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王楠亦赢家怡宁有微瑕 双姝后无来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1:30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又是一个4比3,张怡宁笑了,但是很平静,远没有上海世乒赛获胜后亲吻镜头的激情和狂放;王楠也没有哭,驰骋乒坛二十余年,在国际赛场厮杀十一载,功名利禄,宠辱得失,虽不若浮云般虚无,但没有一丝的功利和计较。张怡宁赢了,赢了最强硬的对手,赢了自己的心魔,赢得了胜利,赢得了掌声,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最重要的是,她赢了一个时代,一个邓乔之后再次属于两个中国女人的乒坛双姝争艳的时代。
王楠没有输,她站起来就是一段历史,一个奇迹,一个普普通通、大大咧咧的东北女孩从抚顺到北京,从丑小鸭到金凤凰的涅槃新生。雅典奥运会负于李佳薇之后,有些人说王楠老了,是的,从年龄上说,26岁的她,风光不在。在从雅典回北京的代表团包机上,她远没有四年前风光,昔日的光环已经被戴在了后辈张怡宁身上。不过,在她的心里,何去何从也许会是一时冲动,也许会是一个激流勇退的借口,但不能退得不明不白。于是,她选择了坚持,陷入了一种近乎于悲壮的较劲儿,一种与天斗,与人斗,与己斗的“二律悖返”。 做回自己,可以,衣着容貌可以修饰,可以更改,但性格的棱角已经被岁月磨平,精于世事已经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成为了自己的保护色,王楠很彷徨。不做回自己,做现在的王楠,超越,甚至否定从前的自己,她可以这样选择但怕处于乒乓球的涡流,找不到圈外向往的多彩生活。 人活一口气,2004年10月,一向颇为内敛的王楠在浙江杭州世界杯的女单决赛上用自己并不擅长的主动、激烈方式向张怡宁发起了猛攻。是一种宣战,也是一种宣泄,可惜的是,这条路没有走通,张怡宁羽翼渐丰,红心二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04年底,王楠在乒乓球女队的大循环比赛中一败再败,拾起拍子打球,对她而言,无非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内心平衡的需要,她不想输给别人,更不想输给自己,哪怕是狼狈地坚持。2005年,上海,王楠的世乒赛之旅再蒙阴影,人们除了关心她的成绩外,更关心的是她如何被张怡宁以潮水般的态势超越,是她如何与恋人结为连理,是她如何放下球拍宣布退役。3比4尴尬地负于韩国黑马文炫晶之后,有人说:“王楠,你老了,该退役了,这里是年轻人的天下,你该去享受生活了。” 然而,超级联赛和全运会的烽火,意外而又必然地点燃了女皇的复兴之火,坚持之髓。辽宁队是一支天后级的阵容,老天后王楠,小天后郭跃,还有实力派的常晨晨和李佳,正是在精神领袖王楠的带领下,她们才能堪比实力强大的北京女队,后生可畏的山东女队。团体赛,王楠就是一个大梁,正是她击败了张怡宁,才让辽宁队看到了胜利的一丝曙光,才让强大的北京队不断地反省着自己,直到拿下冠军。虽然最终没能站在第三名的领奖台上,但四年前的王楠和今天的王楠一样快乐,她也已经从绝对核心升格成为一支强队的精神领袖。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了王楠的辽宁女队,郭跃稚嫩,常晨晨软弱,李佳略显单薄。 曹幸妮,超级联赛胜率排名第四,广东女队主将,跑不死,拖不垮,擅长搏杀,王楠4比2战而胜之;姜华珺,去年全国锦标赛女单亚军,女队反手进攻力量第一,身体素质出众,王楠4比2战而胜之;李楠,世界杯女单亚军,国家队主力,王楠4比0战而胜之。如果不是第五局那个该死的擦网球,如果不是拍子上那些汗水,3比1领先的王楠,不会让胜利溜走,也许,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将是王楠时代再度复兴,张怡宁尚需磨砺等等等等。 王楠也是赢家,因为她,张怡宁感到了一个强大对手的存在,于是,她有着某种动力,就像若干年前李菊的存在让王楠不断进取一样,充满了活力,好战,好胜。王楠没有失败,她赢了自己,赢了偏见,赢了年龄,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有些人恨她,说她打球的时候披金戴银,说她小脾气大,说她虚荣,说她急躁。让我们扪心自问吧,在这个理性不敌激情,灯红酒绿混杂着三从四德的颠覆时代里,还有多少大家闺秀,还有多少知书达理却不矫揉造作的姑娘?如果用我们衡量自己,衡量好友,衡量家人的道德标准和评价标准来度量,王楠是可爱的,是可敬的,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书法家具备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维,不能要求一个航天员有着偶像巨星般出众的长相和身材,同样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一个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成为一个完人,一个圣者。她有脾气,因为王楠也是一个常人,有七情六欲,有苦恼,有自己不想对任何人说的秘密。善待自己,善待朋友,善待像王楠一样的任何一个血肉丰满,本色的运动员,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花开花落,月朦胧;鸿去鸿留,人彷徨。曹燕华,焦志敏,邓亚萍,乔红,李菊,王楠,现在轮到了张怡宁,接过了中国女乒的大旗,站在女乒的世界之巅,她无敌,却白璧微瑕。作为运动员,张怡宁心外无物,一心打球,回报每一个喜欢她的人,冷冷的外表之下,是一颗火热不羁的心,有着接近狂野和反叛的意志、斗志。作为年轻人,她也许过于简单,过于单纯,过于不谙事故,过于沉浸在没有生存压力和缺少纷杂人际纠葛的单一世界里。也许,这是一种优势,没有干扰,一心只读圣贤书,才能在球技上不断地进步和超越自我,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此以往,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单元和责任义务的个体,张怡宁突破自我,追求完美的步伐速度必然受到限制。过于单一的人生经验,毫无疑问将阻碍她的心智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说重一点,在离开乒乓球的那一天,或者说接近那一天的日子里,张怡宁将比今天的王楠痛苦。 奥运疲劳期,张怡宁处在当打之年,但08之后肯定将挥别乒坛;王楠余威尚存,但一两年之内,她的淡出,恐怕还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她俩身后呢?牛剑锋越走越难,越走越远,对她的过分要求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人道的禁锢和精神摧残;郭跃灵光不减,但没有王楠的含辛茹苦,张怡宁的厚积薄发,缺少人生阅历,体会不到从谷底爬到山顶的艰辛。中国女乒在断档,双姝之后,找出一个最佳第三人,还有,王楠淡出之后找出一个和张怡宁并肩作战的领袖人物,除了难,还是难,桃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济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