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逼体操“小丫当家” 为奥运可以牺牲个体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8:33 扬子体育报 | |||||||||
更难,所以抛弃更美 —— 本报记者王浩报道 昨晚的女子全能决赛中,选手落杠、落木不断,观众席惋惜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这么小的丫头,不容易啊!”不少观众一边为选手遗憾一边摇头:“我
事实上,中国体操“小丫扛大旗”的现象一直为舆论所诟病,看看我们国手的身高吧:张育菲1.46米;范晔1.48米;张楠1.48米;程菲1.41米;王湉湉1.45米;李娅1.40米……一群不到1.5米的小不点在赛场蹦蹦跳跳,难度却一个赛似一个,也难怪观众有怜惜之感。 站稳!站稳就是胜利! 昨晚比赛中,高低杠上张楠摔倒了,平衡木上张育菲掉下了,更多的小运动员在下法落地时没站稳被无情地扣分。因为新规则,运动员完成下法时站稳可以有加分,裁判对完成技术情况的关注程度要比动作的艺术性高得多,而很多情况下运动员往往就是靠下法来确定奖牌的分配。因为如此,我们经常忽略了选手的“紧张表情”,艺术表现更是无从谈起。 “不是运动员的错,是新规则的需要。”一个地方队的教练谈起这个话题时这样说,“其实我也赞成体操特别是女子体操运动员要讲求艺术表现和美感,但2006年国际体联“难度不封顶”的新规则迫在眉睫,要求难度更大,我们基层教练选苗子、训练时不能不考虑——比如个子矮重心低动作好做,所以个高的运动员真如凤毛麟角。” 评分规则的苛刻要求使得年龄较大的运动员很难跟上新的难度表,这一点体操管理中心主任高健早已表示过忧虑,他甚至用了“残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新规则,“新规则将淘汰一大批运动员,大的趋势肯定是这样的。” 对难与美的矛盾,运动员自己是怎么看的?昨晚夺冠的小不点范晔的偶像就是身高1.64米的霍尔金娜,她说:“霍尔金娜那么高,还能练得这么好,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真是绝了!” 要说难度,体操项目人永远也比不上猴子。霍尔金娜最大的成功在于她告诉世人,难与美是可以并存的,可惜,霍尔金娜仅有一个,而且从体操追逐难度的趋势看很可能就此“绝后”。 为了奥运全局,个体可以牺牲 08奥运在即,中国体操最现实的考虑就是适应新规则,加大难度。中国女子体操历来出产“小可爱”类型的世界级队员,远的如陈翠婷,近的如莫慧兰、范晔,身高不足1.5米,灵巧胜于力量的特点使她们在赛场的艺术表现只能走“小可爱”的道路。但新规则的利剑下“可爱型”一定要变成“杂技型“。现在想想,1.53米的刘璇简直是个异类,奥运夺金后她选择了激流勇退也正是出自对难度的畏惧。 难度大必然容易带来伤病,十运会女团决赛最后一跳,昔日的跳马公主杨亚红一跳失误后,赛后泪水不断。有谁知道她的伤腿上缠了多少层绷带?又有谁统计过中国女子体操,有多少昙花一现被迫退役的名将?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一般从5岁开始训练,15岁出成绩到17岁就退役,运动寿命平均只有10-12年,其中出成绩年限仅有2-3年。“这是很残忍的事情,女孩子发育后练不好难度只能舍弃。”某教练向记者透露,“大队员象雅典奥运季军张楠,能不能坚持到2008,真是个疑问。” 十运会,年底的世锦赛,明年的亚运会,面临新规则的考验,张楠一样的老将究竟有几个能坚持到2008年奥运会,现在谁也不能给出答案。中国体操女队教练组组长陆善真强调,实行新规则的话,女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还有欠缺,特别是优势项目高低杠、平衡木在动作难度上没有大突破,跳马和自由操的起评分极少达到10分甚至更高。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提高难度。” 为了奥运的全局,个体是可以牺牲的。至于如何如何平衡艺术性与难度的关系,如何不使体操运动变成单纯的杂技运动,如何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这些与新规则,与金牌无关的话题只有暂时搁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