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渴望亲情 李对红:南京的伯父您在哪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1:17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 |||||||||
【南京日报报道】 巴塞罗那奥运会射击银牌和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得主李对红,昨天和双胞胎姐姐李双红一起出现在江宁方山射击馆内。比赛结束后,这对响当当的“神枪手”找到了南京日报记者,委托南京日报帮助她们寻找失去联系多年的在南京的伯父。本报为此开通热线电话84686248、13851549578—— 李双红作为李对红的教练,两人一起来到南京参加十运会射击比赛,李对红的参赛
说到这里,李双红的眼里噙满了眼泪,她低声说:“1997年我父亲李炳元去世以后,我们家和伯父的联系就中断了。我和李对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亲去世那年,哥哥在沈阳的家里曾经接到南京伯父打来的电话,伯父询问父亲最近的身体怎么样。我哥问他是谁,他说他是我们的伯父,我哥就告诉他父亲刚刚离开了人世。伯父听说以后非常难过,在电话里就痛哭失声了。我当时不在家。结果打了这个电话以后,全家就从此和伯父失去了联系。我们一家人现在都非常遗憾,当时没有留下伯父的电话号码,这才导致从此音信全无……” 10月19日,姐妹俩打完十运会比赛就要离开南京,她们迫切希望能够在南京找到自己的伯父。“一家人能够在南京团聚,该多好啊!”李双红希望自己的伯父看到这则消息后,能尽快联系她们,她说:“我们想通过南京日报牵线搭桥,能让我们一家人相见。我和李对红都想了很久了,我们迫切想在南京和伯父以及两个堂哥相见。太感谢你们了。”说到这里,姐妹俩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这对中国著名的神枪手姐妹寻亲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一斑。 奥运冠军寻亲心情的迫切,感动了南京日报记者。本报为此开通热线电话84686248、13851549578,希望知情者拨通热线电话,更希望李双红姐妹俩的伯父一家迅速与本报取得联系。 命运多舛李对红渴望亲情 李对红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比赛,共夺得21金,8银,6铜,一次打破奥运纪录,一次平世界纪录,在军中荣立一等功5次,3次入选全国十佳运动员,3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还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现在她是沈阳军区运动员兼教练,军衔是大校。而35岁的她,其实更加渴望亲情。 李对红因为长年练习射击,导致颈椎椎管狭小和小关节错位、腰脱严重,十运会赛前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发病的时候,李对红躺在床上不能动,衣服穿不上,脱衣服也要人帮忙。比赛前七八天,李对红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她说:“我真的打不了比赛了。”后来,李对红病情有所好转,但脖子向右转还是转不了,李双红心疼妹妹,就劝说她:“那就不打比赛了。”可是李对红特别坚强,说:“马上就要比赛了,你让我不练怎么比啊?” 雅典奥运会后,李对红的爱人因心脏病突发,过早离开人世,让她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遗憾的是,因为忙着参加比赛,李对红和爱人连孩子都没要。近两年,她的成绩发挥不稳定,这让李对红更感到无助和委屈。但在2005年1月,李对红还是回到了国家队。她的勇气和毅力,令人敬佩。现在,这位既经历了巨大荣誉,又经历了很多磨难的奥运冠军,最渴望的就是浓浓的亲情,她能在南京实现和伯父相见的愿望吗? 双红对红射击“姐妹花” 李对红的双胞胎姐姐射击名将李双红早在2003年8月就退役了,现在是李对红的教练。李对红说自己之所以能练射击,全是因为自己的姐姐。回忆起自己的“枪缘”,这位早过而立之年的女将感慨万千:“当时,大庆市要招射击队小队员,由于射击队教练比较少,而且我所住的区离市区比较远,所以武装部派了两个人来挑队员。” 想起当时的情景,李对红像过电影一样,“因为选队员没什么标准,他们选人也是到一个个学校里看。当时我和姐姐双红念小学5年级,而且还在一个班。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们来到我们班问谁想练射击,姐姐就站了起来,立刻,我也站了起来。但是,当时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班主任就冲我眨眼睛,示意我坐下来,就这样姐姐先去了射击队。“也许老天不愿意埋没一个射击天才,因为姐姐的成绩非常好,所以就顺便也把李对红招入队中。“我能进队,全是沾了姐姐的光。”李对红谦虚地说。 南京日报记者 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