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详述大学生猝死经过 参加马拉松先签生死状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09:28 华商晨报 |
运动员昏倒事件频频发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猝死·回放 在17日进行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跑中,有两名业余选手猝死。两名死者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大学生刘红斌和北京市民胡先生。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约有400人因韧带拉伤被治疗,另外还有11人伤 势严重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截至昨日,这11人暂无生命危险。17日上午11时许,一北京交大学生突然倒地。救护人员张医生讲,“我们到达现场时,孩子已经不行了。”急救医生当场对该学生进行了施救,开放静脉通道,做心肺复苏和服用强心药,并随后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之后证实该男子因抢救无效身亡。 刚把北京交大学生送医院不久,清华大学一名女学生在马拉松赛场19公里处休克,身体一半躺在人行道上,一半躺在马路牙子上。张医生和同事赶到现场时,这位女学生口吐白沫、四肢冰凉,整个人已经神志不清。医生随即给她进行了吸氧等抗休克治疗,之后被送往海淀医院。 17日下午2时左右,长跑运动员陆续到达终点。就在这时,距终点约100米处又一名运动员倒地。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位运动员刚跑进奥体西门,突然倒地后,鼻孔开始流血。等医务人员上前抢救时,这名男子的心、肺、脑都已经没有了反射。急救车随即把该男子送到安贞医院进行抢救,随后证实该男子抢救无效身亡。张云 猝死·质疑 参加马拉松赛要先签“生死状” “猝死事件”发生后,许多人都很关心死者的索赔问题。据悉,由于参赛者在赛前都签署了“出现事故由本人负责”的声明,所以不能提出索赔要求。 据了解,本次交大共有1000余人参加马拉松比赛,每个学生在参赛前都必须填写一份表格,其中一项是确认自己符合参加比赛的条件。 记者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选手报名表”中看到签名者声明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自愿参加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我的身体健康状况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完全符合参加这次比赛的要求,并已为参加这次比赛加入了保险。本人在这次比赛中如发生任何伤亡事故均由本人(签名者)负责,家属、遗嘱执行人或有关人员均不能状告马拉松组委会,不能以此为由提出索赔要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赛者对记者说,这次比赛参加者大多数是业余选手,很多人是在下午3点以后才到达比赛终点。但不知为什么,选手们在下午发现从赛程22公里处以后就无水可喝。就此,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说,比赛5个小时后就不设供水点。如果选手感到身体不适,可以上收容车。北方 猝死·说法 参赛者太多无法逐一进行体检 昨天上午,刘红斌的家长已经乘火车抵达北京,而比赛的组织者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和两位医学专家,也从赛事组织和医学角度对猝死给出了初步的解释。 赛会组织者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昨天给出了初步的解释。中心副主任沈纯德表示,这是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自1981年举办以来,首次出现参赛选手意外死亡的情况。尽管国外的马拉松大赛中有过先例,但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目前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是比赛规模扩大,参赛选手增加,特别是业余选手的大量加入可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 他说:“1981年创办的时候,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只有200名选手参赛,那时组委会给每名选手都进行细致的体检,但是自1998年业余选手参与进来以后,由于人员激增,特别是今年报名人数接近3万,我们的工作人员有限,就不可能对每一名参赛选手逐一进行体检了。我们除自己的报名点外还委托了许多单位接受报名,但均明确要求参赛者要进行正规体检。像境外参赛者,我们都是委托像国旅这样的旅行社接受报名的,国内也有许多其他委托报名单位,像那位意外死亡的老者是通过老年长跑俱乐部报名的,而那位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则是由学校集体报名的。”华宁 猝死·内幕 刘红斌猝死的背后…… 晨报北京专电(特约记者 田京波)记者昨日就“猝死事件”走访了北京交通大学,从死者刘红斌生前同学的口中得知了一些这次猝死事件背后的故事。 刘红斌并没有先天性疾病 刘红斌的一位密友向记者讲述了事发的整个经过。“我和红斌从起点开始就在一起跑,5公里后,红斌在最后面和3个人在一起,其中一个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在10公里处,我们班有两个同学下线了,而生活委员也到流动站去上厕所,红斌就一个人开始跑了。在15公里到16公里的路段上,红斌追上了我,我们俩一前一后保持10米间隔一直跑到了18公里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他没有任何的身体不适,而且一直和我相互鼓励。18.5公里过后,我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和红斌拉开了距离,由于大家的体力都已接近极限,然而他和我的距离始终保持在30至50米左右。刚过19公里不到100米,悲剧发生了。我看见前方10米处有一个和我穿着一样文化衫的同学倒在地上,周围有3个大概是清华大学的同学在摇他的胳臂,我就上去看到底怎么回事。那时候我才知道是红斌,当时他已经没有了神志,我给他做了人工呼吸和心外挤压,当事的民警也通知了120……” 这位同学最后声明了三点:第一,刘红斌是在19公里以后倒下的;第二,刘红斌平时很少打篮球,更不踢足球,身体素质一般;第三,据他所知,刘红斌没有什么先天疾病。 参加马拉松考试可加分 作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固定节目之一,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所以在今年报名时,团委以及体育部在同学中间进行了很好的宣传,鼓励大家报名参赛。记者在北京交大校园内采访了一位同样参加了马拉松赛的李姓女生,她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报名情景:大概在一个多月前的一天上午,他们班的体育委员问班上谁愿意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几天之后,决定参赛的小李在报名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由于大家参与热情高涨,10公里赛已经报满,她就选择了半程马拉松的比赛。 小李决定参赛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参与这样的社会活动对自己来说是个锻炼;第二,凭参赛证明可以在学校的思想测评中获得加分。“参加这次比赛能加多少分呀?”记者问。小李说:“能加1到3分吧。”记者接着问:“加这点分对你们来说很重要吗?”小李肯定地答道:“当然重要了,如果考研的话,一分之差要撂倒多少人呀!”记者追问道:“抱你这样思想参赛的同学多吗?”小李说:“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吧。”报名之后,学校就再也没有了动静,直到赛前一天,班上体育委员通知大家领参赛的服装和鞋子。 |