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7战7捷仍有忧心事 新人担当重任尚需磨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2: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中国女排仍是老将打天下。9月7日,中国队球员冯坤(中)在同韩国队的比赛中拦网。新华社记者 杨磊摄 本报记者 李长云 7日,中国女排3∶0横扫老对手韩国队,从而以七战七捷,一局未失的战绩顺利晋级
开赛前,陈忠和提出两大任务:一是夺冠,二是检验新人和磨合阵容。但几场比赛下来,比赛依然不得不依靠老将们支撑。马蕴雯、王一梅和薛明等几位新人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需怀疑,但她们一时还很难在比赛中担当重任。 当初中国女排在瑞士精英赛和大奖赛上连遭败绩,坚定了陈忠和战术求变的决心。新的战术体系对于接应二传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现有可以打这个位置的几名队员,陈忠和评点说:“王婷和王可可两人与周苏红相比,在一传、后排防守和战术进攻等综合能力方面都有很大欠缺,很难在关键时刻顶上;李娟相对于她俩要好些,缺点是力量不够,拳头始终不够硬;王一梅的进攻不错,但到了后排之后一传没法保证;薛明拦网好,但也不全面。” 就宋妮娜的急招入队,陈忠和解释说:新二传手赵云还无法融入到全队的技战术之中,关键时刻很难顶上,而宋妮娜入队后大大缓解了冯坤状态不好或因伤病等原因不能上场时的尴尬,同时也使得“两点换三点”战术得以实施,满足了战术组合的需要。 17岁的马蕴雯也是陈忠和重点培养的新人之一,在2005年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宁波和大连两站比赛中,马蕴雯是几名新人作为主力上场时间最长的一位。但在本届亚锦赛上,马蕴雯鲜有上场机会,接替她的是老将张萍。 应当说,新人难担重任,原因之一是受排球项目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揠苗助长现象。 从排球的自身发展规律看,一名排球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大概要经历3年成长、3年成熟,3年成为世界级选手的过程。而目前中国排球的“底座”相当贫瘠,“揠苗助长”现象严重。陈忠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许多高大年轻队员往往都是凭借身高优势被地方队教练选中,并在基本功还很不扎实、球龄很短的情况下被充实到一线队打主力的,到了国家队还要用大量时间来巩固基本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高质量的技战术配合无从谈起。 陈忠和称,在亚锦赛剩下的比赛中还将继续考察王一梅、李娟和薛明在接应二传位置上的表现,同时不排除在全运会和联赛后补充一些新队员的可能,重点是接应二传。 (本报江苏太仓9月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