、十点钟,刘永福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就是这样一支严格的队伍,铸造了一支赫赫有名的冠军队。几十年来,她们获得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无数,庄晓岩、袁华、孙福明都是刘永福的得意门生,在他的队员中还有不少支援了其他省市柔道队。比如十运会上闹出重赛风波的闫思睿,也是刘永福的爱徒。今年十运会,辽宁女子柔道仍然是冠军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